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5岁的赖润荣,现任云南省龙陵县碧寨乡梨树坪村党支部书记,是一名依靠科技,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优秀共产党员,也是一位胸怀全局,带领村民致富的实干家。赖润荣的家,现代文明的气息弥漫着每一个角落;一辆崭新的轿车停在院场;客厅里电话、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茶几上,奇石、根雕相映成趣,角落里的兰草、细叶榕绿意盎然……十年艰苦创业,赖润荣的固定资产超过15万元,2005年全家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8万元。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麻栗坡县铁厂乡普龙村党支部书记、养殖协会会长王风德,经过几年外出务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2002年他从外地回到家乡,看到父老乡亲仍处于贫困状况,不由急在心头,决心带领群众拓宽致富路子。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省景东县城南郊6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漂亮的小山——孔雀山,小山的半坡上有一个初具规模的仔猪养殖场,该场的主人是景东县远近闻名的“云岭先锋”工程党员示范户、文井镇清凉村罗家村民小组党小组长解明芬。  相似文献   

4.
牛场地是云南省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章村下属的一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37户、152人。由于地势高寒、地处边远、群众观念落后等原因,人民生活还处于贫困状态。  相似文献   

5.
张代 《致富天地》2007,(8):10-10
“养鱼致富,吃鱼健康”。家住云南省昆明市松华坝下的养鱼户王长生,三句话不离本行,总把“鱼”字挂在嘴边。王长生心里很明白,要不是因为自己家乡的水质好,养啥也不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纳惠敏 《致富天地》2006,(11):16-16
红河从云南省巍山县永建镇蜿蜒流出,在这里迈出了磅礴千里的第一步。位于红河源头的永胜回族村,近年来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走在了大理州100多个回族村的前列,成为新时期新农村经济建没发展的一面旗帜。说起永胜村的新气象,村党支部书记朱显力和村委会主任张辉异口同声地说,发展“一村一业,一户多品”的特色经济,是开启致富宝藏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华蓥市庆华镇邱家嘴村第三村民小组组长,共产党员贺宗辉,带领村民积极寻找致富之路,因地制宜发展“竹林鸭”,仅两三年工夫,就使一个一穷二白的山村变成翠竹葱郁,群鸭欢歌的世外桃源,村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被乡亲们亲昵地称为:鸭棚中飞起来的大雁!  相似文献   

8.
在距昆明市城区不到40公里的富民县,有一位近年来迅速崛起的致富女能人着实令人刮目。她就是36岁的青年女农民陈玉琼。[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张代 《致富天地》2008,(2):10-10
李有富是昆明市官渡区近郊的农民,村子前靠河后靠湖,李有富承包的土地靠近洼塘,潮湿不长庄稼,他便靠养牛挣钱。前些年,村子里养奶牛农户不少,给乳制品公司交鲜奶,虽说鲜奶赚不了多少钱,可卖小母牛犊赚的钱不少,谁家的牛下了小母犊要放炮仗庆贺,一卖就是五六千元钱,可现在不行了。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省云龙县检槽乡,贺利昆是个名气很大的人。他能干,聪明,吃苦耐劳,是一个坚强的傈僳族汉子。  相似文献   

11.
说起王禄邦,云南省大姚县金碧镇钟秀村的乡亲们就会翘起大拇指,夸他是个“思路新、胆子大、点子多”的好当家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底,一封辞职信悄然放在云南省昌宁县更戛乡党委办公室的桌上,落款竟是年仅27岁、已任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禹文超。一位备受领导、同事和群众看好,曾经多次荣获市、县、乡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被省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的年轻村支书,就这样辞职了。大家无不愕然,为之惋惜。禹文超却很坦然:“我还不满30岁,为群众服务的路子很多,我要换个法子试试。”  相似文献   

13.
40多岁的傣族汉子波温囡,是地处边陲的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满镇勐满村曼洪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十多年来,他积极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以增加集体收入为切入点,以培植新产业、推广实用技术为突破口,使曼洪这一贫困的村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村80多户人家都住进了现代新式傣楼,过上了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4.
徐景富1994年嫁到底咪底村时,年仅20岁。底咪底村是云南省屏边县和平乡一个贫瘠的山村,而徐景富与公公婆婆一起居住的这间50余平方米的小土房,一到雨季,外面下大雨,家中下小雨。然而,她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吓倒,决心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15.
赵德文 《致富天地》2002,(11):19-19
沐着春风,乘着汽车,我们从云南省的墨江县碧溪乡政府出发,顺楚江公路注西北一路驰去。一会儿就到了3公里外的龙辉凹子马正清家,他家依土丘山势造房而居,是碧溪有名的哈尼族致富能手。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巍山县南沼镇土官村群众,在党员致富能手和种菜能人的带领下。大力发展冬早蔬菜生产,共种植了反季番茄、糯茄、芹菜600多亩,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增收致富路。  相似文献   

17.
张彪 《致富天地》2007,(10):19-19
云南省景东县的曼等乡瓦窑村党支部书记李加策,年轻时就树立了强烈的科技意识,早在1982年,他就率先在该乡搞起了弓棚育稻秧。当时买不到薄膜他就用尿素口袋缝制代替,28天后顺利移栽,比一般秧苗提前了7—12天,亩均增产了两三挑。1984年有了薄膜后,由李加策带头实践成功的弓棚育稻秧技术逐步在全乡范周内推广普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古稀老汉闲不住编制竹具忙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致富天地》2009,(7):23-23
2006年以来,云南省弥渡县向709名有创业项目、讲信用、缺少资金的农村妇女核发信用贷款3574万元,并给予实用技术支持,使她们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一起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9.
李家权 《致富天地》2007,(11):18-18
现年68岁,曾两次荣获省、市表彰,多次获县、乡党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董开俊,是云南省云县涌宝镇棠梨树村委会村民。在大山深处,这位老人以自己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段艰辛的创业史、一个动人的故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弥勒县高度重视森林管护,进入雨季以来,全县40多万亩森林里野生菌生长茂盛,山区农民纷纷进山采菌,大发“绿色野味财”。他们从山间森林中捡拾的牛肝菌、青头菌、鸡纵等质佳味好,在市场上颇受青睐。广东、广西等地的客商也蜂拥而至,大量收购这些绿色“山珍”。目前,该县12个乡镇的许多农民每年都拾菌卖,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增收渠道,有的人家每年因此增加收入3000多元。朋普镇大者黑村村民张树成就是拾菌高手,每年的7月至9月,他拾菌的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他高兴地说:“想不到,拾菌也能致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