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了短期冲击,部分行业陷入经营困境,导致银行业信贷需求下滑和资产质量承压。从中长期来看,疫情不会改变我国经济运行的原有轨道,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被疫情抑制的企业融资需求会出现明显反弹,企业现金流状况也会好转,且货币政策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银行业全年受疫情影响有限。需要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区域经济风险暴露且经营能力较差的中小银行面临生存大考,中小微企业经营风险会向中小银行传导。  相似文献   

2.
结合全球28个股市在2003—2021年的日度数据,采用基于广义方差分解的动态波动溢出指数方法来测度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股市波动溢出风险及其连通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面板中介效应模型来揭示疫情对股市波动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全球重大危机事件(金融危机、疫情危机)冲击均会加剧各国股市的极端波动风险且危机发生国成为波动溢出的主要来源;第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加剧全球股市的总体溢出水平和网络连通性水平,使得大部分国家股市面临危机发生国股市的波动溢出风险;第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沪深股市自身波动风险不大,但面临海外国家股市波动溢出风险;第四,从全球来看,总体上存在着"疫情冲击→股市波动率(波动溢出风险)→股市尾部风险"的影响路径和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梁洋 《新金融》2022,(9):31-37
随着市场竞争与监管体制的不断升级,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持续影响,我国中小银行面临来自资产质量、资本补充和盈利能力的空前压力。然而,中小银行天然具有的公共性、区别于其他商业银行的风险,使其不能直接套用普通商事企业或大型商业银行的风险处置规则。所以,各国立法在坚持市场化导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由司法或行政主导的中小银行风险处置机制。但新型司法主导模式的建立仍不足以彻底化解我国中小银行在新发展格局下遭遇的特殊风险。本文认为,除了继续严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外,还应当正视已有规则体系在协调中小银行自律、自治与管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更具针对性地引入或创新相应的风险处置工具。  相似文献   

4.
杨帆 《中国金融》2021,(7):87-88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和根本性任务。近年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总体上由发散状态趋于收敛。但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影响,我国金融风险仍处于高发易发期。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银行体系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银行体系风险中,信用风险是威胁金融安全稳定的"灰犀牛",企业债务风险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叠加影响下,我国中小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呈现“集中”态势。中小银行资产质量真实性和风险积聚问题加速暴露,成为我国当前一段时间金融风险防范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本文构建了中小银行市场退出预警风险评价模型,建立退出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然后运用2018—2021年白银辖内银行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与辖内中小银行风险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张响贤等(2003)的非典分析框架,复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并且基于长短期的视角,从收入端、赔付端和投资端三个维度关注短期内疫情对保险业的影响,从商业逻辑、发展模式、产品创新和保险科技的四个角度关注长期影响。研究发现,新冠肺炎与非典疫情均给保险业带来正负面影响,但非典时间的负面影响在新冠肺炎时期被部分正面影响所中和;疫情短期内对保险业造成部分负面的冲击,但是整体冲击有限;新冠肺炎疫情将给保险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助推保险转型、信息化运用和"大国家大保险"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起航2021     
《中国外汇》2021,(3):24-25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外汇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结合疫情防控,更加突出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改革开放和防范化解风险,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维护了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和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8.
在货币创造和货币信用传导的分层结构下,将同业业务监管政策的出台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检验了同业监管对中小银行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同业监管总体上降低了中小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规模,加大了流动性风险;资产端加大了零售信贷和债券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负债端出现“高息揽存”的倾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政府信贷干预程度较高的中小银行,受到同业业务监管冲击的力度更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山东省110家农村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冲击及异质性,并探讨了监管部门的政策效应。GMM估计模型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与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显著正相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具有抑制效应,新冠肺炎疫情前风险相对较高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更大。基于此,提出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测与资本补充、完善风险转移和分担机制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与平台化转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蔡芊 《征信》2021,39(12):62-6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作为支持复产复工及"六稳""六保"工作的基础性服务,开展征信查询服务中也面临着人传人、人传物、物传人、人员聚集以及人员和资料跨地区流动、企业信用报告现场查询中断等风险.因此,要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探索提升服务软硬件水平、加强查询点统一标准化建设、分类施策解决人员聚集、以线上查询代替现场查询、推广企业信用报告自助查询等举措,做好征信查询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为研究背景,从金融压力的视角度量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金融市场和部门的金融风险,然后采用TVP-VAR-SV模型实证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与我国金融风险的动态时变关系,并进一步利用动态溢出关联模型和网络分析法,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分别研究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水平,但冲击影响持续性较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另一方面,我国内部金融风险传染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全球金融风险传染溢出效应具有时变性、区域聚集性。因此,为了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产生的金融风险,一方面,在重点防控关键金融市场和部门风险的同时,还应该谨防输入性风险,尤其要针对性防控重点国家和经济体金融风险对我国金融风险的溢出。另一方面,积极构建和完善内外部协同监管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继续深化经济金融改革,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12.
倪璐 《中国金融》2022,(2):71-72
<正>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大,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也面临一定的压力。中小银行对支持中小企业和地方区域性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在经济增速放缓和金融严监管的大背景下,中小银行开始抱团取暖,掀起重组合并浪潮,个别银行也陆续暴露出风险事件。中小银行的生存现状如何,面临怎样的风险,未来如何应对各类挑战,广受社会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3.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小银行积极行动,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从加强线上金融服务、安排利率优惠、延长贷款期限等方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战役。但受经济增长预期影响,部分中小银行在业务拓展、营收增长和资产质量等方面也面临较大挑战,疫情催生的服务线上化、智能化,也给中小银行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能力带来考验。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全球性风险事件,对俄罗斯乃至全球经济和国际收支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是金融危机作为金融风险事件,首先冲击金融市场;而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公共卫生风险事件,主要冲击实体经济,二者对俄罗斯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不尽相同。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对俄罗斯国际收支状况的冲击和后续影响,归纳其共性和特性,提出我国在后疫情时代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济内外部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青海省经济金融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初步测算青海省2020年一季度经济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但是青海省开复工步伐走在全国前列、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加大、投资支撑作用显现,全省高质量发展趋势不变,预测全年经济增速回弹至5.8%左右。疫情期间信贷投放增长,但银行业资产向下迁徙的问题不容忽视,需全力打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将会冲击全球经济,造成资产价格波动增大,需要投资者有针对性地调整资产配置。长期看,疫情并不会改变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趋势,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也会逐步消弱。  相似文献   

17.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许多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银行应积极引导受困企业运用多种渠道来减轻由此给外汇业务带来的冲击。在目前国内上下游产业高度分工,国际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许多行业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于跨境外汇业务而言,不仅要面对国内经营困难,而且还面临着国际环境的挑战。借助境内银行的帮助,一些跨境企业成功化解了由于突发疫情所遇到的经营压力,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下,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话题。通过构建基于非物理空间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下国际金融风险的净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净传染渠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传染的主要方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沿线国家金融风险的净传染强度超过了美国金融危机时期和欧洲债务危机时期。其次,不同区域在三种突发事件影响下的净传染强度呈现差异性。最后,实体及金融贸易渠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传染的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奚春 《投资北京》2021,(1):31-3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北京经济产生严重冲击,供给端和需求端均出现超预期下滑,北京市快速反应、迅速隔离、有效防控,出台一系列"六稳""六保"政策,持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生产生活有序恢复,消费信心逐步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增长动力有所加强,预计2020年全市经济增长1.5%左右.  相似文献   

20.
<正>在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不良资产管理行业逐步发展壮大,有效发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散发、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资产管理行业被赋予更多使命。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