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江明  范倞 《经济问题》2005,(10):60-62
风险投资之所以能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由于其从三个层面上适应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了技术专家和企业家的创新活动;灵活畅通的产权流动机制将各种不同的企业家集聚到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风险投资满足了高新技术产业一些经济特性的需要。因此,在我国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对于区域技术创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包括: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运行相结合的风险资本市场融资机制;建立规范化的风险资本市场的投资渠道和机制;建立市场化的风险投资的撤出渠道和机制以及制定有利的政策、法规,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2005—2018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风险投资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以及空间集聚理论,从区域层面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并结合风险投资活动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检验其对风险投资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风险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不仅会提升所处区域的技术创新,而且还会提升邻近区域的技术创新。该空间溢出效应受到空间集聚特征的调节,即相较于风险投资机构的空间集聚,创业企业的空间集聚更能强化风险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政府应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鼓励风险资本向本地区集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通过加强人才激励力度促进地区科研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所谓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是专业投资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竟争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权益资本。其投资对象是处于种子期或初创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风险投资家以风险资本为载体,通常是与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共同进行的集台投资,其目标就是通过企业的上市或收购、兼并等获得高回报。因此,风险投资的实质就是主动承担高风险以期获得高回报。一方面,风险资本催生出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又推动着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可以说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相…  相似文献   

4.
张可云  仲艾芬 《经济地理》2023,(4):124-133+143
结对集聚是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现象之一。文章应用并改进机器学习方法,测度了中国城市的制造业结对集聚指数,从时序变化、空间格局方面分析结对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制造业结对集聚指数整体上呈现出“U”型分布特征。(2)2013年劳动与劳动、劳动与资本、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显著结对集聚组合明显上升。(3)中国四大区域板块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结对集聚指数低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4)2013年城市产业空间网络呈现出一定的“核心—边缘”特征。最后,提出了加强产业链的整体规划与布局、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集聚水平、引导城市制造业差异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深入分析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风险投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创新创业与企业发展、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2003-2018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139个城市风险投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沿线地区的风险投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呈现为沿海高、西部低的分异格局;②风险投资的全局自相关系数均为正,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③风险投资机构数、国家高新区数量、风险投资退出、政府引导基金发展、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风险投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环境污染对风险投资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ESG投资理念逐渐获得认可,沿线地区可以通过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健萍 《经济论坛》2002,(24):16-16
一、风险投资业的涵义及特征一项高新技术从诞生到最终实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其中蕴藏着很大的风险,然而一旦成功,将有远高于传统产业的回报。由于高风险同时也有高回报,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风险投资业已经作为一个独特的行业蓬勃发展起来。从风险投资的整个过程来看,必须具有三个要素:一是创业者,包括被投资企业的企业家和那些拥有高新技术成果但未将其成果化为产品的专家和科研机构;二是风险资本,指用于风险投资的资金,其提供者包括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退休基金和个人投资者等;三是风险投资家,指风险投资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7.
采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测度2004—2014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与5类细分行业集聚水平,采用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分析高技术制造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高技术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集聚中心从东部沿海向内陆方向移动,集聚范围不断扩展,集聚水平呈下降态势,但高技术制造业集聚水平始终高于制造业整体集聚水平;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空间分布主要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始终呈“沿海型”集聚分布;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集聚水平呈著提高;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集聚水平明显下降。最后,提出应从加强对高技术制造业转移与承接的引导、积极促进中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促进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风险投资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城市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尤其是资金流动明显加速。跨越空间的投资活动成为促进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在形塑城市之间的关系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深入分析风险投资的空间行为,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新兴产业的运行规律,进而理解城市和区域在网络时代中的空间组织机制和特征。文章基于中国风险投资事件的数据库,探究了其城市分布特征,并用网络中心度、凝集子群等方法分析了风险投资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研究发现,中国风险投资产业的供需两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并形成了以北京和上海为核心节点的投资城市网络。其中,全球化、市场化、空间邻近效应以及政府引导是形塑这一新兴网络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湖南省风险投资运作模式,包括:风险资本的筹集机制,风险资本与风险企业的运作机制,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及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但是五个行业的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从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政府干预三个方面分析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因素,研究表明这三个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都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政府投资基金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基金数量和总体规模在风险投资市场中占据较大比重。运用爬虫技术获取政府投资基金大样本微观数据,并用复杂网络法从市级层面考察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资本集聚情况。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投资基金在融资网络层面呈现显著“极点效应”,北京、深圳、上海、苏州等城市为主要集聚区,西部、东北地区未能形成集聚;政府投资基金具有显著“邻近效应”,本地机构更愿意参与本地基金的设立,省域内城市形成明显的族群结构。此外,深圳、苏州政府投资基金相比于北京、上海等城市更具有市场属性。据此,提出如下建议:我国政府投资基金应加强对社会资本的引导,更加注重市场导向;适当降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政府投资基金杠杆率,通过政府投资基金吸引东部优势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进而促进当地政府投资基金落地和资本集聚,并助推区域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收集2000—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专利申请及相关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其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利用QAP 方法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的重要特征是区域非均衡性,马太效应显著; ②强强型关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与部分中部地区,弱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与西南地区,弱强、强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少部分北部、中部与南部地区;③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及关联影响因素中,投入变量的R&D经费为显著正相关,R&D人员为显著负相关。溢出变量的产学研合作为不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地理距离为显著正相关,FDI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美国风险投资金融经济价值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陆洋 《经济问题》2007,(10):120-123
从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程入手,分析其通过加速技术创新,从而创造宏观经济价值效应、促进就业的重要金融经济贡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风险投资在国家金融经济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它与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专利发明;风险投资与国家宏观经济以及国际竞争力具有长期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与平均年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之间也存在强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在美国的国家金融经济领域的以上各个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得到启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已是当务之急,美国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能够为更有效地发挥风险投资所应有的金融经济价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投中集团ChinaVenture数据库风险投资事件,从风投机构联盟网络及其子群层面实证检验风投机构网络位置对联合投资策略的影响。结果发现,网络位置与联合投资概率呈倒U型关系,与跨子群联合投资概率呈正U型关系,即随着网络位置上升,网络位置偏低机构更倾向于与原子群伙伴进行联合投资;网络位置偏高机构更倾向于独立投资,且在联合投资中更倾向于寻找跨子群联合伙伴。在我国风投机构联盟网络演变过程中,网络关系缔结或终止影响风投机构信息获取能力及投资决策。因此,政府应关注风投行业自发形成的联盟网络,掌握这一非正式制度的演变规律,以更好地培育当地风险投资市场。  相似文献   

15.
顾金亮 《生产力研究》2005,(10):160-162
在美国,风险投资和先进技术计划(ATP)都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最有效方法。本文认为,ATP计划亦具有风险投资的功能,只是其战略定位和投资机制与风险资本存在不同。美国发展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是风险投资公司一般由非政府机构和个人创建和经营。ATP计划作为美国政府资助的R&D计划,虽然不是由政府设立的风险投资基金,但它有效地发挥了风险投资的功能,弥补了私人风险投资的不足;与私人风险投资合理分工,共同促进了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ATP计划对改善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缓解创新创业过程中融资分配不均难题,风险投资行业基于联合伙伴选择偏好而产生的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现象愈加普遍,理解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机制对于构建高效的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扎根理论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影响因素和演化路径进行挖掘,提炼相关概念和范畴,进而构建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动因—过程—结果作用路径和整体模型。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在机构地位、二维邻近、社群嵌入等不同层次影响因素作用下,引起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形成和解散,并随着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演化的持续累积,最终导致风险投资网络呈现社群集聚性、地位不对称性和可达性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有助于从中观视角丰富风险投资网络研究,并深化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动态演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5—2018年中国内地285个地级市数据,对城市科技人才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进行测度分析,实证考察科技人才集聚对TFP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城市科技人才集聚与TFP空间分异特征显著,但二者具有较强的时空一致性,即科技人才集聚特征显著的城市,其TFP也相对稳定;②城市科技人才集聚对TFP的影响呈倒U型,但研究期内大多数城市仍处于集聚效应占主导阶段,科技人才集聚通过提升城市技术进步水平促进TFP增长,而科技人才集聚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③不同类型城市科技人才集聚对其TFP影响的异质性显著,且适宜集聚区间也存在差异。省会城市及一、二线城市等优势特征显著的城市所能承受的科技人才集聚规模上限更高,有利于通过释放集聚红利促进TFP增长,而非省会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等则拐点值较低。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投入。构建科技金融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组态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中国内地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进行组态分析。结果表明,单一科技金融投入并不是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科技金融投入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有6个组态,其中两个组态以“财政科技投入+银行贷款”为核心条件,4个组态以“创业投资+科技资本市场融资”为核心条件,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存在多种实现方式。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投入是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重要路径,可为各省合理配置科技金融投入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trade off between different effects of the availability of venture capital on the speed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an industry. We consider an evolutionary industry simulation model based on Nelson and Winter (1982), in which R&D efforts of an incumbent firm generate technological know-how embodied in key R&D employees, who might use this know-how to found a spinoff of the incumbent. Venture capital is needed to finance a spinoff, so that the expected profits from founding a spinoff depend on how easily venture capital can be acquired. Accordingly, thick venture capital markets might have two opposing effects. First, incentives of firms to invest in R&D might be reduced and, second, if spinoff formation results in technological spillovers between the parent firm and the spinoffs, the generation of spinoff firms might positively influence the future efficiency of the incumbent’s innovation efforts. We study the manner in which this tradeoff influences the effect of venture capital on innovation expenditures, speed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evolution of industry concentration in several scenarios with different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