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市场和政府都已提前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和目标,但是4月13日发布的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还是低于普遍的预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数据,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8.1%,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呈现全面减速的态势。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9%;房地产投资增速锐减至23.5%。上述指标都是名义值,  相似文献   

2.
《天津经济》2009,(4):79-80
亚洲开发银行在昨天发布的一份重要报告中称,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至7%,而伴随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国内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的全面实施,2010年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恢复到8.0%。亚行还预测2009年CPI涨幅将低于1%。  相似文献   

3.
出口锐减牵累宏观经济增幅 中国内地实质经济增长由2008年第3季的9.0%大幅放缓至第4季的6.8%,是2001年第4季以来最低水平。全年实质国内生产总值上升9.0%,低于2007年修正后的13.0%。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近日在香港发表演说,称中国经济实际上正在实现软着陆,强调GDP增速逐步放缓至7%,有利于中国经济稳健增长。  相似文献   

5.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11.9%的强劲增长,引发了经济学界对于中国经济过热的担忧。最近,随着经济出现放缓迹象,学界情绪发生了改变。7月份,中国制造业产出增幅跌至17个月来最低水平,不少预测认为,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将跌破10%。外国经济学家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增长乏力将危及全球复苏。  相似文献   

6.
财经要闻     
《宁波经济》2014,(11):10-10
社科院下调今年经济预计增速至7.3%明年放缓至7% 中国社科院近日在北京发布最新报告称,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7.3%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经济增长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7.
复苏步伐持续 过去一年,亚洲国家经济起伏不定,但香港经济发展与市场预期大致相符,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由2012年的1.5%,加快至2013年前三季度的3%。虽然美国及日本经济乍见曙光,但香港净出口延续2012年的疲势,在2013年前三季度继续拖慢经济增长。与此同时,香港亦面对本土经济问题的挑战,房地产市场交投低迷、新兴市场增长放缓以及美联储退市的潜在威胁,导致商家却步不前,削弱了投资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去年第四季,内地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至8.9%,2011年全年实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2%,低于2010年的10.4%。  相似文献   

9.
[德国之声11月26日]根据世界银行25日在北京公布的季度景气报告,明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仅为7.5%,明显低于此前9.2%的预计。报告指出,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有一半将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实现。目前在中国的欧洲企业也已经感受到了经济增长步伐的放缓。  相似文献   

10.
过去5年,中国享受着只能用“动力十足”来描述的经济增长。除了每年总体增长10%以上,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连年递增。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现在,这个经济扩张期显然即将走到尽头。不过,在未来几年中国将会经历何种形式的放缓,仍然很难讲。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5,(35):33-34
亚洲开发银行(ADB)一份最新经济形势研究报告认为,由于经济外部环境稍有恶化,油价创下新高,今年东亚地区增长将适度放缓,其中中国经济全年的增长率约为8.9%,低于上一年的9.5%。  相似文献   

12.
观点     
《西部论丛》2006,(12):10-10
中国人民大学预测报告:2007年经济增长将低于10%;屠光绍:发展直接融资可破解七大难题;管涛:顺差过大增大宏观调控压力;樊纲:缓解外汇储备过高最根本的途径是鼓励资本流出;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至9.6%;[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台湾《全球观察》4月16日】一季度增长速度稍有放缓 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失去了一些动力,但增长率仍然超过预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GDP增长10.6%,比去年第四季度的11.2%有所放缓。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实现了连续第9个季度的两位数增长。此前普遍的市场预期是,增长率将显著放缓到10.0%左右。  相似文献   

14.
内地经济增长一幅度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中国内地经济增长于第3季放缓至9.0%,创逾5年来新低。今年首3季,实质国内生产总值上升9.9%。 现有数字显示,第3季经济增长大幅下降的原因,在于存货减少及实质投资增长放缓。尽管固定资产投资的名义增长仍然稳站于28.8%,但撤除通胀因素后其增长幅度已大为放缓。第3季度内私人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表现在零售增长强劲,在继第2季实质增长13.6%后,第3季再度增长16.4%,其中8、9两个月里接近17.0%的实质增长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5.
《浙江经济》2011,(14):10-11
中国经济“软着陆”显现 国家统计局7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一季度小幅放缓0.2个百分点。多位权威专家表示,宏观经济已初露减速苗头,未来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减缓,但不会大幅下滑,总体会保持在9%至9.5%之间。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5,(6):47-48
亚洲经济减速的迹象正逐步增多。尽管中国的进口仍在难以置信地快速增长,但到12月的一年问增速放缓至24.6%,而至11月的一年间增速为38.5%。同期出口增长则从45.9%下滑至32.7%。  相似文献   

17.
有“自行车经济”之称的中国经济,如同骑自行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快了要人仰车翻,慢了会就地趴下。怎么叫快,怎么叫慢?当然跟骑车的人车技有关,根据现在骑车人的车技,年初政府给出了上下限的车速,上限是CPI数据不能超过同比增长3.5%左右,下限就是GDP增速不能低于7.5%左右。  相似文献   

18.
宏观·国际     
《首都经济》2014,(5):9-9
世界银行下调中国及东亚增长预期 世界银行4月7日发布的《东亚及太平洋经济更新报告》预计,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低于预期,中国的经济增速将放缓至7.6%。 根据报告,世行认为:“中国已经展开一系列有关金融、市场准入、劳工移动性及财政政策的改革,以提高增长效率并提振内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将令经济具备更稳定,更具包容性及可持续性的立足点。政府已宣布的一些措施也可能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例如税改和降低民间投资的障碍。”世行将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由去年10月的7.7%降至7.6%,同时维持对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7.5%的预期不变。  相似文献   

19.
通胀遏抑消费 香港第2季经济增长从第1季的7.3%大幅放慢至4.2%。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增长大幅减慢,以及私人消费及投资亦意外地大幅放缓。 过去几季,内部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现在似乎无力抵消外部需求放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里昂证券近期举行的“中国投资论坛”上,知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表示,防止经济过快下滑和推动一系列微改革将是今年决策层的两大政策议题。“考虑到新增就业,经济增长放缓至7%是一个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