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UZZ     
1.你不要都革命了,这东西你也没那本事。 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上,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表示,大家不要担心传统银行成了末代恐龙,那是忽悠的。并调侃马云的“金融革命”,应该“虚实结合”才能双赢。在小编看来,虚实结合确实没错,但末代恐龙之说是不是忽悠,要看传统银行在新时代的转型动作,可不是嘴皮子。  相似文献   

2.
王艳菲 《光彩》2012,(6):19-19
"恐龙的爱情银行"为顾客提供了一个存储和出售爱情纪念品的隐私空间曾经亲密的情侣分手之后,要如何处置那些充满美好回忆的纪念品呢?舍不得丢掉,留下又担心以后引起另一半的误会。坐落在北京鼓楼大街的一家"恐龙的爱情银行"提供了一个私密空间,专门用来存放恋爱旧物。创建于2009年的"恐龙的爱情银行"是以"爱情"为主题的艺术创意类商业项目。店主"恐龙"是一位留着长长的  相似文献   

3.
比尔·盖茨有这样一种说法:哪家 银行不重视发展中间业务,哪家银行 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灭绝的恐龙”。随 着加入 WTO,中国金融业正处在与国 际接轨的震荡期,国内银行业也处在 大浪淘沙、“快鱼”吃“慢鱼”的进程中。 作为混业经营必然产物的中间业务势 将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商 业银行应以利率市场化为契机,加强 市场调研,分地区、有层次地做好营销 工作,建立灵活多样的现代产品营销 体系。我国中间业务基本概念是:不构 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 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相似文献   

4.
<正>比尔盖茨曾经预言:“传统商业银行是要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然而,21世纪来了,老派的银行业并没有集体关门,以客户为中心的锐意创新成就了花旗、汇丰等一批佼佼者的完美变身。如何为客户量身定造个性化服务日渐成为21世纪全球银行竞争的主流。随着外资银行  相似文献   

5.
武志军 《中国品牌》2013,(11):38-39
互联网金融的风波未平,民营银行也吹响了进军银行业的集结号,重重包围之下,传统银行如何应对?2013年,传统银行这支财经"大鳄",面临诸多挑战。先是一波又一波的互联网金融浪潮,让传统银行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互联网金融的风波未平,民营银行也吹响了进军银行业的集结号。争论、辩驳、思考,在极度的关切与喧嚣里,有人开始预言,传统银行这支"恐龙"或许将灭绝,一个新的银行时代将诞生。"如果传统银行不改变的话,他们就是21世纪一群要灭亡的恐龙。"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借用比尔·盖茨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6.
王睛 《中国品牌》2023,(11):86-87
<正>“恐龙抗狼”是什么物种?“我没k”为何走红?今年6月底,一位短视频博主在抖音翻唱《眉飞色舞》时,即兴创作了一段夹杂云贵川方言的“我没k,布鲁biu,恐龙扛狼扛狼扛”,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这段洗脑的唱腔刷屏网络。近日,通过企查查搜索发现,演唱中的“恐龙抗狼”变成了公司名称与商标,而此前刀郎的《罗刹海市》、  相似文献   

7.
票据如何挂失票据的挂失止付是指商业承兑汇票、支票、填明“现一金”字样的银行本票或填明"现金”字样并填明代理付款银行的银行汇票丧失,由失票人通知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停止解付票据、支付票款的行为。失票人需要挂失止付的,应立即前往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处填写挂失...  相似文献   

8.
方剑 《创业家》2003,(8):43-45
18年已成人,18年的品牌却猝然死去,“68”品牌曾经独霸海南全岛,巨如恐龙,而绝迹时又是如此短促和难以捉摸。退出江湖的“68”品牌成为冰川纪的一枚“蛋化石”。若干年后,这枚“蛋化石”想从坚冰中重生。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以来,企业兼并风起云涌,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一道风景线。然而,近年来,巨型公司问题缠身,企业“减肥”日渐成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小企业。巨人症与恐龙灭绝远古时代,恐龙曾经是地球的主宰,然而,今天我们只能从恐龙化石去感受和认识恐龙了。有人认为,恐...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的一天早晨,苏北某镇居民顾某起床一看,十多年来一直与他家紧密相邻、朝夕相处的某银行办事处突然关门走人了。顾某生活了大半辈子,见过不少商店歇业,还未见过银行关门。其实,这是银行业悄然兴起的以精简机构、裁减冗员为主要内容的“瘦身运动”. “虚胖”,一种可怕的现象 曾几何时,点多、面广、线长是大大小小的银行行长们津津乐道的资本。于是乎,一家家银行争先恐后地设点、进人、扩容,一场场“网点大战”、“人员大战”、“存款大战”、“贷款大战”愈演愈烈。随之而来的是不少银行机构出现了“虚胖”症状。 重复设点越…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来最重大的金融创新之一。这一金融工具的推出,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资金借贷人”的角色,使银行同时具有了“资产出售人”的职能,成为银行再造的新动向。本文将从风险与收益这一角度对资产证券化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手机银行作为一种崭新的银行服务渠道,在网上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移动通信“随时随地、贴身、快捷、方便、时尚”的独特性,真正实现了“Whenever、Wherever(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银行业务办理。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人质疑手机银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甄刚 《经贸世界》2006,(2):47-49
这几个月来,大部分直销人都在焦急地等待自己服务的公司获得直销许可,但有部分直销人迫于生计或其他原因而转行从事了“X银行”(“森林银行/绿色银行”、“奶牛银行”等)的活动。他们的参与改变了“X银行”原有的股份结构,大幅度提高了公司的业绩.但这些公司的诚信度和市场情况令人担忧。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许多诸如此类的公司明摆着就是“金字塔计划”和“庞氏骗局”,却还是有那么多老年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往圈套里钻。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分析了“X银行”的“庞氏骗局”与合理融资的界限.希望读者在对这类金融信托投资衍生产品进行投资时.能够获得有价值的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初到诸城,当地的同志在介绍诸城人文历史的时候,一是会提到名人多。上古名君舜帝,《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清代内阁大学士窦光鼐、宰相刘墉,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著名诗人臧克家等。二是会提到恐龙化石多。1989年,在诸城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鸭嘴龙化石,因此诸城又被称为“龙城”,因化石储量丰富,种类齐全,保存完好,被中外专家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  相似文献   

15.
“您好,欢迎使用××银行电话银行系统,查询请按1号键,转帐请按2号键,修改密码请按3号键,挂失请按4号键……”现在许多银行都开展了电话银行业务,这个一天24个小时在电话里为用户服务的女声永远甜美温和。 可是如果告诉你,这个甜美的声音不是人说出来的,而是机器“说”的,你会不会感到惊异?一直以来,人类梦想着机器能够“听说读写”,代替人  相似文献   

16.
赵技敏 《网际商务》2014,(11):80-80
恐龙和鳄鱼确实都曾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恐龙是当时地球上的霸主,强大到可以无视所有动物,却难以适应环境突变,最终灭绝了。相比之下,鳄鱼的适应力更强,因此一活就是2亿年。在恐龙的眼中所有躯体庞大的动物(物种)都是它的对手,鳄鱼也不例外。但鳄鱼恐怕不是这么想的,否则,它们必然每天搏杀,怕也都成为恐龙的“盘中餐”,:呜乎哀哉了。虽然我们不清楚鳄鱼每天在想什么,但至少一点是我们知道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银行制定和推进跨国经营战略是银行自身贯彻中央“走出去”战略和打造中国“金融航空母舰”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进国际化经营方面虽已迈出了很大步伐,但同国际大型跨国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仍然较低,因此需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海外发展战略,从而积极稳健地拓展海外业务。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有人喊出“第四次浪潮”来了!微软公司盖茨曾向世界疾呼“银行是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1992年一个名叫索罗茨的美国人一夜之间把手握核武器的经济大国——英国从经济上、政治上、金融上、国力上全面重创,同时也把欧洲各国经济搅得一团混乱、岌岌可危,开创了个人力量超过国家和地区力量的神话。从此金融危机病就在世界蔓延。2000年世界损失达10万亿美元。2001年仅仅世界500强企业就缩水一半,世界经济骤然降温。9.11事件之后,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等丑闻造成股市大缩水、经济大损失。接着安达信等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丑闻不断,美国华尔街十大银行丑闻出台,表现了传统的财政金融业已经在程序和监管方法上不适合美国经济发展。这就是当今世界,新出现的软产业带动经济大发展;同时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并存,社会空前繁荣和空前恐慌并存。世界金融业大喊:“谁动了我的奶酪?”难道孙悟空下凡了?! 不!是银融业(SILVERNANCE)诞生和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19.
主流观点认为,银行机构与其融资对象之间存在“门当户对”规则.然而,我们调研分析发现,小企业面向大银行机构的“偏见”及对小银行机构的“偏爱”,是其融资约束的自我塑因.与大银行机构建立了主融资关系的小企业,其融资境遇更佳.金融生态环境的向好变化,不仅能够强化大银行机构对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还可以辅助大银行机构校正小企业自身的认知偏差行为.本项研究结果的政策价值在于,在银行机构处于饱和状态的新经济环境中,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题,一方面应着力于激发大银行机构功能,优化信贷资金供给结构;另一方面需要对小企业进行“心理”辅导,创造与供给相对应的自身需求.  相似文献   

20.
杨晨 《商界》2009,(9):142-142
最近,香港的星展银行和荷兰银行很被动。这两家银行的私人银行顾问“忽悠”了中国富人去购买一款被叫做“I KILL YOU LATER”的KODA累计期权产品。后者连同另外10多位有同等遭遇的中国富人——当然他们很多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起诉上述两家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