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广宇  裘迅  姜左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21-23
苏州市科技局通过对德国大众公司考察,针对苏州的实际情况,对苏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总结了该产业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了保持苏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快速成长、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蔚 《江苏科技信息》2014,(5):37-38,41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迅猛,带动汽车零部件也实现了"井喷式"增长。而中国汽车行业由寡头垄断走向市场化完全竞争,特别是跨国企业携其配套零件供应商以各种合作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导致我国汽车行业步入微利的时代。改变原先粗放经营的物流管理模式,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真正的"第三利润源"。为此,文章以全球采购为背景,阐述中国汽车零部件物流行业的内涵及特征,剖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精益物流概念及JIT理论基础提出成本优化的策略,以期为汽车零部件物流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首先分析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外部环境特点,并对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然后用详细的数据描述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体育用品产业的飞速发展,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和部分省份,但在生产环节上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如何实现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成为非常迫切的课题。文章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有关理论,研究了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的策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李宾 《亚太经济》2007,(3):29-31
本文力求通过产业内贸易理论阐释世界汽车零部件贸易的发展规律,从中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向国际化发展寻求值得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已成为区域内十大重点优势制造业之一,但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产业市场不规范、缺乏技术与人才支撑等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公主岭市将发展汽车零部件加工业作为该市经济主导产业来抓,全市上下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工作中摆上位置,  相似文献   

8.
张伟 《改革与战略》2012,28(6):154-157
近年来广州汽车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为汽车零部件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有力的市场支撑。然而,由于自身竞争力不够,以及日系汽车企业本身所固有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广州本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日系汽车企业的一、二级零部件配套体系相当困难。为了促进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应该在自主整车品牌的有效需求拉动下,进一步应该提高产品技术性能,提升产品的系统化、模块化配套能力,由单一零部件向总成转变,由单纯机械产品向机电一体化产品转变。在增强广州零部件综合配套能力的同时,增强零部件高端产品的本地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扬州市广陵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星 《东北之窗》2013,(4):27-27
经过多年努力,多元化汽车整车产品结构初步在大连形成:奇瑞大连保税区工厂主要生产我国自主品牌的轿车;黄海汽车以中、高端客车为主;而东风日产将主要生产高端乘用车。三个整车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整车能力达40多万辆,将使大连步入我国"汽车大市"的行列。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阳  涂明 《特区经济》2007,221(6):208-209
本文介绍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趋势,从全球的角度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了优、劣势分析,探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应有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陈金波 《特区经济》2008,(2):267-268
中国汽车工业存在明显的"分业经营"问题。国内汽车生产企业长期数量过多、企业规模增长缓慢、汽车产业结构长期不能实现优化、企业创新能力长期不高等问题,均与"分业经营"存在密切的关系。要打破"分业经营"的局面,促进企业竞争和行业健康发展,必须改革汽车行业有关管理政策,实行"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13.
庞莹  谢众  顾君 《特区经济》2009,242(3):238-239
本文根据技术创新理论和纳什均衡理论,运用"互动聚核式"模型和博弈论研究技术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得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主体形成和谐关系更好地促进自主创新,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胡超  许登峰 《特区经济》2006,80(12):351-353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品周期理论、价值链和跨国生产网络,指出了市场规模和政府政策对中国电信市场竞争的影响;着重分析了中国电信市场不规则的产品周期,以及价值链和跨国生产网络对中国本土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汽车营销模式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徐成 《特区经济》2007,(8):293-294
中国正逐渐成为一个汽车大国,培育汽车销售及服务市场,让国内汽车营销模式与世界接轨已经显得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营销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汽车营销模式的比较和对未来汽车营销形式发展的预测,提出了我国汽车营销模式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介绍广东汽车产业及自主开发创新状况,从合资外方、合资中方,汽车发展战略三个方面分析广东汽车产业自主开发能力较差的原因,提出在广东产业转移过程中加速汽车产业自主开发创新,并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汽车产业自主开发创新模式,为广东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制定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的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栋 《特区经济》2008,(4):273-274
我国汽车产业在社会环境稳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空间大的条件下发展迅速。但是行业分散,企业规模偏小,生产成本偏高;自主研发能力弱,引进多,模仿多;环保与节能问题突出,未来会出现产能和产量过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对挑战,要调整产业结构,掌握核心技术,生产出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制造大国和世界汽车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换不来自主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进 《特区经济》2007,5(2):170-171
“以市场换技术”是中国汽车产业实施了20年的一项产业政策,实践证明它是失败的,因为它未能实现其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初衷。本文分析其失败的3个主要原因,并对如何应对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汽车工业的垂直分工对中国汽车产业的锁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秋 《特区经济》2007,219(4):212-213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却走向“空心化”的方向,产业“空心化”将严重影响一国经济安全。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对我国汽车产业“空心化”现象进行说明,并提出了改善我国汽车产业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