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成功营销》2014,(9):16-16
正通过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打造让用户有参与感的品牌。近日,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创作的《参与感》引起关注,这是第一本介绍小米模式的图书。当中黎万强将小米口碑的核心关键词定位为"参与感",并总结打造让用户有参与感的品牌的三个战略是: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做爆品"是产品战略,产品规划某个阶段要有魄力只做一个,要做就要做到这个品类的市场第一,产品线不聚焦难于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会导致参与感难于展开;"做粉丝"是用户战略,是弱用户关系向更好信任度的强用户关系进  相似文献   

2.
白友文记者 《浙商》2009,(15):94-95
“做品牌,除了要有清晰的品牌定位,三品合一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坚持,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消费者的考验。企业家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茅理翔说。  相似文献   

3.
米卡 《成功营销》2013,(7):82-82
找出你的热情粉丝不难,花些小钱集合这群粉丝共同做一件有趣的事情却比较难。在这方面,可口可乐可谓个中好手。很多品牌都在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拥有自己的粉丝群体。除了装乖卖萌,每天感谢老天爷打赏般"献殷勤"、三餐问候之外,你还能做些什么才能讨好那些好不容易才成为你粉丝的人,甚至让他们变成品牌  相似文献   

4.
《成功营销》2009,(8):36-37
未来是湿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做的,就是找准吸引粉丝、让他们自发组成群体的特质,善加利用这一特质与粉丝互动,通过消除销售者和使用者的界限、放弃买和卖的绝对立场关系,以温和的方式将消费者转化为自己品牌的粉丝。  相似文献   

5.
一些国外的营销专家在对中国的市场了解以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企业会做企业品牌而不会做产品品牌,有的国外政要在访华的时候对中国领导人说的话也印证了这个事实,他们说中国企业所面对的产品品牌塑造是一个新的“文化革命”只有中国企业会做产品品牌了中国企业才可能称雄世界。  相似文献   

6.
Robert Laufer 《成功营销》2014,(5):I0027-I0027
正宝马的粉丝价值高达1613.11美元,而像可口可乐的粉丝就只有70.16美元,比平均值(72.97美元)还要低。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在社交媒体上与粉丝直接对话。粉丝有可能成为品牌的超级用户,这是他们的价值所在。相对于非粉而言,粉丝在品牌上的花费更多、参与得更多,对品牌更忠诚。更重要的是,高价值的粉丝给了品牌一个接近热情、善  相似文献   

7.
《成功营销》2011,(5):53-53
关注这个活动的人,有可能是业内专家、媒体、smart粉丝、科比粉丝等等,他们有很多理由去关注。新浪微博给了品牌和用户一个多触点接触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王英平 《华商》2014,(23):27-27
目前中国的电商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阶段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移动互联网和新网商。移动互联网不用多说,每个细分领域都是杀得你死我活,每天还不断有新的搅局者出现。新网商则多为80、90后,他们重视社交网络、懂得粉丝经济、擅长话题制造、重视数据分析,每个人都能够掀起那段时间的舆论热点。站在电商的角度看,在这些纷杂的现象当中,关键要稳定心态,电商的本质还是商业,互联网只是一个渠道,我们要做的是重视这个渠道,学习这个渠道中的玩法。  相似文献   

9.
《成功营销》2009,(8):32-32
一个品牌成就的大小最终往往是取决于与消费者的关系,世界上伟大的品牌莫不如此。比如苹果和谷歌无不具有数量巨大的粉丝,是这些忠实的粉丝完善了苹果和谷歌品牌的成长,因为这些粉丝固执地认为,这是“他们的”苹果和谷歌。  相似文献   

10.
<正>话题创意人才素质及对4A广告创意业务的影响大学广告教育与创意人才培养之我见李丹(Heaven&Hell创始人,原电通集团执行创意总监):所有的广告营销都是结果论,就像现在如果问学生,到底梦想重要还是钱或权力重要,回答一定是钱重要,一定是权力重要,没有人谈梦想,只有小时候才谈梦想。但是马斯克在说,他要把人类送到火星上,我相信他做不到,但至少他在说这件事情,在尝试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和阿里有过合作,发现阿里的每一个员工都特别焦虑,他们要跟老板汇报做这个Case能不能完成KPI,有没有爆款。怎样去达到KPI?在没有做之前就保证能达到,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三句话适用于做一个品牌尤其是城市品牌的准则:一、没有体量,就没有亮点;二、没有整合,就没有力量;三、没有主题,就没有聚落。人就是一个品牌,城市也是一个品牌。商品要有品牌,国家也要有品牌。如何帮助传统品牌转型升级?在过去二十几年的台湾工作中,我觉得最骄傲的,不是得了非常多的国际大奖,而是  相似文献   

12.
<正> 有人认为管理对象有三个要素就够了:人、财、物,因为他们都是资源:人——人力资源;物——物质资源;财——没钱怎么能办事呢? 其实,时间和信息也是管理对象要素,时间和信息也是资源。 席勒说:“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美国管理学会主席吉姆·海斯说:“一个人可以学会更有效地使用多种管理工具,以便在同样多的时间里使自己更加富有成效。”有一句谚语对时间做  相似文献   

13.
Facebook营销     
当你在微博上拥有了自己的粉丝,该如何与他们进行互动呢?Facebook(脸谱网)拥有10亿多用户,在其网站创建一个品牌网页,不仅方便,而且免费。如果你是个商人,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一旦你的品牌拥有了自己的粉丝,该如何与他们进行互动呢?每次网上发帖,都需要有个目的 , 问自己 :发帖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是内容出版商,你的目的就是发布新内容 ;如果你是商人,你的目  相似文献   

14.
2017年底,一个已经服务两年的客户找到我,说他们想做生日蛋糕这个品类。这个客户此前在惠州有130家便利店,还有惠州排名第一的美甲连锁店,但从没有做生日蛋糕的经验,甚至连烘焙和餐饮经验都没有。我很好奇,就问他们老板杨振华为什么要做生日蛋糕。他说有个品牌蛋糕进入惠州增长很快,他觉得他们可以做得更好。说实话,这个理由很牵强,有点像有个创业者说我感觉微信做得很大,我也想做一个社交软件一样。杨振华跟我说的时候,他们已经聘请了五星级酒店的大厨,聘请了一个食品厂的生产厂长,蛋糕工厂已经在建设中,品牌名字也已经注册,叫"熊猫不走"。我没办法劝他放弃,就只好硬着头皮来设计营销策略。我们套用经典的4P营销框架,来回顾一下熊猫不走的一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正>"嗓子嘶哑60元,泪流满面100元,昏倒一次200元,如果选手晋级还将会有奖金。"职业粉丝王文(化名)在电话里对一个应聘者不厌其烦地介绍。这两天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招一批职业粉丝.为春节后的各种娱乐活动输送炮弹。职业粉丝机会"以前我炒股亏了,炒楼被套牢了,但做职业粉丝我成功了。"面对记者,王文有些得意洋洋。  相似文献   

16.
想做品牌,想做市场,想做创作,你是不是第一句就是问自己“去哪里学呢”? 如果有一天你的儿子跟你说,我想游泳。你会怎么跟他说?很有趣的是,香港99%的父母当他们的孩子说想游泳的时候,他们会怎么答昵?他们会说,  相似文献   

17.
营销者说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崛起,让粉丝经济从虚拟走向现实,一个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品牌往往就能轻易的扩大销量,提升品牌的认知度,促进品牌的产品创新。大批粉丝愿意为偶像打开钱包。本来这只是发生在娱乐圈的现象,但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迅速波及发酵开来。苹果手机的出现,让粉丝经济从娱乐产业转移到传统制造领域,只要苹果公司推出新款iP hone手机,"果粉"总会一马当先地抢购。嗅觉灵敏的中国商家窥探到这一点,开始培养自己品牌的"死忠粉",魅族、小米乃至锤子手机的兴起,无不与粉丝有关。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认为只有充分发掘粉丝潜能的品牌才可直面市场的激烈挑战,  相似文献   

18.
张德生 《浙商》2013,(15):51-51
中国经济下行趋势非常明显。我们作为企业要长期做好准备。企业过去发展是在上行经济中制定战略,现在是要在下行经济中制定战略。中国企业和国际企业相比,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市场是国际化的,但是我们政策是国内化的,包括银行融资、利率,你说我们大陆企业和香港企业同样做一件事,他们的融资优势就比我们强。因为这一点,在国际化进程中,我们的竞争力会变得越来越弱。人才的地方化、政策的国家化和市场的国际化,三个层面的矛盾是埘我们未来发展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洪天峰 《创业家》2015,(3):95-96
创业者只围绕人来做智能产品是远远不够的,人只是万物互联中的一个角色而已。万物互联(IOT)主要有三个关键的因素,第一要连接互联网,第二要感知,第三要智能化,而连接和感知的能力离不开硬件做支撑。也就是说,在万物互联时代,硬件除了本身具有的功能外(比如冰箱制冷功能、空调调温功能、电饭煲做饭功能等),还要有连接和感知的功能,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送到云平台,经过大  相似文献   

20.
刘宏蛟 《创业家》2014,(7):42-43
正"在细分的行业都应该做成一个公众品牌。如果一个创始人认识不到品牌的价值,那么这个公司是难以做大做强的。创业伊始,很多人认为我们不务正业,做了很多看不懂的事,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理解品牌对一个公司的价值和意义,品牌将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进入门槛,这就如同人们对可口可乐的认知一样。"这是出自康总的原话。而事实证明,我们用了三年时间,成功塑造了电子制造业体系内的第一品牌,而我们没有投入一分钱的广告,完全依靠口碑为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