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越来越无法满足三农对资金和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形成正是填补农村金融市场服务空白,以服务三农为重心,满足农户和农业企业贷款需求的。但是,目前我国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对此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着手,结合相关数据,分别分析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成功模式经验,提出了要提高社会认知度、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拓展融资渠道、创新金融工具、加大政策支持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对缓解当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广西组建和运营的实践过程中,存在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资金来源狭窄,资金运转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因此建议政府要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金融机构间要加强"链接",拓宽融资渠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从而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8,(5)
自2006年底,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全国各省市纷纷响应落实组建工作。如今,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下简称三类机构)已经走进了第12个年头。值此之际,文章将对三类机构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并以山东省为例探讨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献策献力。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需解决。文章从阐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在增强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建设、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和创新金融服务工具等方面探讨了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更多体现了政府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政策意图,而缺乏对农村金融市场特殊性的关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否则融资难的困境将继续困扰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农村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有助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但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运行过程中也面椎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朱澄  叶宇洋  杨勇 《时代经贸》2011,(4):157-158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农村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有助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但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长久以来,山西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着功能弱化,信贷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与此同时,农村金融的进入门槛一直很高。2006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降低了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资本进入的门槛,银监会首次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概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对农村金融市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文章以新型农村金融的引入为切入点,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定位,探究了山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资金规模有限、技术支持落后、风险控制问题突出、监管难度大等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应该从多个方面扶持和引导浙江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郭军 《生产力研究》2013,(8):41-43,46
为缓解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和效率低下等问题,自2006年以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开始试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势头迅猛,运营现状良好,但在其试建营运发展中依然面临许多困难或障碍。文章在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所公认的人口大国及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业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是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这些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呈现出积极发展农业的繁荣景象。然而发展农业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充足的投资资金做后盾,这就要求必须加大力度建立农村金融体系,为广大农民群众解决农业投资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但是就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并不是很乐观,存在农村金融市场混乱,融资行为不规范等现象,滞后了我国发展新农村农业生产的需求。本文就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益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对策,旨在能够促使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规范化,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攀升。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速度却慢于银监会的试点计划和三年工作安排进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银监会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过于保守的政策,这项政策大大降低了合格发起人的数量并降低了县域经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地方政府和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激励不足等。文章认为,应采取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特区,增加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建立两级金融监管体制和稳定的农村金融补贴机制等措施,来推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融生态是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生态调节构成的有机系统。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较为缓慢,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从金融生态主体方面看主要是经营人才缺乏、资金来源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和盈利能力有限,从金融生态环境方面看主要是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和群众认知程度低,从金融生态调节上看主要是自身内部调节与社会外部调节机制均不健全。为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需要健全其金融生态主体,优化其金融生态环境和健全其金融生态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需求,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数量总体上偏少,并没有解决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的问题。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进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化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批量化设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理论界对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必要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规定的缺陷与制度变迁的特征、以及试点地区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营中出现的偏离政策初衷现象及发展障碍,理论界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营中偏离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以便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间资本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中的障碍进行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分析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中的障碍有政府歧视政策、农村企业和个人对民间资本的认可度不高、农村金融条件不完善和市场回报率低四个方面,并对解决这些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的特点是:服务于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册资本金较低,股东持股比例一定,治理机构设置灵活和监管指标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的缺陷是:准入门槛过低,限制资本投入,忽视债权人权益保护和监管指标不合适等。因此,应适当提高准入门槛、鼓励资本投入、保护债权人权益和调整监管指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但在发展过程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三类机构逐渐呈现出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三类机构间的数量、规模及绩效非均衡,地域分布非均衡和金融服务能力非均衡.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分别从产权、交易成本和制度变迁三个角度对这种非均衡性进行深度解析后,可以发现,优化各类机构的产权结构,完善监管制度,增加西部地区金融供给,提升各类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是促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地不断进步和发展,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努力发展合作金融是建成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为一体的普惠金融体系中关键的一步.本文通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特点,分析了其对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意义;并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支小"效果中存在问题,进而给出了适用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程惠霞  杨璐 《经济地理》2020,40(2):163-170
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静态空间分布基础上,以"金融密度"为衡量指标,考察2007—2018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空间分布与扩散特征,结果表明: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空间分布呈整体分散但相对集中状态,从形式上覆盖了31个省份,但实际覆盖空间非常狭小。②基于ArcGIS的村镇银行经济金融密度、人口金融密度和地理金融密度分析发现两个突出的空间扩散特征,一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虽然大部分在中西部地区,但空间分布存在省级差异和地区不均衡;二是它们基本遵循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向经济发展欠佳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到人口密度低地区等空间扩散路径,但在面积相等条件下,人口密度、基础设施、信用体系、运营成本与金融风险等因素导致这一扩散路径逆转。③最后结合金融科技趋势,提出政策层面适度调整农村金融发展思路,将重心调整至"数字金融"探索改善金融可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