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斌 《企业导报》2011,(18):194
<正>企业工资制度主有岗位工资制、技能工资制、绩效工资制、结构工资制等几类。其中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  相似文献   

2.
1993年,莱钢把传统的等级工资制改革为岗位技能工资制,建立了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和年功工资为基本工资的结构工资制。这种工资是:以岗位劳动责任、劳动技能、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四大要素为主要测评依据,确定了岗位工资;以原来的等级工资为基础演变为技能工  相似文献   

3.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要求,兖矿集团结合公司实际,积极探索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创新完善经营管理者年薪制、生产人员计件工资制、销售人员业绩提成制、研发人员长效激励工资制、引进人才协议工资制,建立起了以岗位绩效为核心的工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1993年,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鞍钢)实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逐步加大以岗定薪的比重。但是,随着企业竞争形势的变化,岗位技能工资制已经不能适应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岗位技能工资制构成不尽合理。鞍钢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奖金、政策性补贴和年功工资分别占工资总额的15%、40%、25%、13%、7%,固定部分偏大,活的部分偏小。二是岗位技能工资制形式单一,  相似文献   

5.
2006年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来,高校教职员工的工资结构由原来的职务工资制过渡到了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改革的过程中,高校职工的工资项目得到了精简、规范和统一,地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职员工的收入普遍有所提高,分配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实施,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层次变革,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管理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认识、理解、完善和不断处理以及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加之工资问题政策性强,而且涉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需要解决的矛盾很多。对此,职能部门必须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的目的、意义和前景,正确认识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妥善处理好岗位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保证岗位绩效工资制的高效运行和不断完善提供必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在4月5日召开的全国企业工资工作会议上,努力保障部副部长刘雅芝说,今年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将试行6种新办法: ──开展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试点企业,应选择管理基础和经济效益好、并且已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公司制企业。 ──改革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在岗位划分明确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简合本企业特点的各种形式的岗位工资制,如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等。 ──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探索符合其工作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和办法,鼓励多出、快出成果。 — —积极探索职工持股…  相似文献   

7.
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不断完善工资分配制度,在原岗位技能工资制基础上,全面推行了新的工资模式——薪点工资制。薪点工资制的框架薪点工资制是在岗位劳动评价“四要素”的基础上,用点数和点值来确定职工的工资,点值与公司和专业厂、部门效益实绩挂钩,通过量化考核确定职工实际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工资标准不是以金额表示,而是用薪点数表示;点值取决于经济效益。我公司推行的薪点工资是由职工原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月度奖金、部分津贴合并组成。薪点数主要由基本点(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岗位技能工资制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到了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的时候了,本文结合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作一浅析,同时探讨一种新型的分配制度——岗位系数工资制。一、岗位技能工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岗位技能工资制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在整个工  相似文献   

9.
当前企业普遍实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工资制度,但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加以改革。一、岗位技能工资制存在的问题1.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是按照职工岗位(职务)、工作年限、任职时间长短等因素确定的,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和"等级工资制"的束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资历工资制,远不能反映职工的现实劳动成果。2.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后,职工能否增加工资,主要取决于技能水平有无提高。按照技术等级标准进行考试考核,是职工技能晋级、增加工资的主要手段和依据。而目前企业没有建立正常的晋升机制,缺乏完备的绩效  相似文献   

10.
岗效工资制是以岗位劳动贡献为主体,以岗位劳动责任、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四要素为尺度,以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依据的工资分配制度。岗位工资制体现了岗位劳动和岗位技能的差异,能更有效地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功能。本文介绍了岗效工资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以及考核方法,结合企业实施岗效工资制取得的成效,论述岗效工资制可以有效地发挥分配制度的保障职能、激励职能和制约职能。  相似文献   

11.
岗位薪点工资制是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一种工资分配模式,由于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在推行岗位薪点工资制应结合单佗特点,制定符合企业特点岗位薪点工资制,才能调动职工积极性,推动企业发展,下面就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戚涛 《河北企业》2001,(10):30-30
<正> 90年代中期,电力系统进行了劳动、人事和工资三项制度改革,在结构工资的基础上,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我公司于1994年1月实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它是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基本工资制度。在我国目前现有的经济体制与宏观经济环境下,岗位技能工资的建立,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为企业确立较为合理的劳动报酬评价体系,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激发职工潜能与归属感,增添企业发展后劲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在岗位技能工资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不少企业在坚持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进行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较好地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拉开了岗位之间、上下岗人员之间的工资差别,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但是,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还明显地存在着诸多问题:1.现行的岗位工资是死的。上这个岗就拿这些钱,能力大小无法在岗位工资中体现。2.技能工资也是死的。技能工资等级与实际技能水平脱节,技能工资级别高的人员其技术水平并不一定高。3。岗位、技能工资向关键岗位的倾斜不明显。为了强化激励机制,用好用活岗位技能工资这一杠杆,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济钢机械设备制造公司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该公司在加工车间试行少部分工资与奖金捆在一起考核的基础上,今年全面推行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的80%,捆起来与奖金一起考核。其考核公式是:工资系数=(∑(岗位工资 技能工资)×80%)/生产任务量本人所得工资额=(岗位工资 技能工资)×20%  相似文献   

14.
<正>薪点工资制是我国企业在工资改革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工资模式,是企业基本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岗位薪点工资制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突出岗位要素在薪酬分配中的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重要岗位倾斜,坚持“一岗一薪、岗变薪变”原则,鼓励岗位人员的内部正常流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发布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要积极探索岗位薪点工资制。薪点工资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为灵活。因此,这种新的工资制度刚一出现,就广受企业青睐。目前,在上海及东南沿海一些地区的许多企业实行了薪点工资制。  相似文献   

15.
我们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叫“全浮动岗位绩效工资制”,是在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基础上,扩大活的部分,缩小固定部分,将企业的效益目标,各项管理目标全方位与工资分配直接挂钩,形成“企业靠分配激励带动效益提高,职工靠效益提高带动工资增长”的工资运行机制。企业与职工结成风险共担,责任共负,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全浮动岗位绩效工资在实行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先有效益后有收益;工资总水平与效益总水平同步;工资增长幅度低于企业效益增长幅度”的宏观调控原则。二是“平等竞争上岗,平等竞争创效,同岗位同效同酬;奖优罚劣,上不封顶”…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火电施工企业中大多普遍采用岗位绩效工资制的薪酬制度,其有自身优点,但是随着社会整体工资结构多元化及企业间人才竞争的加剧,单纯的绩效工资制的缺点与不适应性已充分暴露,单一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企业管理的需求。本文根据火电施工项目的特点以及管理方式,探讨在薪酬的保障因素以及激励因素之间进行的调整,强化薪酬的激励作用,薪酬以岗位责任、业绩、承担风险等重要因素确定,将薪酬向为企业关键、核心人才适当倾斜。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岗位技能工资制,主要由技能工资、岗位工资、年功工资和奖金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技能工资反映的是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素质,岗位工资反映的是劳动的条件和环境,年功工资反映的是劳动者已付出劳动量的积累,奖金是对增量劳动的调节。这种工资结构较全面反映了影响企业劳动的多元因素,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原则。从近几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主要的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形式 1、传统的"绩效工资制"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的"绩效工资制"类似于传统的公务员系统的"固定工资+奖金"制度.固定工资--指国家、省规定的工资、津贴.固定工资的分配按国家、省的规定执行.固定工资包括:①基本工资包括国家规定的职务(岗位技术等级)工资及按省规定比例(40%)的工资津贴(活工资),即基本工资=职务工资+活工资.②国家、省规定的津贴,包括现行统发工资项目中的地区差补贴、奖金(指增收节支奖和奖励工资)、物价福利性津贴、职务岗位津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独生子女津贴等.奖金--包括基本绩效奖,实绩奖、管理奖、突出贡献奖等.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制后.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在抓好市场、生产、新品研发等工作的同时,如何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工资分配制度.更好地调动不同层面、不同群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每个企业经营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先后两次改制.企业经营机制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转换,同时在工资分配制度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针对各种不同情况,分别实行计件工资制、岗位工资制、年薪制、项目工资制和全员承包制等五种分配方式,真正体现了薪金与岗位、贡献挂钩,调动了各个层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公司得到了较大发展。五种工资分配方式的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20.
谢健  胡杰 《人力资源》2004,(7):45-47
A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公司现正在着手改革现有的薪酬体系。改革的思路是以岗位工资制为主体的薪酬管理体系。我们知道,岗位工资必须与岗位价值挂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