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实施全球化资源战略,是由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加工制造中心,中国向世界提供重要的产品和服务,也必然要求利用全球资源,这也是由新时期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业务分工决定的。目前,在利用全球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制定精细化的战略,加强"走出去"管理和制度建设,确保我国全球资源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奉行出口导向和大力引进外资的发展战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将本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初具规模。据统计,中国制造业现居世界第四,不少西方媒体因此认为中国已是“世界制造中心”,世界进入了“中国制造时代”,国内的很多媒体也大肆宣传“中国是世界制造中心”。那么,中国真的已是世界制造中心了吗?在沉湎于媒体对中国的吹捧之前,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制造业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翁菱 《致富之友》2011,(7):74-74
当下的中国,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设计"快速蔓延至都市生存的各个空间,悄然影响着人们的审美习惯、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意识。但遗憾的是,当代中国设计自新生至今始终裹杂着"中国制造"的卑俗尴尬与山寨抄袭的原创危机,这不仅使得其与世界地位显著提升的"国家形象"越来越不符衬,而且本国的巨大消费市场也正在面临被世界设计强国们迅速占领的窘境。这其中,就有日本。  相似文献   

4.
农业高新技术: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是现今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由过去的要素驱动、资本驱动转向技术驱动、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在当今科学技术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武装农业,正在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主流。20世纪的后半叶,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生产了24%的粮食,养活了22%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重负使中国农业在进入21世纪仍面临着艰巨而久远的任务,根据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国情,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唯一可行的出路在于采取高新技术战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既有的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进行了反思性述评,认为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研究来源于"国家-社会"的分析模式,它既是这种分析模式在中国研究中的实践应用,也为突破"国家中心"和"社会中心"的二元对立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目前,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研究严重局限于单向度的"支配-反抗"模式。事实上,本质上讲,国家与农民关系是一个多层次的、多维度的关系集,二者不是单向度的直线关系。后续研究应该关注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这种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要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对农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农业、农村、农民"是分不开的,"三农"的主体是农民,所以"三农"问题必须紧紧围绕着农民问题来解决.对于农民,我们到现在还不能说已经有一个完全正确的认识.农民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主力军,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解放以后,对新中国的建设又付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我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就是靠农民提供的积累建立起来的;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取得这些成绩,首先也是农民做出的贡献,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是农民做的改革的先锋.农民对于我们整个国家的贡献非常大,但有时一谈到具体问题,往往就把这个问题忽略了.  相似文献   

7.
“乡政村治”的兴起、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治理是一个由国家和社会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公共权威实现对乡村社会调控和治理的动态过程 ,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历史阶段 ,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的状况不同 ,国家和社会权力分配也不同 ,因而乡村治理格局也不尽相同。伴随着世界改革浪潮的出现 ,2 0世纪 80年代中国农村实施了以落实农户土地经营权为核心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而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 ,出现了乡镇一级设立的基层政权依法对乡村进行行政管理与乡镇以下的村实行村民自治的“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在此 ,笔者就中国乡村的“乡政村治”谈点己见…  相似文献   

8.
正如何认识与把握全球茶业发展新趋势,重新审视中国优势,重建中国全球制造,是中国茶业实现全球化必须加以研究的重大的战略性问题。笔者围绕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这一课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提出观点,以供参考。中国是茶的故乡。千百年来,"中国茶"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类健康。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茶"  相似文献   

9.
陈勤 《中国改革》2005,(8):9-13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60年一个甲子,一个轮回,经历那段历史的人日见故去,那段历史也日见尘封。60年后的今天,在经历了更多的历史,以及国共两党之争的硝烟也已经越来越远后,我们理应更清醒、更全面地重估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如果我们把抗战置于1840年起"中国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用一种大历史观进行考察,就可以看到,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对入侵外敌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其意义不仅在于挽救了民族危亡,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也不仅仅在于改变了世界格局,使中国从此成为遏制军国主义、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抗战胜利最重大的意义,是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自由民主、繁荣稳定的现代国家,提供了必备的前提。而这一点,过去是一直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准确评估的。  相似文献   

10.
<正>历史总是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1492年,当哥伦布把生长在墨西哥6500年的玉米带到欧洲的时候,谁会想到500年之后,它会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谷类作物之一?在16世纪,玉米曾被当作"皇室贡品"带到我国的明朝,但是谁又会想到,300年之后,它成为了养活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重要口粮?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国君曾介绍过这样一个观点:玉米是这个  相似文献   

11.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从20世纪七十年代起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有专家预言,如果说20世纪的税制是以经济增长(即GDP)为中心的税制,那么21世纪的税制将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税制。绿色税收也已成为当代世界税收改革的潮流。因此,“十一五”时期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应顺应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粮食的进出口已成为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常态新动向。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也是粮食进口大国。在这一新形势下,某国政府对中国进行了粮食隐性渗透策略。文章分析了某国政府对中国粮食的战略,以及某国谷物协会对中国的粮食扩张意图。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民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继中国东莞地区2004年春节过后首次出现"民工荒"以来,近几年这一现象扩展区域速度较快,甚至连民工输出的区域(如重庆、四川)也不同程度地闹起了"民工荒",且还有愈演愈烈之态,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从薪酬管理的视角分析了"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了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的漏洞,基于此,提出了解决"民工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最难啃的硬骨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泰利 《中国改革》2003,(11):26-29
在1978年,中国是一个基本上不参与国际贸易的,相对孤立、贫穷、落后的国家,而今天,按照PPP(购买力指数)计算,中国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大国,世界第四大贸易大国。按照现在的发展态势,中国的GDP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已经超过意大利,在今后的几年有可能超过法国和英国,在21世纪的头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提出"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的判断为信号,拉开了政府"自我革命"的新一页。这是因为一是中国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人们对改革的认同度在下降;二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付出了过多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三是中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在快速推进,但是我们的社会积聚了大量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四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话语权越来越多,但是中国不断地被西方国家所误读、误解。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在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反响强烈,世界上一些国家和政党也对“七一”讲话有很大的反响。《讲话》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深刻回答了当前党内外普遍关心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的行动指南。《讲话》的重大意义,就在于站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把我们党的历史放在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放在世界进步潮流中去认识,总结概括出了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80年不懈奋斗所取犁 九大业绩和三大基本经验,得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就在于结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的实践,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为我们全面正确的理解“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指明了方向;就在于客观地分析了党的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发生的重大变化,以求真务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回答了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在于深刻揭示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号召全党继续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历史任务而奋斗。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岁末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勤 《中国改革》2005,(12):9-11
岁月更迭虽然只是一种记录时间的抽象符号,但在人们的心中往往会成为某种象征和意义,这才有了各种盘点和总结。回望2005年渐行渐远的身影,忽然有了一种激动和不舍。因为在这一年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冲击着我们对于生活和这个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30年足以使一个人走向成熟,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对此做了近乎完美的诠释。迈进2010年,作为新兴、开放的经济体,中国的好消息接二连三:从总量看,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出口国。尊重事实的人都不会否认,这都是改革开放的伟绩。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民国家,农耕文明孕育了丰富的土地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从而构筑了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并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它不仅支撑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深刻而全面的影响着以后的土地革命和制度的变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制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1世纪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日益加快,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种种缺陷渐渐浮现,如何完善目前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作用及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 ,即因特网 (Internet) ,是由世界上各种不同网络所连接起来的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 1 969年开发的研究网络 ,当时的目的在于连接其分散于全美各地的计算机 ,以便让美国科学家及研究人员共享数据、共享软件、共享硬件设备并交换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形成了第一个发展高峰 ,但它真正突破性地发展是在 1 985年以后的这几年。从性质上说 ,它从一个原来仅用于科学家的思想和研究成果交流的计算机网络发展成为一个无比巨大的通讯网、信息网 ;从数量上来说 ,它已覆盖了全球 1 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连接了全球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