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重载下沥青路面早期主要病害成因及维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华升 《魅力中国》2010,(2):120-121
文章针对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的早期损坏严重的现象,阐述了重载交通作用对沥青路面疲劳以及车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剪应力在面层的分布,认为剪应力是造成路面疲劳和车辙的主要因素;并对水泥稳定类基层的病害成因做了一定的分析,从路面的材料设计及结构设计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沥青路面早期主要病害的养护维修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重载交通作用下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重载交通下沥青路面损害成因进行了分析,首先按照成因对车辙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其形成过程,进而分析出车辙形成的影响因素,最终为重载交通抗车辙沥青路面组合及材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卜春锋 《魅力中国》2014,(6):342-34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压力与日俱增,沥青路面作为道路承受荷载压力的最直接部分,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往往就出现不同程度的早期破坏现象,如:疲劳开裂和反射裂缝、麻面、剥离、掉粒松散、坑槽、车辙等等。造成沥青路面破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路面结构设计的不完善问题,为沥青路面病害埋下潜在隐患。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简要阐述沥青结构面层设计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设计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常州市239省道路面大修工程中的沥青路面的养护改造为例,采用人工调查旧沥青路面的病害,通过路面状况指数(PCI)、用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对路面进行评价,并结合病害严重区域的钻芯取样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根据调查与分析结果,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养护改造方案,为旧沥青路面的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超载对复合式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复合式道路模型,分析不同接地压强及不同轴载作用次数对复合式路面车辙与内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基于实体工程调研结果进一步分析超载对路面的破坏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累计轴载作用次数的增加,不同接地压强的车辙曲线呈发散趋势,超载对路面车辙的影响越显著;接地压强达到1.2MPa时,沥青层超过容许抗拉强度,发生拉裂破坏;实体工程调查结果表明,经历超载作用的路面运营8个月左右,弯沉合格率仅为39.09%。因此为减少超载车辆对路面造成早期破坏,结合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应控制车辆的接地压强不超过1.2 MPa。  相似文献   

6.
张玲  耿娟  司飞展 《科技和产业》2023,23(19):239-247
为探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寿命沥青路面应用,研究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和抗剪强度。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具有较强时-温依赖性,抵抗变频加载能力较强;其内摩擦角比传统AC(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小21%,黏聚力高3倍。采用有限元分析7种不同高模量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针对优选的4种路面结构分析厚度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进而利用车辙预估模型,以车辙深度为控制指标,预测高模量沥青路面的功能寿命。结果显示,不同力学指标对应的较优路面结构均为上中下面层、中下面层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其与传统AC结构相比可分别延长路面寿命326%和118%。  相似文献   

7.
排水沥青路面作为一种高安全、环保型路面结构,在国内受到大力推崇,但随着服役年限的增长,会发生堵塞病害和局部飞散掉粒,影响路面的路用性能和服务功能.因此,有必要对服役多年后的排水沥青路用性能和服务功能变化规律进行观测、分析和评价.选取"老、中、新"3种不同使用阶段的排水沥青路面,通过对其车辙、平整度、抗滑、排水、降噪指标进行实地检测、分析和评价,得出排水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和服役功能随着服役年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排水沥青路面使用超过10年,除路面排水和降噪功能有一定的衰减之外,其他各路用功能和服务功能保持良好,依然能够保持普通密集配路面相同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杨渭 《发展》2011,(8):158-159
水是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甘肃省河东地区由于降水量相对集中,沥青路面水破坏现象较为严重。本文结合甘肃省沥青路面设计及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沥青路面水损坏现象作了简单分析,并对如何预防阐述了个人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9.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主要表现特征:局部沉降、纵横向裂缝、车辙、坑槽、面层松散、功能性破坏。  相似文献   

10.
王瑞远 《魅力中国》2010,(10):86-86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车辙、裂缝、松散、坑槽、脱皮等破损病害,影响道路的使用安全性能。文章对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和常见的病害作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问题突出,除重载和施工因素外,大多与路基性能及排水有关。路基结构物不仅是实现车辆能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本的条件,而且是路面的支承结构物,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路基修筑质量的高低和防排水设计科学与否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起了重要的作用。根据本人工作上的经验及体会,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阐述路基工程  相似文献   

12.
路面裂缝是公路病害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裂缝出现后,雨水沿裂缝下渗至基层、路基,降低结构强度,使裂缝加剧扩大、扩展,路面的病害有进一步的扩散。本文以S315婺城段段沥青路面裂缝的修复为例,介绍了魁道路面材料养护技术的应用,对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的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军 《中国城市经济》2011,(11):209-210
路面裂缝是公路病害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裂缝出现后,雨水沿裂缝下渗至基层、路基,降低结构强度,使裂缝加剧扩大、扩展,路面的病害有进一步的扩散。本文以S315婺城段段沥青路面裂缝的修复为例,介绍了魁道路面材料养护技术的应用,对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的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水损害成了该地区较为典型的路面病害。文章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对海南地区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从自然环境和交通状况的角度分析造成海南地区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主要原因。调研分析表明,海南省沥青路面水损害形式主要有泛油、松散、唧浆、坑槽、网裂等。海南地区属热带气候降雨量大,自身交通量日益增大等特点是造成当地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重要交通环境因素;路面防排水设计薄弱也是水损害日趋严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键  罗传熙  崔浩斌 《科技和产业》2023,23(16):220-225
为探究气态水对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考虑气态水的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疲劳寿命计算公式与室内试验,分析常规水气浓度场与实际非均匀水气浓度场对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气态水会影响路面力学指标,常规水气浓度场在计算疲劳寿命时大于路面实际的疲劳寿命,高估了路面结构的抗疲劳能力。室内试验表明,沥青混合料经过气态水的侵蚀后同样会缩短其疲劳寿命,导致路面缺乏安全性,路面在设计及疲劳寿命预估时,引入实际非均匀水气浓度场可提高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党洪峰 《魅力中国》2010,(31):48-49
一般干线公路由于受资金的限制,路面结构设计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及超限车辆的增多,各种原因所潜伏的质量隐患就暴露出来,一般有裂缝、沉陷、车辙、坑槽、泛油、松散、推移、翻浆等。鉴于此,本文对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破坏形式以及如何在设计和施工方面进行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工程中最常被采用的两种路面形式,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一般为15年,而水泥路面设计寿命是沥青路面的一倍,可达30年左右,然而从实际应用来看,两种路面的使用寿命均明显短于设计寿命,在建成后一两年内就需要维修的现象屡见不鲜,除行驶超重等使用因素外,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水平不高,也是缩短路面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两种路面较常出现的病害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施工中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质量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典型的层状体系特征,其层间结合状态的好坏对其使用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应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atlab分析计算了温度和荷载变化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层间黏结状态。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性能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低温条件下容易发生裂痕等脆性病害。高温条件发生的病害主要是车辙、推移及拥抱等横向变形。  相似文献   

19.
王永胜 《魅力中国》2010,(19):125-125
近年来我单位参与施工及养护的沥青路面不同程度出现了沉陷、碾压车辙、波浪、跳车等路面不平整现象,结合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有必要对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给予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刘钺 《魅力中国》2009,(1):55-56
根据路基工程病害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原则,针对路基路面工程的常见病害和产生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科学性预防养护,阐述了公路养护工作的方针、技术要点。对路面、路基工程的预防性养护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路基早期病害预养护措施方法和路基养护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并结合高速公路堰塘、沟谷区路堤路面基层开裂和桥涵台背脱空提出了处治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