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以双边FTA为主要形式的各种区域贸易安排在全球范围内数量激增,成为全世界各国谋求对外经贸合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从中国参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国参与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继而讨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参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应当采取的对策,以及如何利用这一趋势对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3.
中国政府将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从而彻底结束殖民主义在中国领土香港和澳门的殖民管治。届时,从体制上讲,中国的区域经济将形成三大块:作为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陆;在“一国两制”下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集团化及东亚经济合作张鉴钧等(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开栏的话:在1997年外经贸部部机关“调查研究年”期间,部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在深入外经贸工作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取得了一批针对性强,分析深入、透彻,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 相似文献
5.
所谓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维护共同的利益和加强经济合作,通过政府间的正式协定,在诸成员国之间消除贸易壁垒,统一贸易规章,形成排他性的通商板块。它以成员国让渡一定的经济主权为代价,以求获得更多的比较成本收益和社会经济福利。区域经济集团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对内的同一性和对外的排他性,隐含着内部自由化和对外保护的本质。根据集团化程度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五类,其中“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关贸总协定(GATT)中认可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7.
试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区域集团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区域集团化杨健全区域经济集团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的特点。随着经济国际比的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加深,出于地缘经济的需要和为在竞争中谋求有利地位,要求建立成员相对固定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和参加经济区域集团与合... 相似文献
8.
9.
10.
80年代后期,世界形势急剧变化,由紧张趋于缓和,从军事对抗走向经济竞争,使得以经济和技术为重点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形势,世界各国无不进行调整和改革,谋求所在地区的国家实现经济一体化,促进同一地区各国之问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1.
12.
加入WTO无论从直接还是间接来说,都对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产生重大影响.根据WTO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定修改或调整有关外商投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外商投资的进入及其生产经营更利于按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进行;市场开放承诺扩大了市场准入,拓宽了外商投资领域;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的大幅度取消会降低外商投资成本,便利投资品、中间投入品和最终产品的进出口;WTO有关规定对中国管理外商投资提出了新的要求,客观上有助于稳定企业投资及生产经营环境,减少不可预期的人为风险.而所有这一切,都会为外商直接投资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虽然在19世纪中期就出现了,但其快速发展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目前的区域集团化组织不仅数量大量增加,而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集团化组织,它们的经济、乃至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区域集团化是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加深,导致世界经济呈现依存与竞争并存,联合与矛盾同在的鲜明特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正是这一特点的具体反映,自80年代末开始,经济区域集团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1、作为世界经济领域内最具生命力的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在1992年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实行共同体集团内部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流动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使共同体内部的工业总产值提高5%,工业成本下降7%,消费品价格下降6%,就业机会增加200万个。为此,欧共体执委会提出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现如今国际经济的总体形势来看,国际经济呈现出区域集团化的情况,并在世界范围中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者的广泛关注。这种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也让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更加强劲的对手。按照这样的形势,并结合世界经济关系的转变,我国应不断调整自己,改变对外贸易中的战略选择,更加全面的参与到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当中,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贸易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合作博弈角度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立不合作模型与合作模型进行比较,得出合作博弈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理性选择的结论.并用合作博弈模型提出几个命题,分析得到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需要满足的充要条件.结合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情况,文章对该合作博弈的充要条件,即经济互补性、福利收益-损失、利益分配合理性一一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归纳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从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入手,发现虽然粮食的自由贸易可以带来世界整体福利的提升,但现今世界粮食贸易实行自由化依然为时尚早,会对其后续发展留下"后遗症"。而中国要保证当下的粮食安全也不能依靠贸易自由化,粮食贸易完全交由市场的结果是中国粮食种植业受到严重冲击、丧失粮食控制权、供给风险增加,不利于粮食安全的长久保障。因此,政府对粮食贸易进行正确干预、大力扶持本国粮食产业才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大致也体现了这种转变。同时,东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差距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