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旅游权利法案及旅游者法典》的误读造成了对旅游权利理解的诸多混乱.文章从应然的角度分析,旅游权利根据义务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人针对经营者享有的旅游民事权利,个人针对国家享有的公民旅游权利.前者系私法权利,包括法定权利、约定权利,这一类权利甚少争议.后者属公法权利,包括前往旅游目的地的自由、旅游资源享用权,这一类权利从基本概念到具体内涵都十分混乱,比如错误地将休息、休假权、旅行自由等权利视为旅游权利.上述两类权利中,公民旅游权利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存在救济的困难,但这并不影响旅游权利整体的现实价值,它可以成为旅游法的价值支撑,并作为统一旅游法律体系的核心原则.  相似文献   

2.
权利是一个复杂的话语,从权利概念的发展来看,单纯强调权利的道德属性或是法律属性都会使权利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因为法律权利不能自证其身,它必须得到道德原理的支持,而道德权利脱离了法律的保护,将沦为被人任意诠释和篡改的文字.旅游权利也具有此属性.因此,在解读旅游权利道德属性和法律属性的基础上,来探究旅游权利的内涵与主体是非常必要的.基于目前国内对旅游权利的理解存在的局限——将之窄化为“旅游者权利”,而这与旅游权利的属性是背道而驰的.旅游权利不仅指旅游者的权利,还包括了旅游企业及当地居民的权利.尤其对处于被忽视状态的当地居民的权利,唯有正视且关注它,才能真正实现旅游权利的道德属性与法律属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产权学派认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必然导致不同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绩效.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典型案例,以巴泽尔产权模型为理论基础,把握产权制度安排与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和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关系,从产权制度层面揭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产权不断专业化配置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手中,各相关利益者互不信任、相互侵权等现象与问题的背后深层次根源,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旅游权的法理释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红婴 《旅游学刊》2006,21(9):11-14
旅游权是人权的一部分,它与相关的亲缘权利构成一个相辅相生的概念群落.旅游权主体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对等的义务.实施旅游权,要遵循法律的普适原则,要体现法律在程序上的各种保障,要形成基本的行为规范.主张旅游权,是通过个人权利的实现而阐发人类旅游行为的大意义,达到互相尊重、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通过内容分析法梳理与研究我国旅游法律法规条文中社区参与旅游的权利.研究发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权利仍未完全得到法律保障,社区参与的主体地位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尚未确立.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当前旅游法律法规以部门规章为主,法律层级和法律效力较低,适用范围较窄;尚未或者较少在立法宗旨和专门章节或条目上体现社区参与旅游的内容;在保障社区参与的政治权利与经济权利方面尚存不足;在促进当地居民社会增权与心理增权方面仍须完善;部分法律法规重于社区责任和义务的强调而轻于相应权利的赋予.为此,就我国社区参与旅游权利的立法层次、宗旨、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旅游权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旅游权利是旅游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旅游权利主张有其深层的哲学背景和典章依据,迄今为止的旅游权利主张主要包括自由旅行权、带薪休假权和友善接待权,这些主张对于确立旅游正当、促进旅游公平和强化旅游责任具有重要价值,但同时,过度依赖和强调旅游权利也将使旅游权利自身陷入道德困境。  相似文献   

7.
制度增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土地权利变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左冰  保继刚 《旅游学刊》2012,27(2):23-3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权利失败、机会缺失与能力匮乏。对于后两者,研究者们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而针对社区居民"无权"和"去权"的权利失败状况,学术界至今缺乏应有的关注。文章以马克思地租理论为起点,结合现代产权理论,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剖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状态及其决定的旅游开发增值收益分配在理论上和现实中的矛盾性,提出了"吸引物权"这一新型的产权权利,并指出我国农村社区参与权利失败的制度性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受限制支配、所有权主体"虚位"和吸引物权"缺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土地权利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8.
保护旅游者权利是《旅游法》的价值基础。《旅游法》一方面规定了旅游者大量的权利,另一方面设定各类制度以保障旅游者权利。将各项旅游者权利进行归类,并由此构建旅游者权利的体系,准确理解并正确运用旅游者权利,对于《旅游法》的贯彻实施以及各类配套制度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资源配置对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楼嘉军 《旅游学刊》2001,16(4):56-59
资源配置是推进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核心内容 ,也是强化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旅游资源在时空上的优化组合 ,有助于形成上海都市旅游的特色 ,也是上海都市旅游获得跳跃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如《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所宣告"旅游是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旅游权归属公民权利中社会权利的范畴,是休息与休闲权利的重要体现。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全年国内出游人数约3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2万亿元,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超过1350万,相关就业者达8000余万人,已成为全球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和出境旅游购买力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1.
旅游规划委托合约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梅 《旅游学刊》2003,18(1):22-26
本文运用产权经济学的理论与产权方法,从合约结构、合约效率、合约适用范围、合约的转换条件等几方面深入剖析了旅游规划管理过程中规划委托合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资源产权辨析及使用权分割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胡敏 《旅游学刊》2003,18(4):38-42
所有权既是一个法律概念,也是一个经济概念。法律框架下的风景名胜资源的所有权并不能达到产权意义上对资源使用的约束和激励。在所有权归属不变的前提下,从资源的物质角度可以确定出比较重要的三项权利——占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它们在不同的经济关系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分割的分析表明:资源管理也可以拒绝经营权;当所有者代理人选择经营权后,选择经营者、决定转让价格、制定约束合同是产权变更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研究发现,在现行保护地管理体制下,由保护地管理机构主导、当地居民参与的股份制经营方式能较好地保障居民利益并保护资源;但资源经营的安排者和生产者未彻底分离致使经营效率低下,并影响该经营方式的可持续性.本研究认为九寨沟式的股份制经营方式仅是一种折中的方式,长期来看应将资源经营的安排者和生产者彻底分离.  相似文献   

14.
李鹏  保继刚 《旅游学刊》2014,29(10):42-50
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是中国最典型的旅游资源之一。运用制度科层理论作为工具,通过对从化温泉水权变迁的个案研究,探讨了国有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变迁。研究发现,从化温泉依次经历了"国家代理制""国家-私企双轨制"和"地方政府专营制"3种温泉水权制度。温泉水的管理实体从模糊的国家代理人向明晰的地方代理机构转变。在国有旅游资源产权制度从"国家代理制"向"国家-私企双轨制"或"地方政府专营制"的转变过程中,科层体制下各级政府部门的政治协商是影响制度变迁的主要交易成本,正是对政治成本的考量直接决定了国有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变迁的走向。创建新的领地并通过"空间"换"制度"的方式规避政治交易成本,是国有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变迁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绩效差异的中国主要城市旅游发展阶段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经营绩效角度对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及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资源投入方式的优化和资源利用能力的提高.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在比较1995年,2000年和2005年58个中国主要城市规模收益不变和规模收益非增条件下旅游效率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旅游发展阶段的3个特征:(1)3个时期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旅游发展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2)随着时间的演化,越来越多城市的旅游发展开始进入规模收益递减阶段;(3)在空间上,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的城市大多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从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认为区域经济不平衡性,并因此导致的城市旅游资源投入规模的差异是形成城市旅游绩效和发展阶段差异的根本原因.最后,文章讨论了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方式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n the social dynamics of employees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resource adequacy, which eventually leads to their creative performance. The subjects are kitchen employees who are regularly required to invent new dishes to offer restaurant customers so there is a sense of novelt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425 kitchen employees who worked in ten Taiwanese restaurants. The study uses AMOS to perfor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s functionality does not affect employees' social dynamics. However, spatial efficiency does.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change the perceived adequacy of facilities and social dynamics and affect creativity.  相似文献   

17.
孔令学 《旅游学刊》2013,28(7):41-47
公民旅游权是基本人权的重要延伸,是一种综合性权利,可分为基础性旅游权和消费性旅游权两大类,旅游保障权、旅游自由权、旅游平等权、旅游资源共享权、旅游发展共享权、旅游消费权和出入境旅游权等七项权利。在我国旅游发展与旅游者权益保护亟待加强的情况下,建议通过相关制度设计构建全面广泛的公民旅游权保障体系,完善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在保险制度方面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借助强制保险和商业保险提供公民旅游休闲保障,完善保险制度安排,加强旅游资源保护,进行保险创新,保障公民旅游自由权,加强保险国际合作保障,公民出入境旅游权等。  相似文献   

18.
Modern economic theory considers high-quality human capital the most valuable resource for robust economic growth. Since tourism in general does not require graduate employees, it could be argu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leads to the re-direction and even the deterior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is hypothesis is tested in the case of Croatia, a small tourism-oriented Mediterranean country which has recently experienced exceptional growth in the tourism sector. The methodology of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is applied in order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ed in professional or university studi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Croatian towns and municipalities, whereby one group having recently experienced a five-year period of intense tourism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Wildlife tourism (WT)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sector globally, which can sustain national and local economies. These activities have been reconceptualised as consumptive because of their impacts on the wildlife, and the problem of managing WT as a common-pool resource issue. We use an individual-based model to simulate the dynamics of a WT destination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phases. We then ask if any of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s commonly proposed to solve common pool resource issues are appropriate to sustainably manage a WT destination during its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specialisation of tourists visiting a destination can influence both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wildlife and the socio-economic success of the industry, and no single governance structure leads to sustainability in every stage of a WT destination lifecycle. Given the dynamics of WT destinations, an adaptive governance framework is crucial to avoid wildlife depletion and economic failure of the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