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是我国目前城市反贫困战略的核心,它已在保障城市贫困群体基本生活、缓解由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矛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容易导致制度"锁定"在低效框架内,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路径依赖"之中.城乡协调发展的财政制度建设、区域间公平的财政制度构建受到原来财政制度安排的影响滞后于市场经济建设,降低了整体制度的绩效.实现制度变迁路径转换需要推进协调的制度变迁,重点排除既得利益集团对制度变迁的阻力.  相似文献   

3.
一个制度的变迁方式,主要看这个社会的权力机构之间的博弈和协商,而我国金融制度变化乃至整个经济制度变迁的核心重要表现于政府供给主导型变迁让位于需求主导型制度变迁.由于"国家悖论"、政府效用函数最大化以及政府偏好序列的约束,及各个既得利益集团为获取制度租金而采取的博弈,使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锁定在低效状态.本文主要以相关理论为依据以我国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为背景,阐述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及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而费用昂贵的过程.利用"需求-供给"模型来分析制度变迁是新制度经济学中主要分析框架之一.本文将时制度需求与供给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并运用其中的理论,结合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探讨我国目前医疗制度设计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刘征  王春婷  李健 《经济纵横》2012,(12):24-26,89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形成期、发展期、调整期和完善期。每一阶段的拆迁制度体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经济和社会特点。布罗姆利的制度交易理论明确指出,当经济和社会条件发生变化时,现存的制度结构就会不相适宜。为适应新的条件,社会成员就会尽力修正制度安排。本研究通过引入布罗姆利的制度交易理论分析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揭示我国房屋拆迁制度变迁的客观规律,为拆迁制度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6.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投资银行有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我国投资银行制度的变迁同样也表现出很强的制度变迁特征,具体表现为政府供给主导的强制性变迁、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渐进性变迁以及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滞后性变迁.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可以从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经营制度、融资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治大国如烹小鲜"。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不仅有助于治国安邦,同样适合于公司治理,尤其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新制度经济学的结论是"制度决定绩效",同理,公司制度也就决定公司绩效。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就有关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制度发展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企业制度变迁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资源配置一般包含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两个范畴.无论是计划配置还是市场配置,在其配置过程中无不受到各种制度的影响和修正.城市国有土地资源配置也是如此.中国市场化改革带来了资源配置方式从计划向市场的大转换,在此历史性的转换过程中,市场价格机制不仅在商品、资本、劳动力等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上升与增强,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探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制度变迁,分析制度变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既是土地经济发展中的方向性问题,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9.
论城市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商业银行(1995-1998年称为城市合作银行)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它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信用社的遗留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使自己得到快速发展。如今,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经济、金融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城商行为了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也适时对自身制度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本文将首先对城商行的产生和当前的变化进行制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城市农民工的数量大量增加,他们为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国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项目不全,保障水平也很低,这影响了农民工的生存与生活,影响了社会稳定.本文就农民工对我国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及有权利获得社会保险制度的保护,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1.
一个制度的变迁方式,主要看这个社会的权力机构之间的博弈和协商,而我国金融制度变化乃至整个经济制度变迁的核心重要表现于政府供给主导型变迁让位于需求主导型制度变迁。由于"国家悖论"、政府效用函数最大化以及政府偏好序列的约束,及各个既得利益集团为获取制度租金而采取的博弈,使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锁定在低效状态。本文主要以相关理论为依据以我国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为背景,阐述我国金融制度变迁及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6,(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土地制度变迁的重要影响。但在不同阶段,土地制度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土地制度经历了土地私有制延续、土地制度改造和土地制度改革三个阶段,土地所有权性质经历了从私有到公有,城市土地使用权经历了从有偿使用到无偿使用,再到有偿使用的过程,农村土地经历了私有到土地合作社,再到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目前的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目前,我国相对完善地建立了土地制度,对减少不确定性,以及产生社会绩效等具有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城镇化发展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焦点所在,与此同时,城市公共财政职能的完善、财政制度的协调亦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来看.鉴于其与财政领域的特殊关系,在未来研究中必然要对财政政策与城镇化"双向"发展的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央银行制度变迁是经济主体行为合力作用的结果.人类行为除了受正式制度约束外,还受制于人类行为背后的文化心理因素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非正式制度映射到人们的金融意识上,直接决定人们的金融行为,影响着金融制度的变迁轨迹.居民的金融意识水平较低,是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和逻辑起点.低下的金融意识水平对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变迁形成了较大的制约和阻力.  相似文献   

15.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扶贫制度也与时俱进,历经了改革变迁与优化创新,就理论成果和实践效果而言,扶贫制度在我国开展反贫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不同时期的扶贫制度对减贫的效果不尽相同,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进程,我国农村扶贫制度的变迁可以相应地划分为七大阶段,具体内容涉及:贫困区域判定的演变、贫困对象识别的优化、顶层设计规划的完善、扶贫主体类型的变化、资金注入方式的拓展、社会保障政策的补充、扶贫模式思路的创新等方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扶贫"时代,农村扶贫制度需要不断创新、转型、升级,实现贫困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全民小康、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示范点建设工作已开展四年,为财政系统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作出了探索性贡献,随着制度建设的推进,试点单位逐步总结出一系列值得推广的经验,但仍需从理论的角度对此类改革经验进行分析,使其更具有实践价值。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通过分析试点单位的变迁进程,探讨我国未来推广"两依"试点工作建设所适用的改革路径,认为"两依"建设,未来应结合政府主导强制型与需求诱致型两类制度变迁路径,实现我国财政制度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下,制度通常被视作既定不变的外生变量,而新制度经济学范式则把制度视为经济发展的实质性要素,认为"制度至关重要"。以此出发,文章具体考察了历史上金融运行体制的两次制度变迁及其背后的经济动因,并通过对我国金融业混业体制制度需求和供给的分析,认为从长期看混业体制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短期内"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还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福利公平、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阐述了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试点推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新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民间金融的制度变迁——立足于经济制度变迁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融制度的供求失衡,民间金融有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创新同样表现出很强的制度变迁特征,而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中间作用不客忽视.这其中折射出相关利益主体的反复博弈与较量,并最终表现为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推动民间金融从非组织化向组织化方向演进并逐步实现合法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民间金融民主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经济增长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也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因此,中国的增长不无理由地被看成了一个奇迹. 我们以制度变迁来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心论点是:经由重新界定产权,中国大幅度降低了全盘公有计划模式的制度运行成本,从而解放了庞大人力资源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得以在全球市场上形成了综合成本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