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增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是没有建立起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的稳定增长机制。因此,保护和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就必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着手,通过建立对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使主产区政府有抓好粮食生产的利益驱动,种粮农民能够取得比较稳定的收益或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2.
应城市种粮大户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应城是湖北省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在中央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强农惠农政策拉动下,应城市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种粮大户迅速涌现。为了解种粮大户发展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最近,笔者对应城市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李克强国务院总理你们放心,国家会想办法保护所有种粮人的积极性的。——在江西瑞金考察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当地种粮农民如是说。8月22日,李克强在瑞金考察途中,经过一处稻田时,临时要求停车。他下车走进田间察看水稻长势,随机向沿途多位农民了解今年稻谷收购价格和农民种粮收入状况。李克强对随行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要完善粮食流通和价格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的合理收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湖北省远安县为例,研究分析了农业补贴政策对当地农户种粮积极性、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粮食直补促进农民增收,但对粮食增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减少了农户种粮成本;农机具购置补贴显著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提高了农户收入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提升农业补贴精准性、稳定农产品价格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粮食直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8年上半年以来国际粮价高涨,将粮食安全问题很现实地摆在人们面前。生产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当前更为紧迫的是发挥政策效应.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直补的政策效应是使产区农民想种粮.从而为田家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补贴方式不切实际,在一些粮食主产区直补政策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政府抓粮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后劲不足主要是粮食生产后劲不足。粮食生产后劲不足的突出表现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一)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高层次的消费随之产生 以家庭承包制和调整粮食  相似文献   

7.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我国当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直补政策对农民种粮净收益影响有多大,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作用如何,成为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1.直补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净收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影响不大。而且,对于种植不同作物的农民影响也不一样。其中,稻稻型农户的种粮净收益提高的最多,其次是麦豆型农户,而麦稻型和麦玉型农户的净收益提高的相对较低。2.直补与减免农业税两项政策相比,减免农业税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净收益作用更大。2004年,安徽全省平均每亩直接补贴金额为1…  相似文献   

8.
国家为了扶持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方面在流通环节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另一方面相继出台了各项粮食补贴政策。但实际中,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在深入湖南郴州市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粮食生产的现状和问题,深入分析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成园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为了扶持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方面在流通环节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另一方面相继出台了各项粮食补贴政策.但实际中,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在深入湖南郴州市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粮食生产的现状和问题,深入分析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1.粮食行政管理要有利于种粮农民增产增收,调动农民的种粮、售粮积极性。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行政管理要将重点放在如何确保种粮农民增产增收上,要以实现种粮农民增产增收为前提,努力提高粮食商品率。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行政管理要以规范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经营者的行为作为工作重点,重点检查经营者是否取得粮食收购资格,是否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严禁没有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入市收购,扰乱粮食收购市场,损害农民特别是粮食生产者的利益。要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作为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措施来抓,引导农民种植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粮食品种,…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森林公园环境教育及其机制定义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政策保障调控机制、教育主体培养机制、解说系统作用机制、环境行为监督机制、教育效果评价机制5个子机制的森林公园环境教育机制,并对各子机制的主要构成要素、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森林公园环境教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农情.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小规模兼业农户仍将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微观主体.内生型农机服务市场能够有效连接小农户与农机服务提供者,有助于解决因土地细碎化而产生的高交易成本问题,为此,本文重点揭示了内生型农机服务市场的形成机理,设计了其运行机制.研究发现,小农户分散且多元的农机服务需求是内生型农机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沪深两市2002~2005年87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的发展趋势及其决定因素。根据以往的研究,我们发现公司董事会的规模大小取决于董事会监督功能和建议功能之间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本文从公司特征、股权特征以及其他董事会特征等方面来研究董事会的规模,研究发现董事会的规模与公司的规模显著正相关,而与公司的成长机会显著负相关;研究还发现,公司的股权特征和其他董事会特征对董事会规模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完善广东土地征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智饶 《南方农村》2009,25(2):34-36
土地征用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目前征地机制还不很完善,农民的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完善土地征用机制,确保农民合法权益极为重要。本文在总结广东征地制度改革措施的基础上,分析了征地制度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土地征用机制、确保农民合法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形式也走向了多样化。近些年来,供应链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思想也逐步得到了管理界的认可。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协调供应链中的合作关系,构建供应链的合作关系机制,成为供应链研究的重要命题。论述要通过建立供应链合作机制,在供应链内部实现信息共享、利润分配、风险共担,最终通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的提升而达到供应链上的企业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森林碳生产的激励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指出森林碳生产的激励原因在其经济属性,包括公共物品特性与生产的正外部性;运用供求曲线对森林碳生产进行经济解释;论证了产权制度安排与碳价格给付的森林碳生产激励办法;指出产权制度安排激励办法的现实困难,提出尽快开征碳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分析,指出其演化过程经历开拓、成长、成熟、自我更新或衰退大致四个阶段.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对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其演化是自组织和环境选择相结合的结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地质找矿新机制的"新"体现在"基金衔接"和"整装勘查"上,两者体现了国家对地质找矿的干预和调控.公益先行,重在解决地质找矿潜力和找矿空间选择问题,其定位符合地质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地勘基金很大程度上具有暂时替代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作用,要与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衔接好.商业跟进的核心是要确立企业在地质找矿中的主体地位.整装勘查是地质找矿组织模式的创新,对提高找矿效果,特别是找大矿具有重要意义.要注意防止地方以地勘基金之名掌控矿业权,要通过资源税费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掌控和经营矿业权的冲动.新机制要研究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解决勘查资本与技术分离问题,促进两者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林业产业链的形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了林业产业链的内涵基础上,勾勒了林业产业链结构。林业产业链的形成始于社会分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合适的产业链组织结构,尔后产生新的细致化、更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周而复始,形成蛛网结构的林业产业链形成机制;之后基于蛛网模型3个维度,提出林业产业链形成的价值模型,并举例说明,验证了林业产业链形成机制;最后探讨了林业产业链价值实现的4个途径,为积极拓展和完善林业产业链功能和优化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龙头企业技术服务的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析结果,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农技服务,信息传递大多采取与相关利益主体合作推广的模式;利益分配主要是各相关利益主体在龙头企业的主导下分配技术变迁的收益;激励约束主要是各相关主体在接受一定约束的前提下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决策制定主要是龙头企业占主导地位,其它相关利益主体在"退出权"的威胁下适当参与。针对龙头企业农技服务运行机制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保障农户经营决策权、合理界定相关利益主体关系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