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扁平化的渠道让国产手机厂家很快得到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信息,及时做出反应。扁平化的渠道还让国产手机有更大的降价空间。即使国产手机的价格定得远比洋手机低,中间商所得到的利润也大大高于卖“洋”手机所得到的利润。这就为国产手机靠价格利器赢得市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梁书斌  张舵  红树 《东北之窗》2010,(13):54-55
近一段时期,有许多消费者反映市场上存在大量“吃费手机”,通过“技术手段”强行扣除消费者电话费。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市场叫卖的部分国产手机和大量“高仿”手机、“山寨”手机,普遍存在“吃费”问题,各地工商部门接到此类投诉案例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手机市场一二线城市的逐渐饱和,农村市场被认为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之地",受到国内手机供应商密切的关注.本文分析了目前国产手机自身的特点和农村消费者"节约型"消费的特点,分析了国产手机在农村市场具有无限潜力.国产手机长在中国,深谙农村消费者的需求及特点,相比于洋手机它在农村更具发展潜力.国家"手机下乡"政策的推行,抓住机遇的国产手机品牌在农村占据了相当可观的市场,同时它也为国产手机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最后以波导手机为例分析国产手机如何成功挖掘农村市场潜力,在农村手机市场寻求一片生存之地.  相似文献   

4.
一、认清国产手机面临的竞争形势 当第一部国产手机问世时,市场无人喝彩。三年多后,国产手机获得了1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一成绩令乐观者相信,国产手机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挑战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也有悲观者认为,手机市场进入激烈竞争的时代,手机业巨头正在高中低市场上展开全面降价攻势,未来中国手机业前景难以预料。 我以为,国产手机几年来取得的不菲成就,与手机巨头的高定价策略有关。随着手机巨头市场份额的下降,他们将更加重视小厂商们的挑战,发动夺回市场份额的攻势,采取竞争性定价策略,则国产手机的利润空间和成长空间势将大幅下降。因此,未来三五年内,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扩大速度很可能将放慢。  相似文献   

5.
当第一部国产手机问世时,市场无人喝彩。三年多后,国产手机获得了1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一成绩令乐观者相信,国产手机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挑战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也有悲观者认为,手机市场进入激烈竞争的时代,手机业巨头正在高中低市场上展开全面降价攻势,未来中国手机业前景难以预料。  相似文献   

6.
林凌 《湖南经济》2003,(10):36-37
中国国产GSM手机企业异军突起,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高达55.4%,占据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市场占有率前五名依次为波导、摩托罗拉、TCL、诺基亚和康佳。信息产业部最新报告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移动电话产量已占到全球总量的1/3,移动通信网络规模与用户数量均占世界第一。国产手机真的打败了洋品牌?国产手机拿下的“半壁江山”含金量到底有多大?出货量≠消费量CECT中国电子中电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品牌与业务发展总监李劲松表示:55.4%只是今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厂商卖到代理商手里的手机数量,不是卖到消费者手中的数量。有关资料表明,5…  相似文献   

7.
《沪港经济》2004,(7):26-27
但贴牌也给国产手机制造了麻烦。在快速获利和抢占市场的双重利益驱动下,国产手机将牌照出租给了一些中小厂家生产,短短3年时间,市场上就出现了100多家专门以贴牌为营生的手机制造商。依靠从大企业购买牌照,这些企业直接从韩国、中国台湾等供应商处直接进1:3整机,再贴上国产手机的牌子出售。过度生产,终于导致手机产量严重过剩,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去年国产手机的库存达到2000万部。  相似文献   

8.
刘立新 《新财经》2006,(8):104-105
当绝大多数国产手机品牌节节败退、境况窘迫时,联想手机却是一枝独秀,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成为国产手机品牌中的“老大”  相似文献   

9.
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或者索爱,大多数人都在用这些品牌的手机。根据我的调查,国产手机目前已经接近有3000多个型号,可是使用者不足10%;国外品牌的手机型号加起来才300个,却占领了主要市场。在手机日益普及化的今天,国产手机无法趁势而起,反而是国外手机席卷整个市场,确实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0.
陈刚 《西部论丛》2007,(4):44-45
我国是世界手机生产、销售的第一大国,巨大的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机会,但其波谲云诡的变化也让人眼花缭乱。近日,市场调研机构易观国际发布2006年第四季度国内手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GSM领域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被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大品牌占据,国内品牌市场份额继续下滑。诺基亚、摩托罗拉两者销量总和达到总体国内手机市场销量的57.7%,而国内品牌整体份额继续下滑至25%。自2003年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首次跃升至60%后,在国外品牌近两年的大举“反扑”下,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下滑,相当一部分国产品牌已被市场边缘化,行业处于亏损的边缘。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下,国产手机如何重振雄风,找回失去的光荣,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手机市场已进入前所未有的“大洗牌”时期,在国产手机厂商激烈价格战的冲击下,三星和苹果市场份额前两个季度都出现了明显下滑。作为全球第五大手机厂商的LG,于8月8日面向中国市场发布了最新旗舰产品G3,售价3999元,主要通过京东电商渠道销售。目前主要依靠电商渠道销售的LG,还能否在中国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近期关于国产手机"利好"的消息接连不断,国产手机拉开了"反围剿"的序幕,手机市场"三分天下"的局面终于形成.据统计,到2002年底,国内有手机生产牌照的厂家有36家,还不包括像易美、多普达、万利达等贴牌手机和将要进入的创维和奥克斯等厂家,市场份额已达到30%,国产手机用户规模空前.  相似文献   

13.
邓熙 《新财经》2008,(7):88-89
曾夺得过国产手机市场销售份额第一的联想手机,以1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JadeA—head等四家投资公司。这场交易被业内人士称为是“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相似文献   

14.
涂东晓 《新财经》2005,(11):68-69
短暂的繁荣过后,2004年,国产手机的处境已经日益艰难,进入2005年更是雪上加霜。传统的国产手机第一梯队出现了全面亏损。根据手机行业上市公司2005年中报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手机生产商波导上半年营收略有增长,但出现了1.065亿元的亏损;TCL手机上半年共亏损8.53亿港元(去年同期净利润是3.02亿元),其他企业如夏新、康佳的手机业务也出现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国产手机“保护伞”的“5号文件”,在2003年底正式到期前,好像有太多的征兆,如限制手机进口、限制贴牌生产,似乎都预示着2004年的手机牌照必将放开。但半年过去了,从目前信息产业部的态度来看,今年似仍将坚守“5号文件”的精神。不过“手机牌照迟早放开”已成定论,对行业各方面的影响必将逐步显现。手机贴牌生产正从功臣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16.
冯新 《沪港经济》2004,(7):24-26
被称为国产手机“保护伞”的“5号件”,在2003年底正式到期前,好像有太多的征兆,如限制手机进口、限制贴牌生产,似乎都预示着2004年的手机牌照必将放开。但半年过去了,从目前信息产业部的态度来看,今年似仍将坚守“5号件”的精神。不过“手机牌照迟早放开”已成定论,对行业各方面的影响必将逐步显现。手机贴牌生产正从功臣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17.
说起国产手机,人们就会想到TCL,谈到TCL,首先进入脑海的是它世界首创的TCL999D钻石手机和中国首创的TCL999D宝石手机,在手机上镶宝石-这前所未有的做法不禁让世人耳目一新。在人们为探索国产手机的出路售头烂额时,TLC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与舆论所倡导的国产手机应从低端切入,集中精力于低端市场的主张大相径庭。TCL走的却是一条高端发展的路线。继推出高档手机TCL999D之后,以推出价值上万元的TCL999D钻石手机和价值数千元的TCL999D宝石手机等系列手机。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妨碍它的成功。让我们站在TCL的立场,用TCL的思路去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相似文献   

18.
周秋蓓 《中国西部》2009,(10):96-97
早在2008年经济危机来临之初,长虹手机的制造商——国虹通讯数码集团CEO、国产手机教父万明坚就提出了“弯道加速”的概念,万明坚认为经济危机也是对行业优胜劣汰的一种选择,有实力的企业将存活下来,同时,经济危机也给不断成长中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反击和超越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近日,信息产业部公布了关于批准19家企业生产CDMA终端产品资格的决定.18家国内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摩托罗拉(中国)榜上有名.众多国产手机商突然集体出现在CDMA手机制造商行列中,这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主管部门希望通过CDMA网络全力扶持民族手机产业.  相似文献   

20.
王韬 《北方经济》2007,(6):26-27
中国的手机消费量已占到全球一半以上,然而本土厂家生产的手机,在经过2003年的销售高峰后进入低潮,市场竞争加剧,利润日渐淡薄,国内手机行业的三分天下、诸侯割据现象表露无遗.本文力图通过行业实践与营销专业知识,运用适当的分析工具,对国产手机的过去进行总结,并在一定实践基础上对国产手机的未来行业竞争战略提出意见,以期共同推进民族企业的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