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基层干部需要什么?刘新华近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接二连三地召开了不少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工作的会议。各种文件、通知、意见,通知的通知,意见的意见铺天盖地而来,广播、报纸连篇累牍。一个关心基层、帮助基层、下基层的新的潮流正在悄然兴起。但是,农村基层干部...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是一个资源繁杂、信息丰富的时代,各种媒体纷纷应用各种资源信息展开激烈的竞争,处在广播电视业最末端最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其生存和发展空间面临着严峻考验。广播电视节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和出路的问题。作为最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应如何办好节目,拓宽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提高竞争力呢?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县级广播影工作植根于基层,服务于农村农民,是党和国家宣传贯彻落实农村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县级广播影视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并提出科学谋划“十二五”期间县级广播影视发展的措施:突出宣传重点;强化阵地建设;发展影视产业;注重队伍建设;落实服务职能内容等.  相似文献   

4.
徐州广播电视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准确把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特点、新任务,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推进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活动创新和制度创新,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乡干部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和落实者,起着联系农村、农民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维护基层稳定,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身在基层,干着最艰苦。最吃力的工作。可他们工作、生活中的难处又有几人知道?乡政府是基层一级政府,国家有多少部门乡政府就要有多少人分管,从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三大国策,到油盐酱醋、邻里纠纷都得有人专门负责办理。这样一个乡政府,从上到下三四十人几乎都成为诸如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科技、司法、团委、妇联、民政。统计、农技、广播等机构的干事或专干,…  相似文献   

6.
孙冬梅 《活力》2011,(6):208-208
在多媒体的冲击下,广播生存的挑战课题已经严肃地摆在广播工作者面前,为此,本文试就广播语言听觉化来探讨广播语言的创新走问,借此抛砖引玉。广播得以生存的主体是语言.即广播语言,它以声音信息为媒介诉诸人们的听觉,广播语言听觉化即由此而来。广播语言听觉化,概念是:广播工作者按照听觉规律反映现实生活的方式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谭婷婷 《活力》2014,(14):58-58
广播这一媒体有其自身的特性,声音是构成广播的唯一物质材料和运动形式.没有声音,便没有广播。广播传播是靠声音进行的,是靠听觉实现的,用声音传播信息是广播的主要特点,用听觉感知是广播的本质属性。因此,“声音美”如何在广播中体现,是广播人追寻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广播电台开始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借鉴网络平台,开展广播与网络平台的深度合作,积极推广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网络广播新模式,尤其是在2009年以北京地区的广播网站业务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广播与网络的融合。本文以广播与网络融合互动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广播与网络融合的优势,引导出了广播与网络融合的渠道形式以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张志鸿  佟丹丹 《活力》2007,(10):99-99
就广播文艺创作的艺术追求,审美境界,感染效果与再创难度来说,我们以为,以情感人直至催人泪下,是广播文艺创作的佳境,因为这是广播文艺艺术感染力的最佳体现,是对社会文艺进行广播化再创作的永恒目标,是广播文艺听觉魅力的良好展现。  相似文献   

10.
高玉杰  李静霞 《活力》2007,(11):60-60
广播文学赏析性节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独树一帜的广播艺术品种。广播文学节目就赏析性内容而言,多数为报刊、书籍中的作品改编,个别是专门为广播而创作的。广播文学节目源于文学作品,经过广播手法的处理、渲染,理应高于原作。把书面文学作品升华为广播体文学作品,就必须在内容上深挖原作的底蕴、内涵,在形式上改成听觉艺术,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王尚奎  罗伟 《活力》2011,(12):244-244
在地市级新闻媒体中,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广播、电视、日报、晚刊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甚至是举步维艰。以至于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存在的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淡出历史舞台。而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走近百姓.走入家庭。下面我们就从双鸭山广播电视报成功改版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以及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李海玲  丛志成 《活力》2009,(9):103-103
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合并”为手机广播带来发展契机。随着3G时代到来,给广播带来了春天般明媚的阳光。手机广播是一个新的传媒服务产业,是借助手机运营商提供的技术支持,组建广播与用户终端的连接,通过手机拨号实现广播随时随地收听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付俊 《活力》2011,(5):229-229
如今,人们充分认识到新闻宣传工作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为此,各单位、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对于媒体来说,基层通讯员的稿件也随之多起来,但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基层通讯员投稿的数量很多.但能够采用的却不是很多。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4.
李修利 《活力》2011,(8):167-167
广播媒体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动。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从最初的听众来信到热线参与,从手机短信到互联网时代的BBS,广播不断利用新技术完善自身的互动优势,在web2.0时代,广播利用微博互动更是极大拓展了听众的参与空间。广播互动是利用网络的互动,其关键是要为网络提供内容,而这也将提高广播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5.
张锐  申宁 《活力》2005,(6):306-306
近年来,广播新闻改革成效显著,但也面临着报纸、电视、互联网等传媒的竞争,只有不断提高广播新闻的质量,才能增强新闻的可听性和吸引力。当前深化广播新闻改革的指导思想,应当转变到侧重于充实内涵上来,进一步发挥广播优势,扬长补短,努力提高新闻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朱华 《科技与企业》2013,(23):278-278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和谐社会建设,近年来先后作出了一系列构建和谐社会的决策部署,对外强调建立“和谐世界”、“和谐海洋”、”和谐太空”对内要求建设“和谐中国”、“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盐城广播电视台积极响应号召,提出了建设“和谐单位”的目标要求。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充分认识行业基层工会在构建“和谐单位”中责任重大,角色重要,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7.
迟晓龙 《活力》2010,(14):197-197
在广播新闻节目中,作为一种报道体裁。广播音响以其真实性、形象性、实时性吸引着大批的听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广播面临着来自电视、报刊、电脑网络等多方面的冲击,加之广播自身也存在着诸如体制、人员素质、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问题,广播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出路只有一条:“发挥广播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在‘声音’上下工夫”,更应该在独有新闻节目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8.
董丽敏  安北荣 《活力》2006,(5):254-254
今天的广播在全体广播人的共同努力下,应该说已经已走出低谷,正以不可取代的自身优势,获得越来越多的听众。一项最新调查表明,中国百姓中广播的接触率为64.4%,有7亿多人听广播,收音机的普及率达69%以上,都市人听广播的比例更高达72%。这些数字表明,广播的魅力不但没有因为媒体竞争的激烈而减弱,而是在听众的耳中越来越持久恒远。广播节目的持久恒远的魅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声音、音响、想象和互动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陈晶 《活力》2012,(12):188-188
与电视和纸媒相较,广播在某些方面是弱势媒体,但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都在迎来机遇的同时面临一定的挑战,只有找到适合时代的自身发展方向,广播媒体才能取得相应的发展。因此。探讨现阶段如何增强广播的公信力、及时性,使广播新闻焕发出勃勃生机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婷 《活力》2012,(2):165-165
文章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竞争,阐述了广播技术发展的当前形势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开展网络广播技术的优势。结合人民广播电台的数字化、网络化系统建设,进—步阐述广播技术要紧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潮流用科学发展的观念开展广播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