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二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笔者多年参与农村小城镇建设,对小城镇建设的有关问题有较深认识,现根据本人在这方面的体会谈几点看法。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发展小城镇,是缩小城乡差别,拉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改革以后,农民种粮的自给有余和经济作物的大幅度增加,农民为了支出自己的产品,购回自己生产所需的物资和技术,必然要依赖于市场。然而我国的大中城币过于集中,离乡村…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明显滞后,以城乡人口分布为代表的社会结构不合理,不仅影响了整个的国家城市化进程,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更快发展,而且极大地制约了农村人口收入的更快提高。因此,应当把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建立较为合理的社会结构,作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来抓。 一、依托小城镇加快农村建设步伐.形成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点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适当加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实现西部的工业化,而实现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推进城市化。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加速农村城镇化必须首先要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大通县近年来在城镇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无论建制规模、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城镇化水平还是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均处于落后地位。全县43.8万人中农业人口34万人,城镇人口不到10万人,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7.6%。转移农村人口,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发展小城镇,促进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当前,要把城镇化的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建设小城镇,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山东省一些地区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实践经验看。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个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参与,不同部门担负着不同的建设任务。供销合作社只有找准位置,把握重点,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自身优势,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供销合作社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参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参与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积极参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努力成为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主导力量,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骨干力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力量,培育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真正成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11.
王瑞武  洪娟 《唐山经济》2004,(12):47-48
近年来,迁安市始终把城镇建设作为加速农村城镇化、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常抓不懈,城镇建设高潮迭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镇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截止2004年月底,全市19个镇中有14个乡财政收入超千万元,其中超5000万元的已达6个,  相似文献   

12.
13.
江博 《浙江经济》1999,(2):59-60
农村城市化是与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相互交织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农村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发展。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到1997年底,全省小城镇已由1978年的167个急增至993个。小城镇已成为浙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载体,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县域经济总收入、上交国家税收和财政收人均占全省80%以上。小城镇的发展推动了浙江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目前浙江城市化水平已达35%左右,  相似文献   

14.
15.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人类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农村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现代进程的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少,成本低,它可以使大量的农民迅速非农化,较快进入低水平城市化阶段。对于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众多,资金缺乏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小城镇是该类地区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小城镇建设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对小城镇建设的定位不明确,影响对小城镇建设的指导力度和小城镇建设整体功能的开发。因此,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战略定位,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急迫问题。文章对小城镇建设应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18.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还面临着许多障碍,而介于大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小城镇,在城乡的技术、信息、人才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方面,可以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小城镇比大中城市更能直接地组织农村的经济社会活动,能更好地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协调有效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