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部分金融机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十分普遍,违纪违规金额巨大,有的金融机构甚至屡查屡犯,已经对金融业的发展构成威胁,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金融机构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是:一、大量挤占成本。挤占成本的主要方式一是在成本中列支购建固定资产费用,包括...  相似文献   

2.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巾的罚则规定不够细致,执行过程中容易引起争议。如罚则中只规定了对商业银行违规现象的处罚额度,而未考虑违规数量的因素;对于存在多种违规现象的金融机构能否并罚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工作失误造成错误信息的登记上报与“登记上报虚假信息”没有明确区分标准;对不参加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金融机构仅给予1至3万元处罚起不到强制其参与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对使用代理服务器报送数据的金融机构,其迟报责任在上下级之间未做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3.
行信贷登记咨询是通过对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和借款人信息登记,全面反映借款人资信情况,为金融机构提供借款人资信咨询服务,并对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信贷行为进行监控的金融监管服务制度。当前,在基层人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三大突出难点:  相似文献   

4.
杨锦仁  袁钢 《现代金融》2001,(10):40-40
笔在审理金融机构作为原告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不止一次发现金融机构在庭审提供证据时,所提效的抵押贷款中的抵押合同与借款合同不相吻合,有的是抵押合同担保的数额与借款合同中的借款数额不一致,有的是抵押合同担保的务不明确不具体,更为值得重视的是,有的抵押合同的签订和抵押登记时间早于借款合同,给法院审理案件、认定抵押合同的效力带来相当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防范信贷风险,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和效率,是中央银行加强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如何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积极应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防范信贷风险,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取得进展.防范信贷风险作用初步显现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以城市为单位,以贷款卡为借款人向金融机构办理信贷业务的媒介,使用现代化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联结各级金融机构,并全国联网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反洗钱可疑支付交易监测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疑支付交易是指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反冼钱规定》中限定的交易金额、频率、流向、用途和性质等不符合正常特性的支付、交易,包括人民币和外汇交易。反洗钱工作包含“建立制度、了解客户、登记监测、保存记录”等多方面事项,其中对可疑交易的检测分析是整个反洗钱工作中最核心的部分,其他相关工作均服务于此。从反冼钱工作的发展来看,自2003年3月1日人民银行颁布《金融机构反冼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后,金融机构开始认识反洗钱;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后,反洗钱工作受到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高明 《金融电子化》2006,(12):72-73
为实现金融机构间借款人的信息共享,防范信贷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开始建设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2002年建成全国联网运行的地市、省域和总行三级数据库。该系统主要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采集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和企业在金融机构的借款、担保等信贷信息。为了继承和发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2004年人民银行启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升级工作。  相似文献   

8.
可疑支付交易是指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限定的交易金额、频率、流向、用途和性质等不符合正常特性的支付、交易,包括人民币和外汇交易。反洗钱工作包含“建立制度、了解客户、登记监测、保存记录”等多方面事项,其中对可疑交易的监测分析是整个反洗钱工作中最核心  相似文献   

9.
曹卫东 《税收征纳》2004,(1):19-19,21
目前,随着一些企业改制、转轨及因经营运作不善而破产等因素的增加,申请办理税务登记注销的户数越来越多。在对这类企业进行注销前的税务清算检查时,发现许多企业的存货金额巨大,有的竟高出注册资金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其中隐含着许多税收问题。日常稽查中,对存货账目的检查存在局限性漏洞多。笔者认为,加强对注销企业的存货征税管理、把好税务登记注销关,有利于堵塞税收征管漏洞。  相似文献   

10.
冯梅 《西安金融》2001,(11):52-52
为了及时、全面反映借款人资信情况,防范信贷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4月建立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的建立,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银行授信管理的需要,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立我国信用咨询体系的开端。实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金融机构提供借款人资信咨询服务,提高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能力,更好地为中央银行履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职能服务。  相似文献   

11.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我国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经验建立起来的企业信贷信息系统,目前已充分显示出它强大的信贷预警功能,为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和有效地维护金融债权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受到金融机构的普遍欢迎。但是,作为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还有它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加快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构筑中国社会信用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明高 《中国金融》2000,(4):36-37,49
2000年之初 ,中国人民银行郑重向社会公告 ,全国 3 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3 0 1个城市安装并成功运行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收录了 1 0 0万个以上借款人的信贷资信记录 ,基本覆盖了与银行有信贷业务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 ;已录入 6万多亿元人民币贷款金额信息及相关的其他信息 ,录入的贷款金额占 1 99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的 66%。这些信息基本上能够满足贷款金融机构审贷咨询需要。在此基础上 ,省域分系统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分系统正在加紧建立 ,到年底将实现全国联网登记查询。个人征信也在抓紧进行。这…  相似文献   

13.
<正>储户就其储蓄存折上载有的全部金额,向金融机构主张权利,而金融机构主张储户并未向金融机构提交存折上所记载的款项,在前述情形下,储户和金融机构各自应当承担怎样的证明责任、证明标准又应当如何把握、如何衡平银行金融机构与储户的利益均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之一。现笔者拟就一则案例进行分析,以对前述类似纠纷的正确审判进行实务上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金融机构特别是具备法人资格的中小金融机构开始逐步暴露出多年积聚的风险:有的挪用巨额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而且亏损严重,日常经营举步维艰;个别机构负债累累,资不抵债,濒临倒闭,有的甚至已宣告破产。对这些高风险金融机构实施市场退出,  相似文献   

15.
人行十堰市中心支行认真贯彻落实朱总理关于“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应赶快建立,全国联网”的批示和人总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会议精神,坚持“高标准,高效率”的工作思路,克服种种困难,开通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网络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使用现代化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联结各级金融机构,全国联网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和借款人信息登记,全面反映借款人资信情况,为金融机构提供借款人资信咨询服务,并对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信贷  相似文献   

16.
普通发票管理亟待规范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发票是经济活动中的收付款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凭据,也是税务检查的重要依据。近日,笔者从地税部门对普通发票检查中了解到,普通发票管理存在着种种问题,严重影响着税收征收管理秩序,亟待进一步规范和改进。一、存在的问题(一)用票单位填用、保管不规范1.填写混乱,内容不全。①由于经营者文化程度低,字迹潦草,错字误字时有发生,尤其金额大写、错写现象较多。②项目内容填写有的漏填,有的填写不准确,还有的不填数量和单价。③为了招揽顾客,在开票日期、单位名称、项目名称、数量、金额等内容的填写上主随客便,想怎么填就怎么填,致使项目名称等内容张冠李戴,金额虚填,甚至无中生有。2.保管不善,丢失严重。相当一部分纳税人使用发票既无专人管理,也无专柜存放;既无发票领用存登记簿,也无已开具发票登记手册;既未按规定建立发票保管制度,也未按规定保存缴销发票,造成已开具填用发票丢失严重现象,有的存根联丢失,有的全份丢失,有的甚至整本发票丢失。3.拆本转借,大头小尾。①一些纳税人为了“讨债”方便,将发票拆开后各持几份使用,致使发票填写日期与票号顺序不一致。②无证无票业户在经营过程中,顾客坚持向其索要发票时,不是到税务机关代开发票,而是借用发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不断加强电子银行渠道建设,电子银行业务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以网上银行为主导的新兴银行服务渠道。据统计,目前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上银行个人用户已经达到1.5亿户,网上银行企业用户超过400万户,电子银行在2008年度交易金额为301万亿元,预计2009年度交易金额将超过400万亿元。随着用户数和交易金额的日益扩大,电子银行的安全问题受到用户、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洛丹  谢策 《西南金融》2004,(5):50-51
1999年以来,西藏各金融机构相继建立了“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在全区6地(市)经过由点到面的推广应用,已逐步进入正轨,初步实现了全国联网。截止2003年底,西藏辖区已有80%的信贷数据被输入到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除个人信贷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的数据外)。金融机构积极主动地利用该系统对企业  相似文献   

19.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基础工作,是重要的信息源。近年来,经过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02年底已实现全国联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信息共享,为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等方  相似文献   

20.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以城市为单位,以贷款卡为借款人向金融机构办理信贷业务的媒介,使用现代化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连接各级金融机构信贷信息登记咨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