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存在巨大逆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法制与行政体制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要解决发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国必须明确区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高等教育,制定与实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规划和促进政策,完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立法内容,完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规制体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加强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谈判、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中外合作办学影响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质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我国是贸易进口方;中外合作办学不仅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缓解了供求矛盾,也使我国整体福利水平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3.
教育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不仅是教育服务本身,还涉及经济、文化、内需等诸多方面。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面临着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缺乏国际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等问题。本文从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力出发,较为全面地综述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和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提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经济服务化和服务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成就斐然,服务贸易领域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规模稳步扩大、行业结构持续优化、国际开放合作不断深入,正在由服务贸易大国转向服务贸易强国。我国服务贸易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国内外产业结构优化和数字化赋能赋智两个方面。但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要从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和积极参与服务贸易领域国际规则制定等方面发力,不断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廖颖 《消费导刊》2014,(12):299-299
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近年有明显发展,但文章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依然较低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要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入世与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世界各国当前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及政策,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对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阐明了入世对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业的影响,并提出了趋利避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WTO体制下的海峡两岸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岸关系的缓和与经贸的快速发展,为海峡两岸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岸应当向对方开放自己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市场,同时在发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中应注意解决学历、学位的互相认可、学生权益的保护、教育投资和教育投资者的保护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与法律实施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存在发展不平衡,缺乏国际竞争力等问题,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9.
崔展丹  蔡萌  苗敬臣 《商》2014,(52):380-380
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获得了非常巨大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正在逐步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指标.然而,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发展状况仍然是比较落后的,服务贸易的逆差也是逐年扩大的,可以说在国际上并不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水平.在这样的形势下,本文对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如何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提出了改善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教育服务贸易和其他服务贸易一样为国家贸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虽然已经开始认识到教育输出的重要性,但是以美国、英国等为主的发达国家的教育服务贸易仍位于世界前列,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较弱。 故本文选取 2000~2018 年的相关数据,基于波特钻石理论对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探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规制。我国目前的立法远不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的需要。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我国应该选择既适应国情又符合《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的立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服务贸易承诺自由化指标的建立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时在有关开放服务贸易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承诺,本文计算了我国服务贸易承诺的自由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本文第一部分概述了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的服务贸易承诺并提出了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目的。在第二部分建立模型对服务贸易承诺自由化指标进行了计算。第三部分就服务贸易承诺自由化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与货物贸易一并构成两大贸易支柱。GATS作为第一部世界服务贸易框架性规则,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和顺畅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其保护程度和开放程度已逐渐难以适应当前服务贸易的发展。多哈回合的停滞不前导致CPTPP等大型自由贸易协定相继产生,使得国际服务贸易规则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服务贸易规则体系是中国调整国际服务贸易关系的法律集合,作为国际贸易法的国内渊源,中国国内服务贸易规则对于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衔接国际服务贸易规则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即是通过分析国内服务贸易规则的现状及不足,并在借鉴CPTPP的基础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trends and emerging issues in trade in educational services. It provides rough estimates of the size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 educational services drawing on the limited data available in services trade statistics and data on foreign students in tertiary education in OECD countries. It outlines the current commitments for trade in educational services under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 It also review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on‐going GATS negotiations for further multilateral trade liberalisation in this sector. It points out that OECD countries have been noticeably reluctant to make proposals for further liberalisation of trade in educational services. One reason for this is the concern in many countries about the potential threats posed to cultural values and national traditions by growing trade liberalisation in educational services. Finally, the paper reviews some of the main policy issues arising from trade in educational services.  相似文献   

15.
In an era of the knowledge society, one would expect to encounter a sense of urgency in assuring the free flow of higher education across national borders. Yet, to the contrary, there is a substantial reluctance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is sector into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This contribution postulates that academia is missing out on a major opportunity by setting itself apart in trade negotiations. Though higher education has a higher calling, it will not be able to compete successfully for necessary resources unless it adapts to the rules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正式加入WTO,高等教育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中,如何通过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文章主要探讨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之间的必然联系,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积极影响以及中国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范围的属地与属人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BPM5)中服务贸易的统计范围体现的是“属地”原则,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服务贸易的内涵体现出“属人”原则的特点,《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中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范围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再现了《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属人原则。完整体现属人原则是未来服务贸易统计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简要分析了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范围从属地原则变化到属人原则的原因,以及现阶段我国建立体现属人原则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Trade in services has expanded considerabl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numerous regulatory barriers constrain such trade, especially when it involves the temporary cross-border movement of labour, also termed,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export services through cross-border movement of professional, semi-skilled and unskilled labour.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 seeks to progressively liberalise trade in services via different modes of supply, including the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Under the first round of GATS negotiations, member countries have made sectoral and cross-sectoral commitments to promote trade in services for these different modes of supp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nd various constraints to the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in service trade. It also assesses the nature of liberalisation that has occurred in this mode of supply under GATS and notes the limited progress made in this regard. In view of the ongoing round of GATS negotiations, it suggests ways to stregthen the overall GATS framework through greater transparency and specificity in the commitments on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an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various multilateral disciplines.  相似文献   

19.
GATS是服务贸易领域第一个多边协议,是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成果之一。根据GATS的规定,国际服务业必将进入逐步自由化阶段..本文从竞争政策与竞争规则的角度,分析GATS协议中涉及的有关服务贸易的公平竞争原则,并对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竞争法的完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