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目标.当前我国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同于过去的"先富带后富"策略,而是具有新的内涵:一是提出共同富裕发展要求的出发点不同,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不同,三是共同富裕目标所蕴含的物质内容不同,四是衡量共同富裕的标准不同.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不仅要构建收入分配的橄榄型格局,也要注重财产分配的合理化和相对均等化,还要注重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同步提升.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正确看待三次分配之间的关系,区分主从关系、原生和衍生因素间的关系;要正确看待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确立政府在分配公平中的重要调节地位,在完善所有制结构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进一步促进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2.
3.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将第三次分配纳入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之中,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再次凸显了推进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在理论上,要在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与第三次分配的科学内涵基础上,展开对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研究,这种内在逻辑可以从“四大作用”进行解释,即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生产力发展作用、社会保障强化作用、精神文明提升作用;在实践上,需要结合第三次分配出现的新特点与社会共同富裕的新要求,充分把握第三次分配的实践要义,积极推动“四个拓展”,即拓展第三次分配的主体、客体、功能、实现形式,不断完善新发展阶段第三次分配,从而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作用。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分配作为新发展阶段下助力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需要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现实需要,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实现形式、价值功能、参与主体、作用领域,拓展其科学内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次分配。同时,要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发挥社会财富的本质功能、促进劳动人民各阶层的大团结和大联合的理论逻辑上理解中国第三次分配的价值基础、实践动因、目标指向,还要站在第三次分配助力重构新发展阶段经济秩序、分配秩序、社会秩序、道德秩序的高度上审视其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意义和时代价值。这样有助于全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行动形成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发挥其促进共同富裕作用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郑素兰  范芹 《经济师》2022,(7):11-13
现阶段,中国进入共同富裕恰好与数字经济时代相吻合,意味着数字经济将成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依托力量。数字经济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助力全面富裕;数字经济能够拓宽就业渠道,助力全民富裕;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均衡式发展,助力共建共富。但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在部分领域又对共同富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效果有差异、数字经济对就业存在一定冲击、“数字鸿沟”依然存在这些风险和挑战同样值得重视和深思。因此,通过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就业帮扶、努力消除“数字鸿沟”等途径迈向更高质量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前的国内外实际而作出的论断、提出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三新”发展观,“三新”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均具有重大作用,如以“三新”发展观引领共同富裕是遵循中国共产党在建党百年中形成的经济发展观、财富共享观和政治经济学创新的人民观等理论逻辑,这就决定了其实践必然能够助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而且其也具有引领共同富裕的优势,如其具有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优势、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优势和新发展格局的任务引领优势。基于此,应在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实践方案:以新发展阶段的方位优势促进共同富裕;以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优势促进共同富裕;以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优势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解放全人类的高度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阐述了共同富裕实现所需的物质保障、制度基础与选择途径.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致力于建设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初心使命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演进脉络和实践探索内涵,尤其是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  相似文献   

8.
莫兰琼 《江南论坛》2022,(12):14-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历经百年探索,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有机统一,彼此相依、相互促进。各国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均是求富,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求富,而且还要让每一个国民都达到富裕,即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既要兼顾速度与质量,也要平衡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9.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追求。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共同富裕既是生产力问题,又是生产关系问题。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对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的逻辑进路、理论蕴涵与价值意蕴进行深入研究,呈现出“为何要共同富裕、何为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价值何在”的逻辑理路。研究认为,理论渊源、历史传承、现实审视是构成逻辑进路的三个维度。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是包括内涵特征、基本原则、实践路径在内的完整科学体系,坚持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共同富裕思想,为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提供基本遵循,为解决世界性贫富差距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李实 《经济研究》2021,56(11):4-13
中国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不仅是新发展阶段的一个愿景,而且被确立为一个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本文首先阐述共同富裕的内涵和目标。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但不是经济上的平均主义,推进共同富裕不能采取激进的分配方式。共同富裕的长期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本文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当前的发展基础,认为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面临发展水平不高、收入和财产差距过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偏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等一系列挑战。为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速度。最后本文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的建议,应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方面着手,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财税改革经验,锚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研究了新发展阶段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从深化预算体制改革、理顺央地财政关系、提升现代税收治理、健全债务管理制度、推进财税法治建设五个方面把握中国特色现代财税体制发展,持续为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提供理论佐证。  相似文献   

12.
新的发展阶段:阶段性特征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已从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从各方面显示出与以往发展阶段不同的特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新阶段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不是要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指导方针、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而是要适应变化的形势,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充实不全面的发展观,矫正有偏差的发展观,从而更好地完善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财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的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外需。我国内需不足主要是由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以及低收入群体所占比重相对较大造成的。当前国家扩大内需的财税政策也应着眼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改善收入分配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集权与分权的抉择—改革开放30年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财政体制的演变反映出财政分权程度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财政集权的趋势;当前中央和地方间的事权错位,财权上移,事权下放,导致基层政府的支出责任过大;不当的事权和财权的划分造成了我国财政纵向不平衡较高,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度较高,但税收控制度低;财政分权对政府规模、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有着不确定的影响;未来的改革还需要在进一步权衡分权和集权优劣的基础上作出选择,适当的分权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量化生态占用并评估生态价值基础上,提出运用税收实现超额生态占用价值补偿的税收方案,也称生态赤字税。根据税制生态化的改革思路,本文运用CGE模型分析了征收生态赤字税和降低所得税的政策效应。本文研究发现:(1)在各税收方案中,生态赤字减少,就业增加,支持双重红利假说,全行业中间投入减少相对总产出减少更大,名义GDP保持增长;(2)实际GDP在生态赤字税基础上仅减少企业所得税的方案中下降,同时减少个人所得税则能实现增长,此时减税额低于生态赤字税收入;(3)在开征生态赤字税同时,降低个人所得税在保持经济增长方面较好,降低企业所得税在减少生态赤字方面较好,但降低企业所得税所减少的生态赤字价值低于降低个人所得税时劳动和资本增加值的提高。本文建议在完善生态占用核算基础上开征生态赤字税,并减轻所得税,促进经济增长由资源环境消耗转向劳动和资本投入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卫东 《经济地理》2001,21(2):159-164
本文分析了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现状,揭示了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余丹林 《经济地理》1998,18(2):6-10
本文坚持中国目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在初步探讨了初级阶段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避免重犯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中国分税财政体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不平衡这一事实分析了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和SYS GMM方法实证研究了财政缺口、财政不平衡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在分税财政体制下基层政府财政缺口的存在,并不利于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转移支付作为弥补财政缺口、均衡中央与地方财政不平衡的主要机制,对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了显著的激励效应。另外,尽管较高的转移支付筹资水平和专项补助方式有助于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激励,但在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不平衡的分税财政体制框架内,这一供给激励机制将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微观化把发展经济学研究引入歧途。发展经济学本质上属于宏观经济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法是长期动态演变方法,主要研究思路是结构性和综合性分析。西方发展经济学无法解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是历史的呼唤,时代的期盼。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南,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0.
鲁小波  李悦铮 《经济地理》2008,28(3):512-516
近年来,生态旅游在全世界快速发展,同时也被认为是旅游业中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形式,但同时针对生态旅游也存在很多有争议的问题。文章从内部矛盾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重新定义,指出发展生态旅游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者。并根据人们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分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