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中国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研究发明人型企业家在研发合作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和效用,对于优化企业研发合作网络进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发明人型企业家专利研发合作网络特征概念模型;其次,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企业家程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网络密度、群体程度中心性、群体中介中心性等特征指标,形成我国发明人型企业家研发合作网络特征与演化分析框架;最后,运用2014-2019年科创板企业专利数据和企业家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我国发明人型企业家正在逐步减少对专利研发的全方位参与,同时强化其在合作关系中关键信息枢纽的位置属性;(2)企业家参与研发合作网络密度、群体程度中心性、群体程度中介性大部分高于企业家未参与研发合作网络的数值;(3)发明人型企业家程度中心性、网络密度、网络群体程度中心性与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发明人型企业家中介中心性、网络群体中介中心性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将中间人划分为内部联系中间人和外部联系中间人,基于2010-2018年华为公司与中兴通讯发明专利数据,研究发明者中间人角色对二元创新的影响机理。利用Stata软件,对移动面板数据进行零膨胀负二项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部联系中间人角色与相关知识多样化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知识多样化与利用式创新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知识多样化具有中介效应;外部联系中间人角色与非相关知识多样化具有正相关关系,非相关知识多样化与探索式创新呈倒U型关系,非相关知识多样化对外部联系中间人角色与探索式创新关系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产学专利合作主要包括联合申请、转让与许可三种形式。利用专利大数据,构建了不同合作形式下的产学专利合作网络,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网络特征及产学知识流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联合申请网络呈现边缘融合趋势,网络连通性增强,但转让与许可网络仍表现出较强的分散化格局;联合申请网络中高校节点的合作活跃度较高,企业节点有更强的控制力。基于技术共现网络与区域合作网络进一步探讨了产学合作知识流动状况。结果表明,①产学专利合作具有明显的技术领域选择特征,各领域知识吸收、扩散能力差异较大,但在不同合作形式间表现较统一;②联合申请网络中各省市合作深度与广度较大,而专利转让与许可网络中区域合作有待提高,区域合作程度的差异化导致各省市知识扩散与吸收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4.
发明人的创新活动嵌入在合作创新网络中。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从结构资本和认知资本两个维度辨识并定义4类发明人角色,包括"明星"、"纽带"、"平庸"和"活跃"发明人。以人工智能领域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II)授权的专利数据为样本,运用负二项模型,对4类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角色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显著不同。其中,"明星"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最高,"平庸"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最低,"活跃"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高于"纽带"发明人,即认知资本对二元创新的影响大于结构资本。结论对提升发明人二元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产学专利合作主要包括联合申请、转让与许可三种形式。利用专利大数据,构建了不同合作形式下的产学专利合作网络,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网络特征及产学知识流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联合申请网络呈现边缘融合趋势,网络连通性增强,但转让与许可网络仍表现出较强的分散化格局;联合申请网络中高校节点的合作活跃度较高,企业节点有更强的控制力。基于技术共现网络与区域合作网络进一步探讨了产学合作知识流动状况。结果表明,①产学专利合作具有明显的技术领域选择特征,各领域知识吸收、扩散能力差异较大,但在不同合作形式间表现较统一;②联合申请网络中各省市合作深度与广度较大,而专利转让与许可网络中区域合作有待提高,区域合作程度的差异化导致各省市知识扩散与吸收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6.
通过专利引用关系研究技术交叉融合趋势,进而发掘主流技术领域和新兴领域具有现实意义。考虑到目前专利技术边界划分的片面性、技术融合过程缺乏对时间因素的考虑,提出一套结构化的技术融合分析方法。利用产业与专利的映射关系,构建不同技术领域间知识流动矩阵;从技术溢出、技术影响两个维度,构建技术融合趋势图,刻画出4种不同的技术融合类型,并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技术融合的动态过程。以国家知识产权局新能源汽车专利数据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发现技术融合过程存在明显的技术邻近性,并且技术融合角色呈现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发展与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优化有利于实现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分析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关系强弱,界定网络中优势地位占据者角色,理清各创新主体与城际关系的具体连接形式,选取专利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内、外部产学研和城际关系网络的结构洞与中间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产学研网络结构松散,以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占据结构洞中的优势位置,是城际关系产生与发展的实际中间人;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数量虽多,但缺少掌握核心资源的龙头创新型企业;城市群内企业的知识技术市场化能力难以满足学、研机构的知识技术转化需求,导致高校与科研机构寻求外部协同创新合作;城市群内部城际关系简单,边缘城市完全或部分受制于哈长两城;城市群外部合作伙伴较多,城市群内、外城际关系在较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哈长两城所扮演的守门人或代理人角色而建立的。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驱动情景下企业跨边界知识网络研究日益受到各领域学者的关注,其中,生态系统建构是基础性问题。运用文本挖掘方法,基于杭州互联网企业的多案例调研,系统研究大数据驱动情景下企业跨边界知识网络生态系统建构问题。文本挖掘的故事线可提炼为“驱动→建构→跨越”,对应的两类关系路径分别是“大数据驱动情景→生态系统建构”和“生态系统建构→跨边界知识网络”。据此,得到集合互惠共生、开放协同、生态网络和价值治理4个主范畴理论模型,丰富了跨边界知识网络理论,并对企业生态系统构建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殷杰  郑向敏  李实 《经济地理》2019,39(7):216-224
基于200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经济发展数据,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解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研究发现:①合作网络结构层面:200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密度以及沿线区域网络密度逐步加强,各国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逐渐向多向化、稠密化、纵深化方向发展。但合作网络中的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联系紧密程度不够,合作密度仍需进一步加强。②旅游合作网络发展态势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网络中的"领头羊"角色、"中间人"角色不断更替,但"领头羊"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合作网络中"中间人"的控制能力减弱,各国之间的直接合作趋势越发明显。③合作网络中的中国角色: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中扮演着"核心者"、"领头羊"、"自主者"和"中间人"等多重角色,其中"中间人"的角色正逐步弱化,各国间的直接旅游合作正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背景下,拓展研究者科研数据应用视野对于提高创新管理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围绕专利数据在创新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分别对专利数据分享平台、专利数据样本行业选择及时间跨度、专利数据清洗、专利数据合作网络、知识网络及引用网络、专利数据基本创新指标、专利数据创新绩效指标、专利数据处理分析模型及专利数据指标计算与分析平台进行综合评述,并从网络分析、创新指标挖掘与无形资产评估及案例研究3个方面提出专利数据未来应用方向,可为提高专利数据应用水平、研究创新管理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1.
明星发明人有助于提高企业研发创新绩效。目前对明星发明人的地位与功能探讨不足,导致企业无法全面掌握发明人信息,难以为研发活动招聘合适的人才。鉴于此,对机器学习领域明星发明人的领导、传播、知识或任务排他等功能和地位进行识别,采用动态网络分析方法确立六类明星发明人,即焦点型发明人、领导型发明人、潜在跨界型发明人、传播型发明人、任务排他型发明人和知识排他型发明人,分析其角色功能。结果表明:部分发明人同时拥有多种地位;领导型、焦点型和知识排他型明星发明人影响范围更广、职业流动性更强,与其他发明人的交互时间更长;隔离同时具有3种地位的明星发明人对焦点型发明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内地107家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基于军民融合企业专利数据构建技术多元化、发明者网络嵌入(结构洞和网络密度)等指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技术多元化、发明者网络嵌入及两者交互作用、结构洞与网络密度的互补关系/平衡关系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多元化、结构洞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网络密度及其与技术多元化的交互作用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网络密度和结构洞的互补关系会抑制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但两者在军民融合企业内部的平衡关系能够促进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3.
关键研发者作为组织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机制不明确。以整体网为中介变量,利用36家通讯制造企业专利数据,分两个步骤探究关键研发者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第一步,探索关键研发者的个人网络特征、网络规模及网络密度变化对整体合作网络和知识网络中介中心势的影响;第二步,研究整体网络的中介中心势变化(正向和负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合作网络中,关键研发者自我中心网络规模变化幅度增大会引起整体合作网络中介中心势变化幅度增大;关键研发者引起的合作网络中介中心势变小会使企业创新绩效显著降低;在知识网络中,关键研发者自我中心网络规模与网络密度变化幅度增加均会使整体知识网络中介中心势变化幅度显著增大。由关键研发者引起的知识网络中介中心势变小会使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Prolific inventors not only own higher innovation productivity, but also impact other inventors through innovation networks.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existing literatures by differentiating prolific inventors from non-prolific inventors in the network context, and maki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prolific inventors. We use the patent filing data from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China (SIPO) in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prolific inventors on firm innovation. We use the patents filed by 10 largest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irms during 1995–2010 and establish the innovation network with patent co-inventing data. The empirical result shows that prolific inventors positively impact their partners who used to co-invent at least one patent with them. Furthermore, prolific inventors positively impact inventors who do not have a close contact with them. The closer the inventors are to prolific inventors, the more patents they produce. Members are thereby more likely to gather around prolific inventors and formulate intensive clusters. In networks centered by prolific inventors, useful knowledge outweighs redundant knowledge, and high clustering that facilitates knowledge flow is proved to be beneficial; while in networks without prolific inventors, high clustering may not be beneficial as there are less inventors holding advanced knowledge.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at the end of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5.
Geographical clusters are significant drivers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oday's economy.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geographically limited knowledge diffusion which results from inventor movements within clusters is a facilitating factor to regional innovation output and therefo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lusters.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the dynamics of inventor movements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different stages of cluster progression. In this study, using patent co-authorship data, we construct inventor networks for two telecom clusters, New Jersey and Texas. Based on the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inventor network properties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key inventors maintaining the networks, we seek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1) how the properties of inventor networks across the two clusters reflect their difference in fundamental “typology” of clusters; and 2) are the patterns of inventor network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ver time indicative of the change in viability of the cluster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luster “typology” is a key factor determin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or networks in a geographical cluster. Over time, a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a cluster change, the regional inventor networks change their performance accordingly. Importantly, the cluster “typology” may be a significant moderating factor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ventor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the cluster'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以往学者针对结构洞影响创新绩效的机制以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权变作用进行了研究,但关于结构洞对具有不同知识异质性水平以及整体网络嵌入性特征研发者的作用差异及其内在机理的研究比较缺乏。利用国内57家电子类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数据,分别利用知识异质性和核心/边缘网络嵌入性刻画研发者的知识属性和网络属性,探讨了结构洞对创新绩效的权变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研发者自身知识异质性及整体网络中心性对结构洞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这表明,研发者自身知识优势与结构洞在功能上互补大于替代,对于研发者而言,整合处于核心位置的结构洞价值更大。最后对企业及研发人员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