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健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8):1-6
文章以1985—2008年度上海市人均GDP为经济增长指标,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为环境污染指标,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了上海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认为:上海经济增长依赖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增加,并导致了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增加,同时,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存在良性互动。此外,上海的环境污染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和方差分析等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甘肃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并且具体量化了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合分析后,提出了甘肃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模型、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等实证方法对上海市就业弹性系数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就业弹性系数上升,促进了上海市就业增加。近年来经济增长及第二产业的发展逐渐进入了稳态,对促进就业的效应出现了边际递减,资本投入的增加对劳动力产生替代,影响了就业的稳定性;长期趋势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强于二产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会增强。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选取1978—2020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VAR模型对未来三年的新疆地区生产总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生产总值自2017年起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增长率滑坡至1.5%;预测未来三年GDP值分别为15282.58亿元、16904.16亿元、18666.45亿元,增长率恢复到10%,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指标,将科技产出指标在科技成果、技术扩散和销售能力3个层次上分为6个二级指标。首先对科技产出指标和GDP进行相关性分析,其次对GDP和6个二级指标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差分处理,建立时间序列的3个VAR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单位根检验和Engle-Granger 协整检验,得出通过检验的模型,对模型进行单变量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到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和专利授权数对GDP的贡献度。最后针对新疆未来经济高质量、健康和稳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对安徽省1978-2008年产业结构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存在互馈机制,但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相对于消费结构,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但也不能忽视消费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邦辉  刘淳  彭馨 《特区经济》2014,(12):190-194
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利用1998—2012年间的数据,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高等教育投入经费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而高等教育毕业生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并且是其调整优化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8.
宋钊 《科技和产业》2014,14(11):141-144
针对安徽省1980-2012年度数据,利用VAR模型和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安徽省近30年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居民人均收入和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经济变量之间在数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各经济变量对GDP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和居民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9.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收敛假设的基础上,引进了巴罗模型分析政府生产性支出规模的变化的经济效应,并根据VAR模型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及作用,在实证理论基础下,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名义GDP、财政支出、M2、CPI这样四个变量的增长率的VAR模型,对我国内生经济增长下财政与货币政策产生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在经济衰退时,如果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势鼹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如果政府基干收入-支出模型或IS-LM模型使用财政、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其结果也很有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或滞胀。最后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中投资驱动增长脉冲式演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上升的轨迹越发清晰和关注了。文章基于VAR模型选取1997~2016年的相关数据对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现状,最终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旅游消费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互相影响,而且旅游消费的波动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协调重庆保险业及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文章基于VAR模型,分析重庆市保险业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险业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保险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分析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探索了房地产影响制造业的三个渠道——消费、投资和人力资源,并以浙江省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得出结论:房地产通过这三个渠道对制造业有短暂的正向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其影响作用为负.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人民美好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解决就业问题,基本生活才会得到保障。就业关系到我国社会目标的方方面面,是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经之路。然而,反观我国现在的就业形式,不仅仅是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在这些问题并未解决的情况下,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无疑是一种雪上加霜。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如何使人民群众依然保持信心,处理好就业问题就尤为关键了。从微观角度对就业形式进行数据分析,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构建了农户创业与农村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并根据1992-2012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方法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创业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两者之间并非相互促进。具体来说,农户创业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村经济增长并不会导致农户创业活动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趋势对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本文专注研究了这一问题。文章主要选择了实际GDP增长率、人均实际GDP、老年人口抚养比、国民储蓄率、劳动参与率变量以及1995年至2014年的数据;其次,我们建立了VAR模型;然后,我们确定了模型的滞后阶数,并且对模型进行了平稳性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最后,在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效应大于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GDP与第三产业就业的动态关联分析——基于VAR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中国1978~2005年第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和GDP的数据,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及相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二者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第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对GDP有稳定影响,反向影响关系却在统计上不显著。GDP对于广义单位标准差新息的响应是将在第三期达到高峰,之后很快减弱。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对此的响应是在初期最大,之后缓慢下降。中国要释放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大的潜力,应注重在第一和第二产业基础上的第三次产业的增长质量而不只是速度。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有很大关联性,利用贵州省1998年到2012年,15年的数据采用VAR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金融发展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很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单项的。因此,应该着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贵州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2003~2015年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单位根检验、EG协整检验等检验技术分析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促进了期货市场的稳定发展,而期货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则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从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关系出发,利用VAR模型的动态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证实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正向相互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