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治 《经济师》2012,(9):204
文章论述了低碳经济的特点及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主要表现为: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可能源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减碳协作等。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是:必须尽快提出低碳经济战略,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等。  相似文献   

3.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任力 《发展研究》2009,(2):23-27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主要表现为: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可能源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减碳协作等。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是:必须尽快提出低碳经济战略,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等。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5.
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对比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碳发展是人类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在自然界产生的碳足迹而推行的新型发展理念。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发达国家推出了一系列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主要包括: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节能减排;加强国际范围内的低碳技术协作等。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加强低碳技术国际合作,提高我国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碳基金,开展碳金融交易;建立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温室效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面对的最为严重的危机,能源的合理使用与生存环境变化对国家今后的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发展低碳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发展战略、发展形式、政策机制、技术创新与改造等方面都应做好积极准备。  相似文献   

7.
首先全面分析了我国碳排放的现状,然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口与城市化和政策与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并从建立现代低碳配套体系、建立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和建立现代低碳市场机制等方面,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最后从低碳工业、低碳农业、低碳城市和碳汇减碳等方面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温室效应影响的加剧,引发人们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低碳经济孕育而生。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我国是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发展低碳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体现在路径依赖和环境管理的制度不完善等方面。这就需要改革旧有的制度安排,实行环境税收和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等,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经济的发展过度依赖于煤炭资源,对山东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桎梏,无论从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消费结构还是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来看,都迫切要求山东省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迫切要求走低碳发展之路。文章分析了山东省煤炭产业低碳发展存在的能源结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发展模式未从根本上转变等问题,以及在低碳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从煤炭生产的低碳转型、煤炭利用的低碳转型、煤炭技术的低碳转型、煤炭业务的低碳转型等方面提出了山东省煤炭产业低碳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到了"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世界潮流。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入手,分析低碳经济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并重点从优化和调整对外贸易中的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市场结构、积极参与国际低碳经济规则的制定和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几个方面提出针对这一影响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举措。构建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说明了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2000~2011年有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水平和碳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中国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由于各国经济社会背景、发展目标和技术基础不同,其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中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和路径。英国以市场机制建立为核心发展低碳经济,德国以低碳技术为核心发展低碳经济,美国重视新能源开发与应用,日本重点建设低碳社会,韩国实施绿色增长战略,印度将低碳与环保相结合,巴西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对这些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如下启示:发展低碳经济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国情的低碳道路;低碳立法和政策规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保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和新能源产业是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高速推进的工业化进程、转型缓慢的传统经济模式和总体落后的科技水平等方面制约,应该通过调整产业及能源结构、狠抓节能降耗、加大低碳技术开发力度、提高碳汇潜力及构筑碳平衡交易平台等方式,推进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闫慧敏 《经济师》2011,(4):216-217,219
低碳经济作为解决气候问题和能源危机的经济形态,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河北省能源消费最突出的特点是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偏高,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河北省尤为重要。河北应抓住这一机遇,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在健全各项配套措施的基础上,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低碳经济是全球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向低碳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减排压力,而且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990~2005年期间,中国已迈出低碳化的发展步伐。2005年以后的15年中,中国减排压力相对更大,需要相对基准情景减排11亿~19亿吨CO2。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提倡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16.
基于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在资源、环境瓶颈下,发展低碳经济,是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文章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对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进行了的分析,重在提出如何以技术创新发展我国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府规制下的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引起各国政府关注的情况下,低碳经济便应运而生了。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政府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应利用法律、经济各种手段,健全低碳经济领域的法律体系,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倡导绿色消费,不断进行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把气候问题和经济发展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于是低碳经济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和对环境的过度污染,如何改变产业结构、调整引资战略、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以及建立碳交易市场等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待解之题.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淑娜 《经济师》2010,(6):34-35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以重化工产业主导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因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资源压力和气候压力。文章介绍了低碳经济的内涵,通过构建模型说明高碳能源的经济结构并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需要走低碳发展道路,并对中国经济低碳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通过改变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和技术创新、资源要素配置等全要素生产率等两大机制、三条途径影响中长期经济增长。碳达峰时间过早对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约束,碳达峰节奏和方式也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果。应统筹好碳减排和稳增长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减碳降碳节奏和力度,先立后破,加快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推动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深层次系统性变革,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