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财富》杂志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认为:“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一个企业只有当它是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的出现,才能具备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也才能实现企业满意、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和社会满意的最终目标。未来成功的企业必然是学习型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独木不成林     
《经营者》2012,(18):66-66
只有建立包含员工、顾客和股东三者在内的“大满意度思维”,才能形成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现代饭店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一个饭店要长久立足于市场,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与服务人才。所以饭店员工不仅要会操作,懂规范,更重要的是具备相当的个人素质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只有将员工由“操作型”转化为“素质型”才可实现饭店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想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拥有卓越的管理才能,但是一个企业想要有长足的进步和更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密不可分的。这不单单是表现在一个企业成功运作的时候需要员工高昂的工作积极性,还表现在当一个企业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员工的团结一致和努力工作往往可以使其转危为安。如何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各项工作,这不仅对企业的兴衰与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也是一个有效的领导者或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和必备的管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在内部营销理论看来,只有拥有满意的员工才能拥有满意的顾客。企业主管的下级就是自己的内部顾客,所以,在员工有效地为外部顾客服务之前,企业主管必须像对待最终顾客一样服务于内部顾客,并以此为乐。其目的是,通过创造满足雇员需要的工作来吸引、发展、激励和保持高质量的员工。企业主管应围绕这一目标做好服务转型工作。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组织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财富》杂志指出: “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认为: “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一个企业只有当它是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的出现,才能具备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也才能实现企业满意、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和社会满意的最终目标。未来成功的企业必然是学习型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企业要发展,就需要吸引、保留和激励优秀的员工;有优秀而满意的员工,才能给企业带来满意的业绩。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法则,无论是“盛世”还是“危机”之时。然而,吴起的裁员及薪酬变革,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特别是骨干员工的感受和利益,而只是单纯地从股东利益出发,从而引起了员工包括骨干员工对企业信心的丧失及不满。  相似文献   

8.
论顾客满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客满意管理(CustomerSat-isfactionManagement,CSM)是现代市场竞争和信息时代的管理理念、管理战略和管理方式的综合,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组织管理的基本模式。它以顾客满意为关注焦点,统筹组织资源和运作,依靠信息技术,借助顾客满意度测量分析与评价工具,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竞争能力,是一种寻求组织长期成功的、集成化的管理模式。1CSM的提出首先,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使得现代企业管理面临来自顾客、竞争和变化三个方面的挑战。企业急需一种能够应付千变万化的市场、长期发挥效益的经营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你要勤于给花草施肥浇水,如果他们茁壮成长,你会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如果他们不成材,就把它们剪掉,这就是管理需要做的事情。”——GE原总裁韦尔奇对管理这样理解。美国企业家艾柯卡说:“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两位管理巨头都认为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激励,可见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分量。而怎样“激励”才算是成功的激励呢?了解员工的需要,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员工是带着自己的需要走进公司的,只有了解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调动他的积极性。作为管理者,你真的了解你的员工的需要吗?这是做好激励的前提条件。如何了解和分析员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张建宏 《秘书》2011,(10):28-30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员工满意度每提高3%,顾客满意度就提高5%,企业盈利随之提高2.5%。也就是说,通过提高员工满意度可以达到顾客满意、企业满意、股东满意的最终目的。那么,企业管理者又如何管理好员工的满意度呢?笔者提出一个“10C”法则,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顾客满意与卡诺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顾客满意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企业界、管理界的重视,当今企业管理思想中的一个重点就是日益注重质量、价值和顾客满意,在2000版ISO9000标准中,也明确提出把以顾客为中心。争取顾客满意作为质量管理的首要原则。企业生产的产品最终要卖给顾客。只有顾客满意了,企业才可能占领和扩大市场,从而促进企业的顺利发展。反之,如果顾客不满意,市场就会萎缩,企业就会陷人困境。同时,顾客满意度还决定了企业能否顺利进入新市场,企业要想进入新市场,就必须不断获取新顾客,只有顾客满意了,企业的举措才能成功。因此,在当今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没有使员工满意的工作场所,也就没有使顾客满意的享受环境.因此在饭店管理过程中,把员工激励作为人事管理的日常业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企业内部营销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决定企业间的竞争成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拥有了满意的员工,才有可能拥有满意的顾客。本文探讨以人为本的内部营销系统的构建,以此实现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和力量的整合,创造出满意的员工,真正实现企业的顾客导向,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饭店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则事例:一位酒醉的客人在某饭店内大声抗议,声称口杯里的开水有异味,指责是从厕所的水龙头上接来的。值班台的服务员在百般解释无效后,端起水杯当场一饮而尽。透过这则事例,我们在称道该员工行为的同时,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员工的牺牲精神从何而来?满意的员工是饭店发展的首要资本“只有制造满意的员工,才能赢得满意的客人”。这一理念已为当今饭店业普遍接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已成为饭店的第一资本,饭店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无论是市  相似文献   

15.
企业应先学会把员工、顾客和股东都当人看,从而转变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真正做到"换位思考",这样才会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跟企业关系最密切的有三种人:员工、顾客和股东。那么,究竟企业应该以谁为本呢?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理解,企业应该以员工为本,强调的是人才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这不但意味着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劳动  相似文献   

16.
林红菱 《企业经济》2003,(5):136-138
企业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两个“上帝”——企业内部的员工和企业外部的顾客。只有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才有效益,才能生存和发展。实现顾客满意,需要全体员工不懈的努力,企业必须首先让员工满意。顾客满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员工满意是顾客满意的保证,而企业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员工的满意。所以,员工满意是企业发展的起点和终点。一.员工满意与顾客满意的概念和内容1.员工满意《辞海》中对满意的解释:满意是人的一种感觉状态、水平,是在比较自己对某事或某物的期望与实际情况后所产生的感觉。满意的程度可用满意度进行量化描述。满意…  相似文献   

17.
洪玉 《质量春秋》2008,(3):20-21
“现代企业的成功,实际上是人才战略的成功”,然而。怎样择才用人?世界上有一些企业巨子,他们在使用和管理人才上,方式各异,但把握的标准是共通的:让人才在自己手下发挥最大价值。森布鲁斯:员工第一,在当今企业营销中“顾客第一”的口号叫得很响。但美国罗氏旅游公司的老板森布鲁斯先生却以“顾客第二”的营销之道。在短短15个春秋内就把原先只不过是费城地区的一家小旅社。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达15亿美元的世界三大旅游公司之一。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成功,仅仅依靠产品的品牌是不够的,全体人员的忠诚度像一只无形的手,在左右着公司业绩。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优势在于人才,人才作用的发挥首先在于人的忠诚,培养人的忠诚度是企业的必修课。企业忠诚度不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提高员工忠诚度,怎样留住人才,从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达到人力开发的最大效用,本文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制造满意员工的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经常听到西方国家的企业如何想尽办法让顾客获得满意的故事,而且有些企业还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让你得到“意外之喜”。这表明,在如何让顾客满意方面,西方企业已经在做“极限运动”了。但是,企业要使顾客满意,首先必须使员工满意,制造满意员工将像制造优质产品一样,成为企业未来的“软工程”。如果说20世纪的企  相似文献   

20.
卫刚 《现代企业》2001,(7):37-37,48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成功的沃土,是企业获得永久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在建立“以人为本 ”管理理念的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在于激励员工。无论企业 的技术水平多么高,产品多么精良,服务多么优秀,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员工的团 结合作和努力奉献。采取科学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对企业的 忠诚度,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但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在激励员工方面却 存在着一些误区,应当引起重视。一、重视对先进员工的激励而忽视对后进和中间员工的激励。先进员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