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BCC模型,实证分析了安徽省3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效率,依据综合效率值将其分为有效、无效两类。结果显示,安徽大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都处于无效状态。为进一步分析孵化器运行效率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根据纯技术效率均值和规模效率均值,再将其细分为相对高效型、配置低效型、规模低效型和完全无效型四类,并对综合效率值为1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超效率分析。最后,通过计算各资源投入的影子价格均值,为孵化器优化资源组合提供方向性引导。 相似文献
2.
3.
运用DEA方法,构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效率评价模型,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角度对北京市1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运营效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掘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有半数以上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效率小于1,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最后,针对孵化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从宏观环境和孵化器自身的层面出发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方法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评价——以东北地区14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系统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构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方面,对东北地区2008年1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无效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分析,指出提高孵化器的孵化能力和经济效益是改进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6.
7.
作为各国政府的“政策工具箱”,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提升企业创业成功率、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孵化企业视角来看,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否提升了科技企业研发效率有待验证。与已有基于孵化器视角的研究文献不同,从孵化企业视角出发,在整理我国新三板2014年2 301家科技企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该问题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国家级孵化器能够提升科技企业研发效率。在控制选择性偏差后,孵化器内外企业研发弹性差异显著,孵化器外企业研发弹性为0.083%,孵化器内企业研发弹性为0.095%,经孵化器“孵化”后科技企业研发效率提升了14.4%。该结论对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发展及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增长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政府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首先选取“税收—公共品”组合,利用数据包络方法分析了1997~2004年我国30个省市地方政府的相对效率;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回归计量模型研究了政府效率的空间特征。研究体系结果显示,政府效率具有空间溢出作用,并且这种空间溢出作用还在逐年增强;政府效率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互补效应说明地方政府之间有“邻里模仿”行动。 相似文献
9.
10.
2011年9月6-7日在西安高新区举办主题为"构建共同孵化网络"的第五届APEC企业孵化会议[1],会议由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联合主办,是本年度被APEC产业科技工作组审议通过的孵化器行业唯一高端交流活动,国内和国际从事孵化领域的100多家孵化器参会[2],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也使关于孵化器的话题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本文从主从孵化器的发展历史、孵化器的概念和孵化器具备的主要条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也通过具体的案例对JFCX产业园科技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具体管理及运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区域整体孵化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众创空间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为了提高众创空间运行效率以及促进各地众创空间协同发展,以长江中下游各省市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投影分析法分析众创空间创新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一步利用莫兰指数和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探索区际创新资源流动可行性与众创空间协同发展路径。研究发现: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各省域众创空间运行效率绝大多数时候未达到有效,财政投入冗余度最高,在孵企业当年获得投资总额、拥有有效知识产权数、总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各省域众创空间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创业导师投入、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周边省市众创空间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对周边省市众创空间发展水平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规模效率、资本投入和社会贡献3个维度选取12个指标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中国内地2007-2017年28个省份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综合指数,运用多种模型对其动态演进、区域差异、空间相关性和收敛性等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发现,样本期内中国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高达9.43%,但从低水平跃迁至高水平难度较大,其概率介于20.90%~28.77%间,区域差异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各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存在较为稳定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综合指数均不存在σ收敛,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最后,提出提升孵化器绩效水平、缩小各省孵化器发展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公共卫生服务收敛性研究——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现有财政支出收敛理论和经济增长空间收敛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公共卫生服务动态空间收敛理论模型,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收敛模型对1997-2006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公共卫生服务收敛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并不存在绝对收敛,但是存在条件收敛,差距有所缩小。财政收入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分别从供给、需求和收入效应的角度提高了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水平。但是,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存在显著的空间负效应,降低了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收敛速度,省级政府间未形成趋好竞争,反倒形成了逐底竞争。 相似文献
15.
协同集聚作为现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组织方式,对区域经济和生态均存在多方面影响。环保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共聚是产业协同集聚的一种细分模式,通过对比其与一般协同集聚在动因、效应和关联方式等方面异同,依据其显著的生态闭环功能和环境正外部性特征,将其命名为生态化协同集聚,并基于2013—2019年短面板数据,采用杜宾模型(SDM)考察生态化协同集聚的绿色经济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生态化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总体呈现U型特征,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沿海地区生态化协同集聚程度较高,对绿色经济效率已形成有效促进作用,而内陆地区生态化协同集聚水平较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表现为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对生态化协同集聚的绿色经济效应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可为生态化协同集聚促进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与外部孵化器偏重平台功能的定位不同,科技企业内部孵化器注重内部项目的孵化,通过母公司的资金、人力、管理、技术、客户支持,实现内部孵化项目的商业化运营。内部孵化项目与母公司战略具有趋同导向,能够形成协同效应,满足母公司多元化或供应链战略的发展需要。详细比较了外部孵化器与内部孵化器的差异,深入探讨了内部孵化器的运作模式和核心要素。虽然内部孵化器在国内尚属新兴事物,但科技企业内部孵化器在资本对接、技术支持、管理输出、孵化能力上,具有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国家提高环保能力的重要举措,新能源企业是实施相应战略的载体。基于2014—2018年78家新能源企业面板数据,采用DEA—RAM模型对其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量,并应用经济收敛理论,分析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水平不高,三大区域间差异明显,整体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全国以及东部地区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δ收敛性不显著,但存在绝对β收敛及条件β收敛;中部地区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δ收敛性以及绝对β收敛性并不显著,而条件β收敛性显著;西部地区新能源企业δ、绝对β以及条件β收敛性均不显著。最后,从提升新能源企业投入水平、提高新能源企业产出质量、适度提升新能源企业规模、优化新能源企业股权集中度等方面,提出提升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实际增长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