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经济研究》2016,(2):16-29
本文在新凯恩斯DSGE的框架下,从消息冲击的视角,区分并探讨了预期与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作用。同时,通过中美政策作用比较,以及参数和预期结构替换,探寻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特征的根源及其机制。主要结论为:(1)我国货币政策预期冲击的效果要远强于未预期冲击;(2)与美国相比,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更大、持续性更小且存在轻微超调;(3)我国货币政策的特征源于经济主体的短视预期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不连贯性。本文的政策启示包括:(1)央行应通过沟通等形式引导公众预期以增强政策效果;(2)尽力避免相机抉择式的政策制定方式,保持货币政策的持续性;(3)货币政策应言行一致。概言之,我国货币政策应该更加透明、连贯和可信。  相似文献   

3.
在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下,信心和黄金都具有虚拟价值和实性价值.本文对“信心和黄金谁更重要?”的问题做了试答,同时分析了信心和黄金的联系和区别,突出了预期在两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并就如何增强信心、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相继采用了前瞻性指引作为量化宽松政策的配套性措施来刺激经济发展。前瞻性指引的实质是通过公开承诺来向民众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使得市场更好地理解央行的政策取向。公开承诺表明央行愿意接受民众监督,这在引入行为约束的同时可以避免央行的"道德风险"。同时,公开承诺也可以理解为央行利用其信誉为其行为进行背书,来保证其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出现"欺骗"公众的现象。该文对前瞻性指引的理论溯源、具体分类、传导方式及国际实践等内容进行了介绍。由于我国面临的阶段性任务,因此现阶段不宜采取前瞻性指引,但可以通过加强与市场的有效沟通来维护经济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虚拟经济角度,通过建立虚拟资产及实际产出关系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二阶段和不同虚拟资产之间的对比与统一分析,指出虚拟资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加权方法将虚拟资产作为整体统一纳入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价格预期影响居民和厂商决策的数理模型,阐明了未来价格预期对居民的现期消费需求和货币需求,以及厂商投资需求、劳动要素需求和产品定价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以价格预期作为传导中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过程,并探讨了这种传导机制的目标体系,价格预期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以及理想的货币政策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许多国家央行实施的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框架进行分析,探讨其引导预期的运作机制,进而说明信息沟通是可以普遍运用于货币政策的一种操作方式创新。我国央行也应该积极完善进行信息沟通的各项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货币政策视角梳理了预期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历程,探讨了对通胀预期管理的现实启示。本文研究发现,预期管理理论以货币政策可信度为核心,历经从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的摇摆到融合政策承诺与中央银行沟通并形成前瞻性引导的过程,各种预期管理思想的引入均通过对货币政策施加各种约束,促进政策的动态一致性,提高公众预期形成的精确性。构建以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为基础的预期管理框架,改进以预期形成机制和金融体系的模型化为代表的模型结构,采用机制设计方法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成为未来预期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我国而言,加快以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为代表的金融改革,强化以价格稳定为核心的货币政策调控,并通过有效权衡稳增长、调结构与反通胀之间关系,塑造坚定的反通胀立场,形成以通胀目标为代表的名义锚。同时构造兼顾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中国特色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提高预期管理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周阳  李雪蓉 《经济学家》2020,(12):98-106
公开发布宏观经济前景的预测信息,并以此对未来的货币政策立场进行展望的前瞻性指引日益重要,它逐步成为中央银行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选取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汇率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央银行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中央银行的前瞻性指引可在合意方向上引导汇率,且平抑了汇率波动,总体上,前瞻性指引对在岸市场的效果弱于离岸市场;(2)在岸与离岸市场间存在双向的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这进一步强化了前瞻性指引的效果;(3)不同货币政策取向的前瞻性指引在效果上具有显著差异,紧缩取向的前瞻性指引对在岸市场汇率的引导作用更强,而宽松取向的前瞻性指引在平抑汇率波动上更具优势。因此,将前瞻性指引纳入我国货币政策的工具箱,并增强其透明度和可信性,可丰富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的组合菜单,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与宏观经济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含消费惯性和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定量解析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下通胀预期偏差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发现,价格型工具调控下,通胀预期偏差对经济有正面影响,而数量型工具调控时有负面影响;短期内,数量型工具能更有效遏制通胀,长期看,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应更显著.研究表明,央行应有针对性的搭配不同政策工具,构建基于资产价格的广义价格指标和通货膨胀预期测度,提高政策的可信性和可测性,实现对通胀预期的有效引导与调控.  相似文献   

12.
简单的最优货币政策是促使通货膨胀与产出二者之间达到“神奇巧合”的货币政策.本文立足于最优货币政策共识和预期的异质性,全面分析了中央银行预期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中的问题主要是信息问题,透明度与交流是预期管理的关键货币政策工具,着重于信息提供和中央银行的意图表达,能够盯住更多的目标.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依靠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作用于价格稳定目标,比较而言,通货膨胀目标制能够形成预期管理的内生机制.本文建议,当下中国在经济疲弱、价格剧烈动荡之际,应率先推出“准通货膨胀目标制”,管理经济下行风险,从而推动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货膨胀预期是指社会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方向以及程度进行的事先估计。通胀预期是一种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无法直接进行测量。因此,本文主要在公众通胀预期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和测量的方式,分析通胀预期对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而后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包含金融加速器机制和预期消息冲击的DSGE模型,推导出数量型、价格型和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以探究现行经济环境下最优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表明,包含预期消息冲击的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拟合性更强,更能反映金融加速器机制下宏观经济的波动情况;相比于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已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在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均具有更强的宏观调控效应。此外,福利损失分析表明,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货币政策实施产生的福利损失,这意味着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亦是我国未来货币政策发展转型的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加入针对房价预期形成的适应性学习部分,重点考察预期冲击对房地产部门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首先,预期冲击会显著影响房价与房地产投资,并通过房地产部门将波动传导到经济中的其他部门;其次,会引起对非房地产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再次,对非房地产业的实际变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期,在长期则较为有限;最后,房屋供给冲击、预期冲击和货币冲击能够解释房价和房地产投资在整个样本期的大部分波动.此外,对最优货币政策的分析显示,在存在预期冲击的环境中,对房价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降低经济波动所引起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资本的虚拟性,使得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对资产价值的评估高度依赖于由信息形成的预期.预期的变化容易引起资产价格大幅度的波动.由于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单一市场泡沫的形成和破裂可能引发金融体系的全面震荡,爆发金融危机.基于此,本文强调了预期在金融危机爆发和扩散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利用货币政策引导预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18.
在复杂经济形势下市场信心易波动,对稳定和引导公众预期的要求更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货币政策兼顾总量与结构调控、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增加了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难度。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公众预期管理体系,需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构建和完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基于DSGE模型和SV-TVPFAVAR模型对中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理论模拟与计量检验,进一步分析数量型货币政策冲击下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发现:价格型货币政策具有产出和通货膨胀效应,冲击极值、效应维度、收敛性与政策工具选择有关;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不同代理变量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效果存在差异,7天期同业拆借利率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冲击下最优价格型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货币政策当局充分利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之间的"同频共振"效应,构建"价主量辅"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20.
周浩 《财经科学》2012,(7):50-59
本文构建了动态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影响。结果发现,价格型货币工具对通胀预期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而数量型货币工具则不显著;在短期内,价格型工具比数量型工具更能有效控制通胀预期。因此,中央银行应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提高政策的前瞻性和可信性,实现对通胀预期的有效引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