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增加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四个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将对银行信贷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改变了金融资产的分类、表内核算金融衍生工具、采用未来现金流折现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改变了金融资产转移及套期会计处理等新规定。  相似文献   

2.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运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在如下十七个具体准则中运用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分别是: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收入、政府补助、企业合并、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石油天然气开采和金融工具列报。另外,在每个具体准则中,对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都加以限制性条件,以确保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合理、谨慎地运用。  相似文献   

3.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征求意见稿与正式准则的出台弥补了我国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领域的空白,但准则中的相当多内容已在最近几年得到初步试验,尤其是《金融机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和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对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公允价值的应用、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风险报酬”观与“控制”标准、金融资产四分类与金融负债二分类以及发起机构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详细披露等方面。本文对商品期货会计;衍生金融工具袁内确认与计量、表外披露等方面的试论。  相似文献   

4.
CAS22金融资产分类与金融资产损益的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避市场风险,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上各种降低市场风险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目前我国金融工具无论是品种还是交易量都得到了迅速增长。2006年我国颁布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确定了科学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其中金融资产的分类尤为重要,金融资产的分类决定了企业持有期间金融资产损益的确认,直接影响企业当期利润。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限定条件不够明确可能将导致上市公司管理者利用准则的缺陷,将本应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金融资产人为地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10)
关于金融领域的内容,包括金融资产、金融工具等等的相关内容都在会计准则中有所规范,但是,商品期货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在会计准则中却没有明确规范。文章对套期保值会计准则下商品期货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1日《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在我国各大银行范围内试行。同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确认并发布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另外,财政部还颁布了《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商业银行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等多个关于金融工具业务的准则,这给银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力。作为银行的运营部的工作人员,在负责制定本行的会计业务发展规划、会计结算、资金清算和现金业务等工作时,应该以财政部颁布的准则为依据,完善本行会计体系,健全规章制度,以确保结算业务稳健运行,防范操作风险。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在实施时必定会对银行业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但是实施过程中未免还是会面临很多的障碍与问题。本文就以财政部颁布的相关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为依据,对我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来推动我行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顺利过渡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做了具体的规定,这两种工具具有各自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文以新会计准则为背景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9.
张倩 《经济师》2011,(1):198-200
文章通过对IASB、FASB以及我国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问题的回顾,论述了金融资产及负债分类、重分类,以及当前有关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的国际动态,最后对我国的金融工具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有利于实务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和理解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新会计准则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投资)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两个项目,采用增量信息含量法检验我国新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具有增量信息含量以及公允价值表内计量是否比表外披露更具信息含量。研究结果发现,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投资)的表外披露和表内计量,在现有的、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报表信息体系的基础,都具有较强的增量信息含量;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在其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则不具有增量信息含量;从表内计量与表外披露信息含量的比较看,公允价值作为表内计量的信息含量明显高于表外披露。  相似文献   

11.
尹芳 《经济导刊》2007,(7):173-174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以下简称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并在分类基础上采用了摊余(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日前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扩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包括: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租赁、套期保值等。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3.
叶逢海 《当代经济》2007,(16):46-47
2007年新会计准则在包括上市银行在内的所有上市公司全面实施.从中资银行目前执行情况看,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的概念以及许多实际重大问题还没有得以完全统一,如公允价值估值技术、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会计科目设置、核心账务系统升级等.文章试图以为切入点,对新会计准则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以下简称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并在分类基础上采用了摊余(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进  相似文献   

15.
叶逢海 《当代经济》2007,(8X):46-47
2007年新会计准则在包括上市银行在内的所有上市公司全面实施。从中资银行目前执行情况看,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的概念以及许多实际重大问题还没有得以完全统一,如公允价值估值技术、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会计科目设置、核心账务系统升级等。文章试图以《CAS2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为切入点,对新会计准则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 新会计准则的一大变化,就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7.
杨晶 《时代经贸》2013,(14):73-73
随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及《资产减值》等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如何运用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关注的问题。所以,本文主要对公允价值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金融衍生工具给传统会计处理带来挑战,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和《国际会计准则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考虑到我国实际,分别颁布4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19.
杨晶 《时代经贸》2013,(13):73-73
随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及《资产减值》等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如何运用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关注的问题。所以,本文主要对公允价值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观:我国金融工具准则中的应用与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观,并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在四项关于金融工具的具体准则中全面应用.应用公允价值观对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计量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最明显的趋同,表明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向实现国际化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