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沃尔玛,黄色笑脸的迷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婕  相俊红 《经营者》2006,(18):46-50
沃尔玛是一个神话。然而即便是神话,也有幻灭的时候。沃尔玛如今似乎正处在一个节点。无论是它发家之地的美国,还是在海外市场,如今的沃尔玛走得都不平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流通扩张与零售时代”及其和沃尔玛飞速成长之间的关系、企业规模相关理论与沃尔玛分店扩张的核心竞争力基础、沃尔玛的正面效应及其对中国商业流通行业的启示这三个方面的剖析,探询世界经济产业结构演进中的流通产业扩张及“沃尔玛现象”背后的成因,找出其中的经济逻辑,这对我国零售业未来发展走向、商业流通主管部门政策制定及宏观导向以及我国商业流通企业的突破口何在等方面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不断扩展其海外并购的范围,但是,迄今为止它们一直竭力争取创造价值。 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步伐比全球商业界许多人士预计的都缓慢,但是,有证据显示这种期待已久的扩张现已步入轨道: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宣布了近260亿美元(1820亿人民币)的海外直接投资——几乎是去年同期的2倍。  相似文献   

4.
熊忠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7):111-113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趋势下,中资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上市的"三部曲"后,国际化的渴望不断增强,逐步加速了海外扩张的步伐。文章以近年中资银行海外扩张数据为依据,指出了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特点,从多方面分析了当前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动因。  相似文献   

5.
沃尔玛主宰整个零售业并对美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时代,眼看着即将成为历史。通过低价手段和不懈扩张,沃尔玛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个阿肯色州乡间小店迅速崛起为全球零售业巨擘,并引领了世界商业格局的巨变。沃尔玛的创始人之一——萨姆·沃尔顿不但把美国人惯出了"价不厌低"的毛病,还教会了美国企业如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不同区域间存在着政治经济环境、法律制度、金融环境、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区域选择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海外扩张的成败。本文首先对我国企业海外扩张的区域选择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区域选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并从扩张动机和产业结构两方面提出具体的区域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7.
《财富》杂志评选的2001年美国企业500强中,零售业巨人沃尔玛连锁店终于将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逼下马来,以2198.12亿美元的营收总额坐上了美国乃至世界企业的龙头宝座。而沃尔玛的主席罗伯逊·沃尔顿也力挫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沃尔玛仍然以良好的速度增长,而且在不断的扩张。如今,沃尔玛旗下在美国已拥有连锁店约3500家,在其他国家约1100多家,全球雇员1200多万。从1952年诞生的乡镇小店,发展成为名列全球500强之首的商业帝国,沃尔玛被惊叹为世界零售业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究竟又是如何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周钟 《企业研究》2006,(10):22-23
总部设在德国的阿尔迪是一家以经营食品为主的连锁超市,它是现在能够在商业领域击败沃尔玛的少数连锁超市之一。在德国市场上,阿尔迪可以很轻松地击败沃尔玛。目前,阿尔迪正不断地在沃尔玛的领地扩张,它在北美地区的销售总额已高达48亿美元.据预测,到2010年,它将在美国拥有1000家连锁店。尽管年销售额达2000亿欧元的沃尔玛销售额是阿尔迪的6倍,阿尔迪每年经销的单件商品的总价值却超过4000万欧元.是沃尔玛的30倍。究其原因,阿尔迪只销售不超过一千种商品,比沃尔玛少十五万种。  相似文献   

9.
一个来自法国的商业传奇,一个仅次于沃尔玛的零售业巨子,一个正在我们身边扩张的大型连锁企业……  相似文献   

10.
周一 《中国企业家》2005,(11):50-50
一个完全依靠国际市场的隐形冠军,其创始人的全副精力都投到海外业务上1993年陈索斌创建金王蜡烛,一根价格高达百元的工艺蜡烛在中国应者寥寥,创建不久后金王就陷入一场成长泥潭。当企业前景明暗难定时,来自美国沃尔玛的全球买手在青岛找到了陈索斌,金王的命运在此一刹那被彻底改变。性格开朗,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待人和蔼亲切,做事又一丝不苟,陈索斌很快赢得了沃尔玛的喜爱,订单由最初的十几万美元逐渐攀升至2004年的6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1.
总部设在德国的阿尔迪是一家以经营食品为主的连锁超市,它是现在能够在商业领域击败沃尔玛的少数连锁超市之一.在德国市场上,阿尔迪可以很轻松地击败沃尔玛.目前,阿尔迪正不断地在沃尔玛的领地扩张,它在北美地区的销售总额已高达48亿美元,据预测,到2010年,它将在美国拥有1 000家连锁店.尽管年销售额达2 000亿欧元的沃尔玛销售额是阿尔迪的6倍,阿尔迪每年经销的单件商品的总价值却超过4 000万欧元,是沃尔玛的30倍.究其原因,阿尔迪只销售不超过1 000种商品,比沃尔玛少15万种.  相似文献   

12.
京东方、TCL、联想、中海油、海尔,这些中国各自行业领域的“标杆企业”近几年相继走上了海外并购扩张之路。特别是近1年来,随着联想vsIBM、中海油vs优尼科等几起针对欧美著名跨国公司、标的额巨大的海外并购案例的出现,不论是国内企业界,还是国外企业界,都在惊呼: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热潮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进行的238起海外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进行综合考量,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多数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得了正向的绩效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并未得到预期的并购效益;正式制度距离、非正式制度距离均会对企业海外并购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海外并购经验、双边投资合作关系对制度距离与企业海外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两者均会弱化制度距离对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为理论背景,以2007-2010年76家A股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发生海外并购行为的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对发生海外并购行为的公司绩效抑制作用越显著;公司国有控股股权的性质抑制了海外并购的绩效;公司高管持股会对公司海外并购绩效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背景及概述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跨国并购是快速积累资本、占有资源、扩张市场的一种重要途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世界各大型跨国公司的决策,影响跨国并购国和东道国的行业经济,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格局,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纵观国内,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掀起海外并购的新一轮浪潮,涌现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海外并购事件。  相似文献   

16.
涂垠 《活力》2023,(1):109-111
如今,我国很多企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加入了国外并购的行列,虽然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的数量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海外并购的长期业绩却并不突出。究其原因,往往是对企业自身的能力评估有误,或者是内部功课做得不够好,没有及时对因海外并购产生的经营风险做好处理与预警。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大多面临政策经营风险、法规经营风险、损失整合风险。尽管海外并购一直是中国企业向海外扩张的主要手段,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少经营风险。本文对这些经营风险进行了分类与研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企业海外并购经营风险的控制处理对策,重点剖析了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可能遇到的风险,着力研究了有效的应对策略,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进一步增强对海外并购经营风险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沃尔玛创业于1945年,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当时手头只有5000美元,到1998年,沃尔玛在全球零售总额高达132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935亿元,利润41亿美元。 连续50年高速扩张,10年上一个台阶,至今仍未停止。是什么使得沃尔玛公司具有如此强大的竞争和扩张能力呢?答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持续升温的中国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学界以20年前的"日本教训"警言人民币升值后可能带来的恶果渐渐成为一种主流思潮。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在日元被迫大幅升值后,走上了疯狂的海外扩张之路:然而在90年代初期,随着升值所诱发的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萧条。如今,在TCL、联想等一批大企业的带动下,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热潮正在逐渐升温,这种情况的出现似乎更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狐疑:中国是否会走上20年前日本走过的弯路呢?而对于项兵提出的"买下沃尔玛"的"疯狂想法",接受采访的专家更是很自然地把它和"日本故事"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何斌 《中国企业家》2005,(11):49-50
因为业务线和扩张模式都多元化,TCL由三位背景和特点各不相同的少帅同时推进海外扩张2004年,TCL国际化步伐骤然加速。在彩电领域,TCL选择与法国汤姆逊合资TTE,摇身成为全球第一大电视机生产商。手机业务与阿尔卡特携手,成立T&A。接二连三的跨国并购,让TCL成为冲杀在国际化锋线上的企业之一。在TCL的海外军团中,一批高学历不能不提:TTE公司CEO赵忠尧,TCL海外事业本部总裁易春雨,以及T&A的CEO刘飞。今年4月刚刚过完42岁生日的赵忠尧,已经算得上TCL一员“老将”。自  相似文献   

20.
企业海外并购现状及财务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尝试以海外并购的方式对外投资,实现进军海外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海外并购起步较晚,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一直到2002年以前其其发展都比较缓慢,无论规模还是数量还是寥寥可数。从2002年到现在,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掀起了一股海外并购的浪潮,其发展规模与速度都急速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