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影子银行是正规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但因其具有脆弱性,不受监测和监管,会削弱货币政策效果。本文从理论上提出影子银行体系下货币政策传导"渗漏"与"扭曲"效应假设,并运用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借助信用创造功能、加速社会资金运转,显著影响货币供给总量与货币流动速度,导致货币政策传导的"总量渗漏"和"结构扭曲",在货币政策宽松、社会总需求扩张时期,影子银行活动能够有效补充正规金融体系的货币信用供给不足,强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力;但在货币政策收缩阶段,影子银行的"总量渗漏"会显著弱化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调控能力,扭曲紧缩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梳理了国内外近期有关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文献。这些文献表明,随着金融格局的变化,传统的货币理论分析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子银行改变了传统货币政策的制定思路,同时也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和传导过程;货币当局更加注重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以及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货币政策时国民经济起到的调控作用显著加强,但是,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进行传导。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制定极为重要。从定性的角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在货币传导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或间接调节各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进而控制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及信用总量,使企业和居民根据变化了的经济变量不断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达到国民经济新的均衡,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途径和作用机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际上涉及两个不同的领域,即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首先改变金融领域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金融市场的放款和融资条件,然后影响实体经济中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结构调整,从而改变社会的产出和价格。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5.
何慧刚 《经济师》2004,(11):84-8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部门通过政策的冲击引起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反应 ,进而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变化 ,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所依赖的方式与路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有两种渠道 :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货币渠道主要分析利率、汇率等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如何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信贷渠道主要是通过银行、企业、居民财务状况和银行信贷条件的变化 ,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文章在论述货币渠道的传导途径的基础上 ,对货币渠道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分析和说明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之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如何诱发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一整套机制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影响经济的手段和渠道。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调控政策,货币当局必须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途径。近年来为治理通货紧缩,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甚至出现了政策效应递减。①对此,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8.
赵峻松 《经济咨询》2006,(5):42-43,39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研究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如何通过各种经济变量对实际经济产生作用的问题,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从早期凯恩斯主义提出的利率传导机制,货币主义补充的非货币资产价格机制,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秉承古典货币中性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创新强调银行资产的信贷渠道,众多学派围绕“货币是否是面纱”及“货币非中性时影响实际经济途径”的争论使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研究呈现出众说纷纭的丰富形态,随着理论相互间的吸收与融合,我们可以把所有传导机制概括成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同业市场摩擦、银行异质性与货币政策传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曦  金钊 《经济研究》2021,56(10):56-71
同业拆借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改变了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行为,同业市场摩擦因而通过银行贷款决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我国同业市场的特殊性又在于,存在着具有不同流动性充裕度和信用风险的大小银行,其中大银行可看作资金批发方,小银行主要是资金拆入方.针对这些特征,本文构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我国异质性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动态优化决策模型,推导不同类型银行的贷款投放决策,探讨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结论 是,同业市场摩擦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面对货币政策冲击,不同类型银行反应不一;特殊的同业市场结构进一步阻塞了政策传导——若同业风险飙升,大银行将急剧减少资金拆出规模,货币政策传导遭遇梗阻并产生类"钱荒"现象.然后使用2007-2019年间279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理论推断.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改革的建议.对于深入理解我国货币市场运行,以及如何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问题,本文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祺 《经济纵横》2015,(3):114-119
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社会融资量急剧扩张的同时,实体经济发展相对"冷清",这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现象和问题。这种"货币热、实体冷"的现象说明我国存在货币超发的同时,也存在货币空转问题。影子银行体系是我国货币空转重要的传导渠道,而融资性票据和表外借贷平台是其中最主要的两条途径。鉴于货币空转的风险和影响,目前尤其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及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影子银行的监管机制和预警机制。加强信息披露,扩大影子银行机构信息披露范围。强化银行业竞争意识,为金融企业自主创新提供空间。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展投融资渠道,这也是应对货币空转和影子银行的最根本途径。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着力提高银行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经典理论不能解释的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还能产生持续贸易顺差"现象,将贸易信贷纳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框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中国货币供给影响贸易收支的通道主要是"贸易信贷"以及"通过汇率影响贸易信贷".借此给出了我国"流动性过剩条件下产生贸易顺差之谜"的一个解释,强调紧缩性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有助于消除内外均衡冲突.  相似文献   

12.
西方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政策如何借助于货币冲击影响实体经济的路径,它是货币政策有效运作的基础。在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条件下,股票市场不仅提供资源配置、风险分散、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而且是货币政策重要的传导渠道。在通常情况下,股票市场或股价本身并不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直接的调控目标,但中央银行每一次操作或每一项政策的出台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股价的变化,进而导致投资或消费等不同程度的改变,最终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徐琨  谭小芬 《技术经济》2016,(6):119-127
通过分析微观层面的中国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发现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增速存在顺资产价格周期性,且这在中、小型银行、资产价格危机期间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面利用FASVAR模型检验了银行资本扩张的顺资产价格周期性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本渠道在中国是存在的,即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资产价格来影响银行的资本约束和资产扩张,最终传导给实体经济。此外,发现货币数量通过这一渠道的作用强于利率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常态下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将发生新的转变,传导效果更加不确定,疏通的难度也增大,以利率调节为主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模式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转型的主要目标。对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利率走廊机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转型;继续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健全与市场化相适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断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传导机制的作用;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市场的比重,以提高我国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发达的货币市场和有效的金融机制基础上,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率、汇率、非货币资产和信贷传播四条途径影响宏观经济总量。本文重点通过对利率传导渠道的实证分析,说明中国由于利率管制等方面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阻滞作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不能有效地指导实体经济,进而对疏导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发展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政策如何借助于货币冲击来影响实际经济的变动及其实施影响所依赖的路径(传导渠道),它是货币政策有效运作的基础。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着重分析两种渠道: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但在金融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资本市场对实际经济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强,特别是股票收益、股票价格与实际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越来越紧密,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指标变化的反应变得相当灵敏。资本市场的规模和结构的不断变化影响着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的工具,其发展变化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玮 《经济论坛》2003,(14):20-21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要保持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畅通,需要货币政策传导主体(中央银行)、中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和客体(企业和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积极引导货币政策影响总产出和宏观经济运行。然而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传导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率传导机制受阻。近几年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利率在央行与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在货币市场各交易主体之间的传导作用在不断加强。特别在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同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系理论与实证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系数自回归分布滞后(VADL)模型,以中国财政赤字占比作为财政政策变量,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财政赤字占比对VADL模型的系数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四个重要命题.据此得出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最为顺畅,货币中性性质显著;财政收支不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会出现非对称时滞,财政盈余不利于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9.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SVAR研究,多数选取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衡量政策冲击的指标变量,但理论研究表明,用流动性指标衡量货币政策冲击更适宜。事实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也一直强调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控制。因此,金融机构流动性应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部分。以此为起点,笔者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SVAR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银行类型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机制差异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993~2008年我国4家国有控股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据,考察了我国不同类型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差异化作用.运用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国有控股银行在对货币政策传导至CPI的影响较为显著,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量有着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