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阶段。多朗读,是理解课文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是加强培养语感能力的需要。本文从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的意义和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途径以及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过程中的注重点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徐具宝 《西部大开发》2009,(11):137-137
本文通过谈朗读对听力的巩固,对交际能力的提高,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对语感的养成等的作用,强调了要重视朗读教学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笔者在进行播音主持教学过程中,所教学生范围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对于整体不容乐观的"朗读"现状了然于胸,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使其掌握和运用朗读技巧,获得朗读审美意识,从而全面提升朗读水平。目前,这一现状明显改观。尤其是近期央视《朗读者》的开播,使全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朗读时代。  相似文献   

4.
刘鸿 《黑河学刊》2012,(5):149-149
培养学生的听力水平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初级阶段的听力练习要多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多听录音磁带、找个人陪着练、听教师朗读课文。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练习要做好听力速度训练、听力记忆训练和听力理解训练。  相似文献   

5.
听力策略能力是人的记忆能力、概括能力、程中得到培养的。学习者在听力过程中可采用调控技巧、英语听力能力。预测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的综合体,它是在听力过记忆技巧、预测和选择技巧,推理技巧等策略培养  相似文献   

6.
陈红幂 《魅力中国》2014,(14):235-235
如何以学生为本充分利用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是摆在英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目前大部分学生不能说、不敢说、不会说的弊病,分析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力能力训练,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静洁 《魅力中国》2010,(34):379-379
朗读教学是品味作品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本文主要探究如何通过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8.
薛际帅 《魅力中国》2011,(10):397-397
朗读,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朗读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记忆,而且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听力是交流的基础。但目前高职学生的俄语听力水平还处于一个相当低的状况,因此高职学生俄语听力的培养迫在眉睫。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就要培养学生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跳跃障碍的能力,联想猜测的能力,精听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将朗读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词汇,提高听、读、写能力.应用策略主要是朗读指导应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结合分数奖励机制,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听力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越来越重要,但很多英语学习者在听力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焦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听力策略的培养和运用来缓解焦虑感,提高大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郭芳 《新西部(上)》2013,(21):151-152
文章解析了2013年12月即将进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改革集中在阅读、听力、完形填空、翻译等试题和考试试卷、实践等方面,目的是促进考试更加合理科学,既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培养方向,又反映出用人单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并对英语教育起到了正面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珊珊 《魅力中国》2009,(23):111-11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本",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培养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中,"读"是关键。因此,依据"大纲"精神,我们就应牢牢抓住这个关键,在朗读训练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方法。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朗读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语文课堂俨然已成"哑巴课堂"。至于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进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少教师更是不置可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抓好朗读环节,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写作水平。本文主要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抓好朗读教学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本",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培养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中,"读"是关键.因此,依据"大纲"精神,我们就应牢牢抓住这个关键,在朗读训练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秦旭 《魅力中国》2011,(4):167-167
朗读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在感染力的作用下,很自然地和作品发生共鸣。朗读的这一目的,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是可以达到的。因为朗读者在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流的过程中,他的声音负载着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感情这种负载着作者感情的朗读,具有巨大的感染作用,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为了起到上述作用,朗读者首先必须对作品有准确、深刻的理解,培养强烈的感情。朗读是作品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7.
吕贤星 《魅力中国》2013,(32):128-128
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途径主要是:朗读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使用时才能脱口而出。背诵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听力、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背诵还可以缓解畏难情绪,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文章解析了2013年12月即将进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改革集中在阅读、听力、完形填空、翻译等试题和考试试卷、实践等方面,目的是促进考试更加合理科学,既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培养方向,又反映出用人单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并对英语教育起到了正面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要求课程内容实际、实用,实践性强,综合化程度高。高职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听力理解能力直接体现了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听不懂"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篇层次的听力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篇章能力是比较重要的听力影响因素 ,也是一种高级的听力能力 ,但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对此重视不够。为此 ,在语篇层次进行英语教学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局观、预测能力、瞬间语篇分析能力、语篇听写能力和体裁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