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12月11日,中国终于叩开世贸组织大门,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本文将简要总结中国入世后对外贸易的变化情况,重点探讨面对日益盛行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哪种理论更适合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两种贸易理论的假定前提、世界贸易实践的比较来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琳 《经济论坛》2004,(21):134-135
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它主要是指比较成本论与要素禀赋学说。根据该理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的不同,而且各国产品的要素使用比例也不同,所以各国产品成本不同,由此国际贸易产生。比较优势的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发达国家应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应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80年代美国的波特教授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即波特菱形理论。该理论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国能在某个特定产业获得长久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郑夏冰 《经济师》2008,(9):47-48
文章阐述了基于劳动和资源的比较优势,引入国外先进生产要素创造竞争优势,以及产业升级创造产业结构竞争优势,同时指出,任何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都会受到其国内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的制约。因此,必须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刘朝阳 《时代经贸》2007,5(10Z):71-71,73
全方位竞争格局的形成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因素。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应重视比较优势的可变性,大力扶持有发展潜力且外溢效果较大的幼稚行业,因此“科技兴贸”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应将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作为贸易战略出发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在优势来源、政府作用等方面与比较优势存在较明显的不同之处。国际贸易中固有的利益冲突、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要实现经济赶超的目标以及中国作为大国经济情况的多样性 ,这 4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我国应该将竞争优势作为贸易战略的出发点。为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一方面要通过各种贸易措施的使用增加我国产品的净出口 ,另一方面要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改善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6.
应重视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面对愈来愈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种创造和培植贸易优势的有效的政策手段,着重论述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涵义、特点及其实施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7.
8.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崇明 《财经研究》2002,28(6):68-73
本文认为,“入世”后中国银行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具有6个方面的优势,即人力成本和分支机构优势、本土优势、后发优势、体制改革所能挖掘的潜力优势、整体协作优势、政治动员力优势。文章分析了这些优势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基础,并对如何利用这些比较优势,制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策略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肖妮 《经济师》2005,(11):23-24
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取得较大经济剩余,但也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我国外贸必须进行战略调整,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向竞争优势战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使我们认识到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在于主导产业优势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对比较优势原则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 过程,是比较优势原则由静态到动态、由短期到长期的过程;而国际贸易政策围绕“最优贸易政策”的选择,也相应经历了 “自由贸易”到“保护贸易”再到“新保护贸易”(或“战略贸易”、“管理贸易”)的螺旋上升过程。发展中国家应从本国国情出 发,依据贸易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制定出相应的切合本国实际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产品显示在对外贸易上的比较优势仍以低技术产品为主,中等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从整体上看尚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不需对低技术产品予以特殊的扶持政策,应加大对中等技术产品的扶持力度,同时重点扶持高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12.
一、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1917年,大卫·李嘉图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一经典著作。他在其中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石,在学术界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的优势),也有可能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绝对劣  相似文献   

13.
比较优势理论是从商品的成本和要素禀赋的角度来安排一国产业和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理论则主张从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角度来安排一国对外贸易。从比较优势在中国的应用入手,辩证的分析了比较优势作为中国对外贸易指导思想为中国对外贸易所带来的利益及其局限性,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的对外贸易应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打造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王远飞 《经济师》2011,(4):27-28
30年来我国靠比较优势理论下的出口强劲增长,带动着我国的GDP以每年近9%的速度增长。30年过去后,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这一战略可能会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但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学习借鉴国外比较优势理论时,我们也应该思考比较劣势。我国需审时度势,全面客观分析比较优势得失,调整对外贸易战略。  相似文献   

15.
竞争优势理论与中国外贸策略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论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其适用性的基础上,探讨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策略选择的启示,提出发展对外贸易、谋取国家竞争优势的策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采取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相结合的方针、运用政府适度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比较优势的局限和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必要性,针对云南的比较优势,分析其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制和途径,提出实现这种动态化转变的基本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日贸易结构的演变及中日贸易中的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在中日贸易中的体现.本文指出中日贸易结构基本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在服装和杂项制品的出口中具有竞争优势,同时文中提出了进一步增强我国对日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并不是在建国时就是如此,其比较优势也经历了从自然资源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的过程,并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保持了较长时间的比较优势.美国相关的自然资源产品出口在经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达到了高峰,在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的比较优势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了高峰,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呈现出了衰退的趋势.美国制造业的崛起和优势的保持与教育、技术、规模、管理水平和创新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主要模型,并对新贸易理论和现代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中心论点是,即使新贸易理论在某些方面研究了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所没有研究的问题,它也难以取代后者而成为新的主流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现代比较优势理论之间更多的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为依托的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长远看,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出现了很多现实问题。如贸易结构存在严重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