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曹荫全  石磊 《理论观察》2001,3(3):11-13
邓小平的整个中国以社会主义为主体、大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昭示出,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剥削有功。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因为剥削无理。邓小平的两个“为主体”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把资本主义剥削的“功”和“理”统一起来:不能由于剥削无理而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及其剥削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也不能由于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剥削有功而否定以公有制为主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剥削,但它与阶级社会的剥削在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要最终消灭剥削,但具体到一国之内又是不能单独完成这个任务的;消灭剥削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应把二者一起当作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周洪伟 《魅力中国》2009,(21):180-18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述,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恢复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的价值秩序,为创建新的社会主义体制创立了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论断,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论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  相似文献   

5.
美国霸权主义的根源在于其资本帝国主义制度,这是人所共知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其霸权主义绝非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产生。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不存在剥削。国内剥削制度的消灭,也就同时消灭了对外侵略扩张的经济根源。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是找不到苏联霸权主义的根源的。  相似文献   

6.
林海 《黑河学刊》2003,3(3):16-18
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审视剥削问题,剥削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剥削的存在具有现实必要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的存在具有阶段合理性;企业家的较高收入具有合理、合法性,不应简单地否定剥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尚明月 《魅力中国》2010,(26):36-36
富士康员工的13跳,本田企业员工罢工等事件,近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许多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主对员工的剥削是导致两件事发生的原因,这种观点是有其合理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的确存在剥削现象,但就现在生产力状况而言,我们无法根除它,因为只要有私营企业的存在,剥削现象就不会消灭,所以我们只能用科学而理智的态度来对待现在社会中的剥削现象,以便我们更好的对私营企业中的剥削现象进行监督、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本质这一命题主要是回答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和最终结果。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对这个命题的回答是严密、完整而深刻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这一战略就是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努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集中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最权威、最明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解读,批判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误解,指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准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中的几个关系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劳动价值论与分配理论的关系,按资分配与消灭剥削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中的几个重要关系.文章对这几个关系作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霄 《改革与开放》2017,(21):16-19
在继承传统剥削理论的基础上,厘清剥削实质给资本以道德上的肯定。没有资本就没有商品生产和劳资交换,资本和劳动之间进行的交换,就是劳动和劳动的交换,双方各自支付劳动的多少是交换的价格,价格高低是公平问题,剥削的实质是劳资交换价格严重背离公平,公平的商品价格交换不是剥削,消灭剥削就是消灭劳资交换中价格的严重不公平,不是消灭劳资和交换;M是资本的商品出售价格,卖出资本就应该得到资本商品价格M的全部,工人得V;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劳资双方任何一方企图无偿占有对方商品的行为都将直接导致交换的失败。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以人为本为逻辑起点的科学理论。以人为本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和途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和归宿。深入探讨以人为本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我们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前提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过程,共同富裕是落脚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发展与公平的统一,最终目标与实现手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需要消灭军事劳动和剥削劳动,即消灭战争和私有制,以完善人类劳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人类劳动未完善前提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劳动基础是高度智能化的复杂劳动,即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表现的社会经济基础,具体要求就是依靠数字农业、数字制造业、数字服务业的充分而有力的发展实现我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此,需要在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提高劳动收入、引进国外高质量劳动力、规范股票市场发展、避免中间效用过度增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好夯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劳动基础的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途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经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过程,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华西村的集体经济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公平正义,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在分配上坚持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华西村“一分五统”的体制的成功,体现了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贫富差距问题的再认识□张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五句话,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九二年初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出的科学的、精辟的、创造性的概括。这一概括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论断,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论断。全面地理解和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对我们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需要消灭军事劳动和剥削劳动,即消灭战争和私有制,以完善人类劳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人类劳动未完善前提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劳动基础是高度智能化的复杂劳动,即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表现的社会经济基础,具体要求就是依靠数字农业、数字制造业、数字服务业的充分而有力的发展实现我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此,需要在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提高劳动收入、引进国外高质量劳动力、规范股票市场发展、避免中间效用过度增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好夯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劳动基础的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