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未来二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百分之三十七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才能满足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牛文元在首届“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上指出,在急剧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健康实施,必须走出认识上的三大“误区”。一是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他说,为此必须建立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  相似文献   

2.
府南河奇石     
府南河是成都的母亲河。综合整治府南河,是成都两个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但工程建设者们事先并没有想到,府南河中竟有这么多匪夷所思的奇石! 在成都众多的石友中,从府南河中采集收藏石玩精品最多的,恐怕要算成都无缝钢管厂的高级工程师陈伯勤了。他收藏的府南河奇石足足可以陈列一个专柜。  相似文献   

3.
当飞机缓缓离开跑道,腾空飞起之时,成都--这个响亮的城市名字将被全世界人民所知。成都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王少雄带队的成都代表团启程前往北京,参加即将赴美出席联合国特别国特别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府南河”将代表中国登上联合国讲台作范例演讲。  相似文献   

4.
成都小记     
成都人都知道成都有条府南河,这是这座城市的一条主要河流,贯穿于城市的始终,也是成都人的母亲河。顺着这条河,我们可以看到两岸绿树环绕,还有供乘凉的茶园。如今,这里已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老成都人都记得,早些年,由于工业的排放污  相似文献   

5.
清晨四五点钟,在成都府南河边,一个身体单薄的12岁小女孩就会来此替母亲打扫卫生。这个故事流传于各大网站论坛,不少网民深受感动,并赞誉小女孩为“成都最美的环卫工”。  相似文献   

6.
成都是一座因水而兴、因水而荣的城市。良好的城市水环境。不仅是改善成都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促进成都城市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一。但是,如果以错误的方式对城市水环境进行改造。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走环境和谐型的城市化道路将无从谈起。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科学而有效的措施改善城市水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府南河,在历史上曾经是成都输入输出货物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水路路段。《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即府河)皆可行舟。每天,满载粮食的船只顺流而下,装满木材、木炭等生活用品的船溯源而上。沿河百  相似文献   

8.
一、制造业是我国物流现代化的重要产业体系 物流现代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杠杆。因此,“物流热”在理论界和运输业已然兴起。笔者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制造业因受各种矛盾的困扰,对推行现代物流动静不大,条件相差甚远。但是,如若只有服务方的“热”,而没有制造业的广泛需求,现代物流将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的标准是农民“国民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样,中国也只有解决厂“三农”问题,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并不天然就造成“城市病”,但“城市病”天然就是由城市化治愈的。通俗说,对“城市病”,只要在城市化中存在,就必然在城市化中消灭城市化是个好东西,新型城市化当然更是个好东西。但是与之相伴而来的是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人们称之为“大城市病”。实际上,“大城市病”还真不只是大城市才犯,目前已呈现蔓延之势,基本上但凡城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反思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头二十年,我国实际走了一条“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道路”。这一道路在为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留下了隐患。因为,“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并非具有普遍性和长久生命力的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而只是中国在“转轨发展”这种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条件下做出的特别选择。着眼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背景,遵循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客观要求,在已经到来的城市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国应该走“市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拥堵”:北京使用频率最多的词中国城市化起步较晚,但是中国的“城市病”并不可忽视。什么是“城市病”?“城市病”是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城市化之后,对城市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经济、心理病态社会现象的总称。下面是美国的一本(《社会学教科书》中的说明:“近年来,美国一些老城市,如克利夫兰、底特律、纽约和波士顿的城市危机日趋严重,已经引起公众的关注。许多这类问题实际上都可归咎于经济和自然因素。城市已陷入一系列难以逃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户分离”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导致“户籍城镇人口”和“统计城镇人口”反映的城市化水平均存在较大程度低估。为排除人户分离困扰,本项目从乡村基层调查(农村劳动力输出演变趋势和农村人口结构现状)考察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文章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输出已在世纪之交出现增速缓缓向下的拐点,民工荒不是短期性、局部性、结构性、区域性矛盾。我国城市化进程没有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不存在速度问题而是质量问题,城市化政策需要从加速增长的速度型向稳定增长提高质量转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石家庄市郊区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建设“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三化”强区奋斗目标。依托省会外延扩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依托城市化发展提高城郊农民的生活质量是近年来郊区“三化”强区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随着“四最”标准大都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郊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更好地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农民利益,增加农民福利,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政府和城郊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而成都则是镶嵌在“天府之国”上的一颗璀璨灿烂的明珠。3000多年来,蜀风浩荡,文脉悠悠。尽管历史长河风云变幻,但成都却一直都是历代蜀王的都城和州郡首府,在汉代就享有中国“五大都会”的殊荣……厚重的人文历史让成都有太多的叹息……然而,今天的时光已进入21世纪,现代高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信息广泛传播、瞬间万变。正是为了适应今天复杂多变的形势,为了把成都建设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让成都始终走在西部大开发的前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同时,由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难以跟上城市化增长的步伐。加上缺乏科学、合理和前瞻性的人口及产业的空间活动的规划及政策引导,中国城市化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中国一些城市已经患上比较严重的“城市病”。“城市病”是指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中国所表现出的特征有: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贫困失业、住房紧张、健康危害、城市灾害、安全弱化等。中国不同规模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这些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溪口镇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迅速推进,溪口正面临着资源配置利用效率不高、城镇功能不够完善、城乡发展不相协调、体制机制活力不足等难题的困扰。而推进试点改革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有利”:一是有利于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实现溪口从城镇到城市转型发展;二是有利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化建设,没有占2/3人口的农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急速向工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同时也是城市化的过程,约有1.3亿农村人口离开了土地流向陌生的城市。这些流向城市的农民,家住在农村,人活在城市;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他们始终没有得到城里人的认同,处于不尴不尬,不清不楚的地位。“农民工”,这个略带鄙夷色彩的雅号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频频出现在政府的文件上、城市人的口头上、大大小小的媒体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民工”的种种问题植于历史和现实的城乡不同社会资源配置的土壤之中。农村人…  相似文献   

19.
《西部论丛》2007,(5):92-92,F0003
新都位于成都平原的腹心,东连沱江,北流湔水,土地肥沃,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因境内遍植桂树,又被誉为“香城宝地”、“天府明珠”。在香城金融界,中国建设银行成都新都支行因业绩突出,管理有方,被誉为“香城明珠”。  相似文献   

20.
赵睿 《黑河学刊》2008,(6):28-30
农民工是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农民工市民化作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路径之一,对加速中国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