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鼻子》是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作者并未简单的论断:人性善或人性恶,而是将人性放在特殊的境遇中考察,触及了人的本能意识等深层次的东西。本文将用萨特存在主义观点揭示造成内供痛苦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电影《蓝)讲述了一个面对亲人去世噩耗的女性,为了寻求自由,经历了从最初彷徨到直面过去的心路历程,最终重新生活。由此透露萨特存在主义所认为的,对于人的存在和自由来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和未来。而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中,了解自由的关键与了解人的存在本身一样。必须排除任何形式的预先决定,从“无”出发。“无”是人的本质,也即是自由的本质,要求人们不要依靠上帝、人性和既定价值观来获得对自身自由的肯定,自己承担自己选择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存在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处于社会危机特别是思想危机中失去生活目标和前进方向的人们的思想状态。在存在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流派,其中以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成为主流。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的,人的思想有为重要,他将人看作是哲学问题的最根本,并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为人学。但是,萨特在论述人的时候违背了唯物史观,他关于人的历史观本质是属于一种唯心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萨特的存在主义产生与发展,分析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内涵,并对其进行了文学阐释.指出萨特的哲学思想在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产生、发展都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萨特的存在主义产生与发展,分析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内涵,并对其进行了文学阐释。指出萨特的哲学思想在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产生、发展都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文章从存在主义的思想观点出发对索尔.贝娄的作品《奥吉.马其历险记》中的主人公奥吉的历险旅程进行了解读。通过研究证明了奥吉的历险经历的实质就是存在主义所主张的对"真正自我"的探寻过程,同时也揭示了维持个体与其生存的世界和谐状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强调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存在主义团体心理辅导治疗大学生的存在空虚感,意义丧失感(弗兰克林存在神经症)效果显著。经由团体辅导,大学生的空虚感和无意义感下降了很多,团体成员的自信心都有所增加,不再被动地接受,不再抱怨他人和环境,而是能够主动的选择,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指出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认为"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海格德尔突出强调"存在"的本体论意义;论述了海德格尔通过对存在的本体论研究,完成了现代哲学的重大转变:从先验现象学到解释学的转变;强调了从一般解释学到本体解释学的转变;探讨了德海格尔文论的贡献和影响并且总结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存在主义以存在本体论反对西方近代旧形而上学的理性认识论传统,使哲学重返前柏拉图时代的始源本体论语境。理论的巨大张力既为后人的理解阐释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也对西方当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16.
《The Scandinav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the Scandanavian Society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2012,60(3):239-242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poverty in Sweden using micro data derived from tax files for the city of Göteborg for the years 1925, 1936, 1947 and 1958, as well as more recent (1983, 1994 and 2003) information. We define poverty as living in a household with a disposable income lower than a poverty line that represents a constant purchasing power all years, as well as poverty lines defined as 60% of contemporary median income. Clear reductions of poverty from 1925 to 1947, as well as from 1958 to 1983, are found. We argue that an important poverty-reducing mechanism during both periods was narrowing earnings disparities. Further, we claim that the poverty reduction from the end of the 1950s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80s was the outcome of improved transfer systems as well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nounced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day Sweden: the dual earner system. 相似文献
17.
1938年,对于扎坝而言,自然与人为的震动,犹如咆哮的鲜水河,无情洗刷着村寨中每一位纯朴而善良的村民。长征的红四方面军,自从1936年陆续离开后,国民党县政府和当地土司的“秋后算账”便连绵不断,村村清查,户户过关,扎坝归属的道孚县,两年之内,红军伤病员和红军成立的“波巴依得瓦政府”工 相似文献
18.
法治视野中的循环经济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制定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循环经济,法治是关键。本文将循环经济纳入法治的研究视角,主要从法律制度体系、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