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1年,严复翻译了亚当·斯密《国富论》,标志着中国引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端;1902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建立商(学)科,一些应用经济学课程开始进入中国最高学府;1912年,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后,北京大学正式建立经济学门(系)。  相似文献   

2.
《经济科学》2012,(4):1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学教育和科研基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是我国综合大学中最早建立的经济系科,也是西方现代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北京大学经济学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商学科,1912年严复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始建经济学门(系),1985年又在北京大学经  相似文献   

3.
作为致用之学的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流派,从而打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实现了经济学理论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中国具体的经济实践和制度环境上的原因,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三大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俊杰 《经济论坛》2010,(2):215-219
经济学方法论是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哲学探讨乃至根本反思。在纵向结构上,可分为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和各种具体方法;在横向结构上,又可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和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等。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引进与普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宋则行(1917-2013年)是当代中国杰出的经济学家,在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多个领域均有重要建树,为推进中国经济学发展和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本文概括介绍了宋则行在促进西方经济学中国化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等方面的若干成就,分析评述了其兼容并蓄的科学方法,并探讨了继承中国老一代杰出经济学家优良学术传统,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研究》2007,(1):F0002-F0002
<正>晏智杰,男,1939年12月26日生于古都西安,籍贯江苏仪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中华国外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等;现任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北京大学经世济民经济学教育中心董事长等。简历:1957年-196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本科;1962年-196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研究生,师从我国经济学界元老陈岱孙攻读西方经济学及其历史;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研究》2006,(2):I0010-I0010
2005年12月26日《光明日报》讯,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日前在京召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学术座谈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1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会议同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高鸿业、张薰华、张维达、吴宣恭、杨圣明、有林、程恩富等先后在会上发言或提交了书面文稿。学者们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的经济学理论.既可以指导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也可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我国才成功地改革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和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张卫国 《经济学动态》2006,(8):19-120,F0003
2006年3月9日,在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心)成立10周年之际,“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论坛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中国经济学”、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展开了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9.
空间经济学是21世纪经济学最激动人心的领域,也是当代经济学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空间经济学也是多学科的融合与创新。为了促进空间经济学的国际交流,推动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共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经济学教育二元格局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学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目前,已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育与西方经济学教育并存的二元格局。基于对这种二元格局形成过程、原因及两个教育体系各自特点的认识,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上,应坚持以下原则: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实现中国经济学教育二元格局向一元格局转变;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晏智杰1962年~196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研究生,师从我国经济学界元老陈岱孙教授攻读西方经济学及其历史;研究生毕业论文“论李嘉图的价值论和价格论”是晏智杰学术生涯的开端。1966年初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在北京大学已经渡过了整整50个春秋。  相似文献   

12.
从1949—1978年的近30年中,中国经济学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广泛深入研究,并运用其原理来分析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学教育呈现出由政治经济学教育一枝独秀到多元发展的轨迹,西方经济理论的地位逐步提升,中国经济学教育内容逐步多元化,形成了经济学的学科繁荣和各种教学流派的争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完善市场经济、解决突出矛盾。围绕这些问题经济学教育需要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强调本土化。处理好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强调融合。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强调定量分析。处理好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关系,强调综合化。  相似文献   

13.
《经济科学》2012,(5):129
自1901年严复完成《原富》的翻译并出版之后,西方经济学宣告正式传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人海外留学的潮流日渐壮大,许多学子选择学习经济学并作为将来的职业领域,西学东渐现象在这一新兴学科上显示出来。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责无旁贷地承载了经  相似文献   

14.
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出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和《经济学(季刊)》请我评论。这是笔者第三次评论林毅夫的著作。第一次是评论《中国的奇迹》(1995),第二次是评论《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1997)。不过,我还是按照本人立下的规矩做事:一是先要看书,再决定是否评论,因此要求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经济发展成就巨大,而且经济学理论也有重大创新和发展.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实践来源,主要是中国的经济实践,也包括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必须继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和指导,也需要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数学模型和计量分析是经济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是更重要的基本方法,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不可能有机结合;经济学如果在中国按照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这两种不同路径发展,必然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可能都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民族经济学与改革开放基本同龄,诞生于1979年,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学科,是地地道道的经济学中国学派。然而,在过去40年以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为主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年代里,民族经济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体现为学科定义存在歧义、研究对象尚未统一、研究范围众说纷纭、基础理论运用没有达成共识,基本的学科范式尚未形成。而今,全球化的汹涌浪潮呼唤着新的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其实践,解决西方经济学此时的失灵;民族经济学恰好因其关注"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而为全球化时代所急需。为了使民族经济学能够担当全球化时代指导经济发展的重任,提出了民族经济学新的范式,力图用民族过程的经济学分析将民族因素引入经济分析框架,从民族的维度分析、研究、解决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7.
梁琦  黄卓 《经济学(季刊)》2012,(3):1027-1036
本文简述了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在过去二十年里在中国的发展,并指出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和国际贸易、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结合。同时,我们介绍了空间经济学国际研讨会(2011)的概况以及入选的六篇论文。  相似文献   

18.
一、北京大学经济系最年轻的教授 蒋硕杰教授,国际著名经济学家。他于1918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湖北应城。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和英国伦敦,获得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学士、哲学博士和经济科学博士学位,是一位造诣很深的经济学家。回到中国以后,他年方28岁,就得北京大学经济学法学院院长周炳琳教授慧眼识金,特地聘请他来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授。他是当时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最年轻的一位教授。  相似文献   

19.
6月27日“2006年教育部经济学研究基地联谊会学术会议”开幕式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二楼召开。教育部主管基地部门的代表、北京大学社科部副部长萧群、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以及其他参会单位的领导和代表7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教育部经济学重点研究基地联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误区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云宏 《财经研究》2003,29(1):20-26
“中国经济学“及其建立或重建的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学界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却存在教条主义、急功近利、本末倒置、形式主义、时空绝对等多方面的误区,需要我们加以注意,并且逐步确立好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