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自2018年我国正式在全国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制度以来,关于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各项资源资产类的审计研究开始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在国外无借鉴案例的前提下,文章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构建更为合理和科学的审计体系,助力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地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状,发现地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审计证据获取困难、现代审计手段应用不足、审计力量总体薄弱、自然资源人才匮乏等问题,进一步从制度规范和微观审计环境两个层面提出加强乡镇自然资源管理的建议,以加强对乡镇领导干部职责履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刘伟伟 《商》2014,(36):130-130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作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概述入手,提出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7年9月,我国发布《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这标志着我国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领域中正式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并且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构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数据分析平台旨在提高审计效率,提供更具可靠性、可比性的数据,其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数据的共享、集中存储、集中分析为目标,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加快速获取准确的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塑造数据分析模型,提供前任审计分析思路,提高审计效率。大数据的出现,使构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具有可行性。但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数据种类繁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数据分析平台的构建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在环境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度吻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当然,也是比较具有我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在建设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和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更有利于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利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科学地确定自然资源资产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对于目标责任以及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分析此制度的科学价值,对于其作用的发挥帮助巨大。文章就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进行探究和思考,要深化对此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根据两办规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2018全面推开。省级、市级工作都有试点经验可以借鉴,镇级工作仍在探索中。因此,对镇级审计,在内容上有所局限,在基础数据的取得和实施推进时也有更多困难,为此,可以考虑招聘具有环境科学背景的审计人员、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共享数据库、借助外部专家的帮助等来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急剧发展,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地区的领导人在追求经济效益时忽略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分布不均"的国情,因而造成了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反映出中央开始重视国家审计机关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作用。论文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SR模型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雯 《财经界(学术)》2022,(35):165-167
本文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概述为切入点,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状况及质量评价必要性,探讨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过程。得出结果:我国目前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评分为3.22,位于中等略上位置,说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为审计机关的工作短板定位、经验总结提供了借鉴,以完善审计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11.
环境保护投资是表征一个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在国家将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的指导思想下,我国环境保护的投资规模日渐增长.但是,由于环境保护的特殊属性,现有的投融资体制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环保投资要求,亟需构建多渠道的环境保护投融资体系,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和谐增长.  相似文献   

12.
对环境保护投融资投资效率的评价,通常是从经济、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评价加以展开,而环境保护投融资运作效率的有效发挥是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深化度、投资者理念及行为选择等密切相关。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与衡量环境保护投融资的运作效率,可从环境保护投资的产出效果即环境效益、投资的经济效益与运营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环保投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投资是表征一个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在建立环保投资优先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环保投资优先增长所得收益与环保投资一般增长所得收益的比较分析,得出:环保投资优先增长更利于治理环境污染,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环节;并对环保投资优先增长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In recent years, the Audit Pilot of Natural Resources Assets (APNRA) pilot program has been implemen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PNRA pilot program, we use the multi-period differences–in–differences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to external governance pressure. We find that firm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PNRA pilot program. Sewage charges (including green fees)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centives constitute the two main channels that explain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We further find that the impact of the program o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 is more pronounced for firms in regions with p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for firms in heavy-polluting industr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in generating positive externality for firms and provides a valuable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an emerging market.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的区域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配置状况与区域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程度等密切相关,经济发达的地区和经济效率相对较高的地区,环保投融资投入较多、效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环保投融资投入就较少、效率相对较低。本文试图以实证数据来比较不同区域环境保护投融资的状况,为从深层次来分析不同区域环境保护投融资差异的内在原因铺垫必要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审计环境对政府审计资源整合具有需求与制约双重性,审计体制、立法、经费和质量控制等诸多制约因素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和路径依赖性的特点,整合的实践需要深刻认识审计环境来合理选择整合类型。  相似文献   

17.
天然林保护固有的特征决定了其公共产品特质和政府集中管理的基本模式。但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易出现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划分的不一致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保护与工程实施地经济发展的矛盾,因而呈现出无效化特征。以分析中央政府和林业企业的目标差异性为基础,提出中央政府是天然林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主体。同时,在遵循各相关利益主体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保证企业合理的经济收益才能实现天保工程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An emergent body of literature examined why some firms apply some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 while other firms do not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natural environment? Thus, firm environmental orientation (responsiveness and performance) are linked in the literature to several variables. Unfortunat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environmental orientation and either available resources or firm size showed mixed results and inconclusive evidence.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empirically how available resources and firm size can explain differences in firm environmental responsiveness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conometric results of environmental responsiveness using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demonstrated that firm size does appear to add something unique in explaining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responsiveness while available resource can be safely dropped from the model. However,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using the maximum-likelihood random effects model showed strong evidence that available resources and firm size a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firm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