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REITs融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支出和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在货币政策收紧的宏观背景下,融资难成为阻碍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推进的瓶颈。REITs是国外房地产建设融资的一个重要模式,我国当前已基本具备了实施REITs所需要的相关条件,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配套优惠措施保证REITs投资收益、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基金和资产管理人才、加强对相关部门及运行主体的监管等措施,促进REITs在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计划"十二五"期间建设3 600万套保障房,作为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能否有效筹集资金,是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的关键性问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要突出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加地方财政直接投入的力度,同时需要创新融资工具,利用经济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于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央要求,2011年政府计划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需要资金约1.3万亿,今后4年建设2600万套保障房还将需要3.4万亿资金。公共住房的公益性与保障性注定了其投资必然是低收益甚至负收益,依靠现有的市场化融资手段显然难以推进。本文把保障房建设归于基础设施建设,属于项目融资适用的范围,并提出了"PPP+REITS"(Private-Public-Part-nership+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的建议,即公私合营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相结合的融资模式,筹集社会公众资金,保证保障房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建设资金的问题也越发凸显。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及融资渠道,概括了现阶段保障性住房融资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其存在的不足。接着,对新加坡、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经验进行了介绍,并在融资经验借鉴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困境,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深受广大老百姓拥护的惠民工程。住房关系民生,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瓶颈,融资渠道单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程。本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融资模式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创新保障性住房的融资模式选择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融资困难制约了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推进,通过比较、分析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香港、重庆等国内外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的先进经验,得出重要启示: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应发挥政府的融资主导作用,合理引入社会资金和市场机制;建立专业的保障房融资管理和运营机构,从而提高办事效率,缩短流程,集中资源将保障房项目顺利推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支持保障房建设,在本源上维持建设资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资金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居民普遍关心的重大民生工程,对改善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条件有着重大意义。文章从保障性住房的内涵入手,介绍了江苏省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的现状,重点分析了现有融资模式的弊端,并介绍了国外较为成熟的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江苏省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1年11月,郑州市共开工建设公租房27023套,累积开工已达55716套①,在公租房建设和筹集过程中,也探索出了多种公租房建设模式,但仍然面临着融资模式单一、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各种融资方式优缺点以及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多元化融资建议. 相似文献
9.
1999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颁布实现了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统一治理。随着公积金缴存额的持续稳定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闲置资金规模已达数万亿元。2009年10月16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发出将住房公积金的50%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的意见,旨在盘活闲置资金。本文主要就实行新政策的益处和实施难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中低收入和最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是国家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建立和完善我国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面临的最大硬性障碍是资金短缺。因此,需要从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建设应当通过加大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力度、使用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建设保障性住房、创新模式吸引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投向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途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1.
居住福利既包括居住所需要的基本生存条件和基本公共资源,又涉及与居住活动相关的经济因素、安全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目前,非产权保障性住房应当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首选项目,但其建设和分配面临居住空间分异、保障效率低下、居住福利缺失和不利于城市功能提升的困局。政府在加大非产权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土地、税收、财政等政策功能,调动社会资源,增加非产权的、具有保障功能的房源供给,通过供给与分配的多元化选择,摆脱单一化所面临的困局,达到改善居住福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蒲文彬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12):13-13
住房问题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此问题的矛盾也日益明显。自1998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商品住宅市场得以释放,同时也建立了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祖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力图解决城市中无力购买商品住宅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保障性住房是重要的民生课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规划国家对保障房建设的力度大幅加强。我国目前现有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是政府提供主要资金、自筹资金、社会机构提供为辅。但存在着融资渠道不畅,模式单一,担保机制不健全、手续繁琐等问题,存在着很大的资金缺口。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融资模式的探索研究,建立多样化的融资模式培育多元化的融资主体是当前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是涉及到城市发展的重要科学,规划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城市建设整体水平.在以保障性住房为调控基础的前提下,城市规划在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和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因此应从宏观角度让政策和规划相结合,以此即保证了住房也提高了城市规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供求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措施。自2008年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投入步伐大大加快,但与保障性住房需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本文以经济适用房为例,通过使用经居民剩余收入比调整后的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的方法来分析计算我国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经济适用房的需求状况,之后再与近年来的经济适用房供给数量做比较,求得供求缺口比例,基于此来说明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较大的供求失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保障房是一种由政府提供或政府主导的保护社会成员最基本居住权利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和社会福利性质的房屋。中国的保障房目前初具规模,但由于房少人多,供不应求,保障房的建设与分配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使保障房在保障低收入人群居住权利方面,呈现出种种不公平性。落实保障房的公平性,一要加大建设力度,调整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增加供给;二要通过技术手段和政策调整,整治分配过程中的种种腐败行为,让保障房真正分配给住房困难的人群;三要尽快让小产权房合法化,降低房价,增加低价位房屋供应;四要减少保障房的集中成片建设,减少低收入人群集中居住的状况;五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保障房的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实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商品房市场的过度发展导致房价居高不下,造成了严重的供需矛盾。保障性住房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保障性住房的社会保障性质,资金一直是困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大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投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力求构建出保障性住房投融资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保障性住房的合义及其重要作用着手,结合当前保障房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建设原则、选址原则、建设模式等方面对其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保障性住房的含义及其重要作用着手,结合当前保障房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建设原则、选址原则、建设模式等方面对其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