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基于中国三大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不同财政支出项目的影响方向不同,且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国三大地区存在差异性。因此,研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能仅就全国范围考察,还需分区域进行。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一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典型年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拟合关系,并构建中国1978-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计量检验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方面,政府需要结合地区间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要把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纯收入作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的核心,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我国1983年-2004年财政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性的作用,不同的支出项目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制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5.
城乡收入不平等和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老龄化及其分布是否加剧城乡收入不平等亟需深入研究.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静态固定效应回归和动态差分GMM方法系统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城乡人口老龄化系数比对城乡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拉大作用既来自于城乡少儿抚养系数比,也来自于城乡老年抚养系数比;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效应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老龄化深化的作用效果越大.研究结果揭示了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部门流动对重塑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并进而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机制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的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利用CHNS数据,在测度收入不平等的代际传递性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代际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上升阻碍了代际收入的流动,而代际收入弹性的提高也会导致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恶化。 相似文献
7.
8.
金融发展问题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但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方面综合探究金融发展对缓解贫困的影响不多.本文基于中国2005-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进行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运用OLS进行了估计,研究表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对缓解贫困有积极影响,但是金融结构对缓解贫困的影响不显著,金融发展效率对收入不平等的缓解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9.
物流发展与城乡收入差异——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1998-2007年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物流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异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就中国整体而言,物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乡收入差异的缩小,物流业发展水平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每提高1%,城乡收入差异将缩小2.52%、3.37%;从三大地区来看,物流发展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缩小具有较明显的影响,而对西部地区则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异的作用;物流发展对三大地区城乡收入的影响差异较大,影响力大小依次为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另外,经济增长和政府支出对中国和三大地区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盖勒和斯利亚的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将城乡二元结构和政府行为引入跨期模型,揭示了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可以通过政府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予以改善的内在机理。基于2001~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建立联立方程组和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乡教育不平等将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也会促使城乡教育不平等的程度进一步加大。第二,缩小城乡初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可以有效地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而缩小城乡小学或高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对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无显著作用。实证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增加对农村初中教育的支持力度为打破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恶性循环的怪圈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的收入差距与健康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收入分配对健康和健康不平等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1997年和2000年农村的面板数据回答两个问题: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影响健康的方式;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否会导致健康不平等的加剧,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健康是否受到更为不利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其次,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呈现“倒U”型,在收入差距较高时,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主要为负向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收入差距影响到公共卫生设施的供给。再次,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加强收入效应,其含义是如果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更容易受到负向冲击,那么收入差距对低收入人群的健康更为不利。 相似文献
12.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1):9-13
收入是反映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不仅影响社会公平,而且影响经济社会长期稳定的持续发展。1996年一2004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揭示出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在于自然因素与体制因素的不同。要缩小这一差距,就必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产业化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公式对新疆2003年城市居民收入调查的2828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新疆的地理特征将基尼系数按南疆与北疆进行分解计算,并按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进行集中度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并不严重,南疆的收入差距大于北疆,工资收入和转移收入是收入差距增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趋扩大的城乡差距,改变原来缩小城乡差距就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既有思路,代之以还应包括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新认识。通过城乡公共服务的统筹治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和平等发展。本文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为例,对城乡公共服务统筹治理与制度创新作出分析探讨,认为应从完善地方立法、改革地方财政制度、扩大政府购买服务以及调整政府政绩评价方法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6.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高级阶段实现城乡人均公共支出均等化,实质是保证普遍公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初级阶段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是保证最低公平。我国目前处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初级阶段。为此,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框架,是建立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预算体制,建立以实现最低公平为条件的农村公共服务内容体系,建立以平衡政府间公共财力为原则的转移支付体制,建立主体合理、机制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在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下,可以通过调整养老保险的缴费率或养老金计发办法来影响参保人一生中的养老金纯受益,从而实现代际间和代际内的收入再分配。本文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城市住户调查数据,分别估计城镇参保职工在1997年养老保险制度和2005年最新养老保险制度下的终生养老金纯受益,并以此从代际间和代际内的角度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在1997年的改革方案下改革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逆向收入转移效果得到改善;但在2005年改革方案下,2002年时40岁以上的群体中存在较明显的逆向收入转移倾向。另一方面,从代际分配来看,1997年改革方案的代际不平衡大于2005年改革方案;在2005年改革方案下各代人的养老金纯受益都有所提高,但这是以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率和养老金计发办法不变,养老财政收支能维持平衡以及参保人在整个工作期间按规定缴费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造一个内生收入函数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城乡教育不平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城乡教育差距第上升1%,城乡收入差距将上升6.4个百分点;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9.
收入、收入不均与健康:城乡差异和职业地位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使用来自中国9个省的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了居民自评健康与家庭人均收入和社区内收入不均之间的相关关系。考虑到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特征,本文将农村样本和城镇样本分开处理;考虑到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计量方程中引入了代表职业地位的变量及其与收入和收入不均的交互项。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收入、收入不均与健康关系的作用机制。主要结论是:收入与健康的关系、收入不均与健康的关系都存在城乡差异和职业差异,这说明在收入、收入不均与健康的关系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十分重要。要解决健康不平等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主要是农村居民和生活在城镇的农民的医疗保障,同时要设法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本,并逐步取消各种造成城乡分割的制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