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 《商业会计》2002,(6):27-29
会计利润指财务会计提供的税前利润,是财务会计对特定主体在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收支,按会计准则或制度的规定进行确认、计量与记录的结果。纳税所得是根据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确定、作为企业法人计算缴纳所得税依据的金额。由于会计准则或制度与税法的目的不同,两者对收入、支出的核算原则、口径、入账时间等存在差异。现实经济生活中,一方面,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经营机制越来越灵活;另一方面,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越来越完善,它与税法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在实行财务会计与纳税会计分离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会计制度与所得税法是相对独立的,这样的条件下,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越来越大,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必须将所得税的差异分清楚,在实际运用中找出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发现差异的具体表现,从而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改善。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为企业改进会计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琰 《现代商业》2012,(2):255-256
在会计制度和所得税法相对独立的条件下,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日趋扩大。所得税的正确核算必须分清差异的根本原因和具体表现,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文通过阐述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差异的种类,分析了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差异的具体内容,提出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具体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虽然会计和税法同属于经济领域中的分支学科,但是它们在服务对象、计算口径和时间确认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从而使同一企业在同一时期按照会计方法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和按照税法要求计算的应税所得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文就要在阐述会计利润、应税所得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差异的原因、具体表现及协调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准则确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屡级体系,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本文详细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新《企业会计制度》为了全面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资产至少定期或在年末进行检查,对其可变现净值低于帐面价值的部分,作为减值准备处理。这对那些计提减值准备而不需要摊销的资产(如应收帐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等),其核心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而言,既要计提减值准备,还要正确计算折旧或摊销额,因其价值补偿有了两个渠道,会计上就面临一个问题,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影响固定资产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的确定。对此,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未予明确规定,笔者以固定资产为例,对上述问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都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它们共同反映着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因而在实务中对两者的差别认识不清,存在许多模糊之处。本文在简述两者联系的同时,主要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处理中,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和税收处理主要表现在折旧处理的范围、起止时间、折旧期限、减值准备折旧等多个方面,而且每个方面都有不同,认真对其差异进行分析,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会计与税收处理。  相似文献   

9.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实现了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同时为了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入世后企业公平竞争、公平税负的需要,备受关注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也于今年起实施。我们知道,会计、税法的目的不同,各自对资产、负债、收益、费用等的确认口径、计量标准以及入账时间存在差异。那么,企业会计准则及所得税法的实施,会使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产生哪些变化,本文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0.
章伟程 《商场现代化》2014,(14):154-155
企业纳税筹划的角度和方法直接影响企业利益。论文通过采用例举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纳税筹划,并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税收政策相联系,为企业纳税筹划管理提供一定思路,从而达到减轻企业税负、实现企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的内涵作出重新界定。由此可知,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详尽剖析了两者的关系,力求在新准则环境下,我们对此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马贵兰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203-203
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可能将存在折旧计提数与折旧的准予扣除数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的缴纳与会计账务处理。针对这种现象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从资产负债表上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有两项备抵科目:"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两个概念紧密联系,为了理清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以准确核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本文将着重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姜艳 《现代商业》2011,(26):219-220
由于会计与税法对损益计算或纳税所得计算的目的不同,因此,同一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依据会计法规和税收法规的计算结果往往存在差异。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企业应当按照税收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数额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本文以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二者差异入手,结合实例提出了几点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产负债表》内容上看,“折旧”与“减值准备”都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固定资产帐面价值的减少。无论是计提减值准备,还是提取折旧,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正确计算损溢、减少风险损失、合理确定成本补偿尺度”的“谨慎”原则。也正是因为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引起的应纳税所得额与税前会计利润之间的差异 企业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导致从计提当期开始直至固定资产处置或减值完全恢复的各期中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税前会计利润之间产生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娜 《现代商业》2011,(6):216-2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降低税负,提升竞争力是现代企业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也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能够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筹划企业的各种税金,使企业税负最轻,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成为目前企业面临的最为关键问题之一,这便产生了企业如何进行纳税筹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由于经营环境变化或者是经营不善等原因,往往会给企业固定资产带来影响,直接的危害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下降,使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按《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确认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如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转回,都将导致固定资产重新计算各年折旧额,各会计期间折旧额的变化也影响到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核算。  相似文献   

19.
杨琳 《商场现代化》2005,(11Z):248-249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都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反映着固定资产的现实价值.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因而在实务中对两者的差别认识不清,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用时间不长.通过与累计折旧进行对比,可以较为准确的把握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20.
2014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面再推实质举措,要求加快落实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而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这一政策精神,在2014年10月20日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布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这些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新政的颁布是否会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纳税核算呢?本文将这两个方面浅析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新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