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巨额的不良资产,隐藏着很大的金融风险,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债权资产并使之证券化,不失为处置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要解决我国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必须充分利用资产证券化.市场化的资产证券化比"债转股"更有前景.对一部分符合要求的银行不良资产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内部条件已经具备,但一些外部条件还没有成熟.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启动资产证券化业务.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在运行中产生的不良资产从表面看是金融企业自身资产的损失,本质上却是全体社会公众的损失,不良资产的增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平稳增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处置不良资产,债权转让往往是国有商业银行运用的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因此本文针不良资产转让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以及相应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距离我国承诺的全面开放银行业所余时间已经不足两年,然而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却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冲刺上市的道路上步履蹒跚。本文从不良资产的现状入手,提出了不良资产的信托处置方式,并着重分析了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所作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良资产已成为繁荣市场经济的重大障碍.面对银行清算、打包处置等处理模式的固有缺陷,不良资产证券化显然有利于不良资产处理便捷化、信用化目标的实现.然而,我国尚缺乏不良资产证券化所应有的法治环境与规范体系.因此,公权机关理当从社会实际出发,针对此类证券缺乏独立规范支持、权益转移程序繁杂与发行困难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条件下,如何有效地保护经营性国有资产,成为重大理论课题。本文针对不良资产处置时造成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提出要完善法律环境、健全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吸引民资、外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借鉴国外不良资产处置经验等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金融业长期以来处于政府高度垄断的状态,不良资产市场在法律体系、市场制度和结构、市场工具和产品、市场监管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认为我国不良资产市场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主要包括法律体系缺陷、政府过度管制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制度的不完善影响了市场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8.
不良资产的处置事关金融、经济乃至政治秩序的稳定。基于法律文本的考察,不良资产处置的规范性文件呈现出立法位阶低、效力不强等特征。政府对不良资产的处置体现了政府的干预,从经济法的视角看,它体现出一种激进的、强制的制度变迁特色,并带有路径选择的特征。从经济法的视角看,对不良资产处理问题的克服应从遵循市场规则、依法监管、完善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9.
资产管理公司对商业化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选择与商业化不良资产处置效益密切相关。理论上可以建立6个维度和16个要素的商业化不良资产处置方式选择模型,对各种处置方式的概念、风险和收益进行准确区分,拓宽处置方式选择的通道。实际选择商业化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处置目标、不良资产类型、处置时机和可操作性等因素,最终实现净现值回收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债转股是国家为解决国企困境而采用的一项政策性措施。由于债转股在实施过程中有着其固有的弱势,故本文旨在分析其弱势,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办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资本是经济运行的血液,资产证券化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其发行的资产支撑证券是当今资本市场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瓶颈制约因素是启动资本短缺。本文提出资产证券化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新视角,阐述了资产证券化对西部大开发融资的战略性支持;并针对目前情况对资产证券化实践的基本条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