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郑清 《宁波经济》2013,(12):58-59
根掘台湾家族企业接班研究报告显示,如同其他华人家族企业,台湾家族企业亦行分家分业的倾向性,“后代接班”亦伴随着“是否分家”议题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家族企业发展和女性地位提高,家族企业中女性成员比以往有更多机会接触企业,她们纷纷走出家庭积极参与家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凭借着性别优势以及独特的管理方式,在家族企业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从“女性特质”等角度出发,对家族企业女性成员接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家族企业女性成员接班的外部障碍,从女性自身、家族企业和社会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家族企业传承问题是家族企业发展中最敏感又最易发生障碍之所在,而代际冲突更是在家族企业传承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作为创业者的上辈与接班者的下辈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程度、个人观念、经营观念、处事方式、心理认知、交际范围和创业环境的诸多不同,因而会产生诸如财富传承还是事业传承、继承父业还是放弃接班、财富享受还是财富压力、传统管理还是现代管理、传统思维还是商业思维、沿袭旧制还是文化再造等分歧和矛盾。创业者必须理智对待权威失落、积极培养子辈经营兴趣;继承者要学习父辈创业精神;要加强代际沟通形成良好传承氛围。  相似文献   

4.
西方家族企业接班模型评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全球家族企业接班时代的到来 ,对家族企业接班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介绍和评价了Stavrou的四因素分析模型、Matthews Moore Fialko的认知归类路径分析模型和Dunn的焦虑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涉及企业的所有权分配、兄弟姊妹接班、财产保护、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企业成员的冲突解决、企业的财产计划规划、企业的股东以及所有权转移等方面。可以认为,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直接关系家族企业的生命延续。研究表明,决定家族企业能否从一代人传到下一代人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有没有继任计划。继任计划意味着做好必要的准备以确保家族的和谐以及企业传给下一代人的持续性。这些准备必须考虑企业和家族将来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谁来接班?     
家族企业占到A股上市民营企业的一半席位,而这684家上市的家族企业中,仅有7%完成了二代接班。接班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以产权为基础的经营权,一个是净财产为基数的财富。企业经营可以带来财富,也可以耗尽财富。  相似文献   

7.
家族企业接班是指企业的权力代表者因自然生命周期或提高企业绩效等原因,将企业经营控制权移交给其他人的过程.家族企业接班人主要来源于家里人、企业人、外来人.目前我国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主要是子承父业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家族企业目标冲突、过程冲突和关系冲突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对家族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这三种冲突同时存在于家族企业,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各不相同,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并不确定;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集权程度、代际传承和利他主义对家族企业三种冲突和绩效的影响;最后还对家族企业的冲突管理提出了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第二期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专修班开学。专修班组织者——茅理翔试图以此敲开求解民企富商接班难题的大门。茅理翔,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观察中,中国民企传承面临生死考验。浙江一些富少不愿接班开始变卖祖业。而在富少愿意接班的民企中,那些老企业家又存在着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家族传承、企业控制权转移与家族理事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东 《改革与战略》2009,25(2):166-169
中国的家族企业传承问题逐渐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按照中国人对家族企业的理解,家族传承和企业控制权转移的优先次序是不同的,因此,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冲突。文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一个家族企业控制权传承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家族财产继承计划和家族继承人培养计划;其次是发挥家族理事会的桥梁作用,制定家族企业控制权传承计划,化解家族企业传承中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福布斯中文版连续第四年对中国上市家族企业进行调查。走向前台接班的二代人数出现明显飞跃,交接班进入高发期。多数中国家族企业正同时面临交接班与产业转型两大挑战。由于经济低迷等原因,由二代接管的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不如由一代掌控的企业。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传承异质性水平不同将家族传承模式分为父子共同创业继承和内部培养继承,从企业创新角度理解“代际传承之困”。研究结果表明,与培养继承的接班二代相比,父子共同创业的二代接班后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更高、创新绩效更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持股比例提高、一代创始人在企业“垂帘听政”缩小了两类传承方式下家族企业创新的差异,此外二代性别和受教育水平对传承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父子共同创业二代继承的家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更高,并且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本文以新型加转轨经济背景下中国家族企业发展历史为依据,考察不同传承异质性水平下企业创新行为,对家族企业顺利完成代际传承、实现“基业长青”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家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融入传统家族企业是企业组织发展的大势所趋,也关乎家族企业的存续。在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以经营权与家族控制权之间的冲突、垂直管理文化与现代组织管理之间的冲突和家族内部信任与人力资本融入的冲突为代表的文化制约因素,职业操守欠缺、激励机制不成熟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不成熟因素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不健全,构成了了职业经理人融入我国家族企业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余年,当年那些创造超级财富神话的企业家们,已到了功成身退之时。这是中国顶级富豪们集中向下一代传承财富的特殊时期。2013年11月,本刊推出封面故事《中国富豪接班大考》,接班话题引发舆论关注,众多学者、企业家通过各种渠道向本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李光斗随后在本刊发表文章《三星接班学》(2013年第44期),引发广泛讨论。应读者要求,自本期开始,本刊邀请李光斗开设专栏,专题讲解古今中外的“接班之惑”,探究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传承秘密。  相似文献   

15.
家族企业作为民营企业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正面临着创新转型和代际传递的双重挑战。 本文试图验证家族企业二代接班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而为家族企业面对权杖交接的“惊险 一跃”时,如何继续保持产业的基业长青、代代相传提供证据。基于内生及外生性处置效应模型 的研究发现:(1)由于家族企业二代接班者长远的投资眼光和战略意图,以及构建自身权威和合 法性的需要,他们往往具有更强的风险容忍度,从而倾向于促进企业创新投入;(2) 在促进企业创 新的路径选择上,“企二代”不仅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原发性创新,还会通过资本运作, 例如并购或与其他创新型企业合营为企业带来外部创新。上述结论在经双重差分法剔除“自选择” 和“非时变不可观测异质性”等内生扰动后依旧保持稳健。本文的结论不仅拓宽了有关家族企业 的研究边界,而且也对中小企业如何促进企业创新以及创新路径选择问题提供了较真实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三星接班学     
早立“太子”、传贤不传嫡,是三星的传统。当初,“一代”李秉豁并没有将家族企业传递给自己的大儿子,而是传给了最具决断力、风格最像自己的小儿子李健熙。如今,“二代”李健熙已经年逾七旬,三星再一次面临代际传承的难题。作为李健熙独子,“三代”李在镕已进入了接班程序。但他是否能成功接班并传承三星不断求变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持股对家族控制的影响:150家上市公司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6年在上海、深圳 A 股市场正式交易的150家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并分为创业型家族企业和非创业型家族企业。研究表明,由于两类企业面临的代理冲突不一样,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效果也不一致。创业型家族企业管理层持股对企业价值有正面影响,非创业型家族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呈倒 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继任满意感作为衡量继任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族企业内部冲突、冲突程度及表现形式,进而影响继任进程。本文在Sharma(2003)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继任满意感影响因素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检验,提出了影响我国家族企业继任满意感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继任计划、个人角色和家族经营是影响我国家族企业继任满意感的重要因素,前两者通过变量沟通互信进一步作用于继任满意度。此结论对于我国家族企业的继任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能为后续继任满意感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新财经》2008,(1):50-51
梁昭贤成为格兰任集团执行总裁,是在进入新世纪后的2000年6月。他是梁庆德唯一的儿子,格兰仕是家族企业,接班人非他莫属。在梁昭贤接班之时,国内微波炉市场在格兰仕的快速操纵下获得了消费大普及,已经提前进入定量市场。  相似文献   

20.
薛志谊 《宁波通讯》2013,(15):34-37
和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步履一致,宁波的民营企业也将全面迎来接班潮。但家族企业的世代传承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摩根大通的调查显示,全世界只有三成的家族企业能成功传承到第二代,仅有一成多能传到第三代。宁波民企第二代能否迈过家业传承这道坎?"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能否破解?这是一个关系到地方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交接不好比金融危机冲击更大。"方太集团创始人茅理翔曾有这样的论断。本期财经视点聚焦"创二代",希冀广大读者能从中对"创二代"有个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