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民工步入中间阶层通道亟待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大量中低层群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既使进城打工,从事工业劳动,他们在整体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并没有明显变化.特别是在城市里,他们始终处在下层的位置.虽然现在政府出台了很多帮助农民及农民工的政策,但结果却没有带来他们地位的提高,阶层间的差距在继续拉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失地农民.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如何,社区应如何开展失地农民教育,以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和道德标准,使他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贡献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3.
城市农民工,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农业户口,但他们又从事着非农产业的工作;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的生活;他们既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是真正的工人。城市农民工的产生是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农民工一方面为工业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但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因素,城市农民工的出现又使城市潜伏着不稳定的因素,城市农民工自身的处境更是令人不安。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他们受到教育水平偏低和资本积累不足等诸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在城市中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状态,人身保险、医疗保障问题、子女入学、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诸多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这些都对他们的城市融入带来了困难和阻碍,本文试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新的阶层,他们的走向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双重边缘化的内涵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具备融入城市的条件,剖析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因素,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对策建议,其目的是加快其走出双重边缘化困境融入城市的步伐,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培训机制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娥 《农村经济》2007,(3):91-92
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使新增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一项在城镇创业、就业的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通过培训农民工,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生活,获得与城市中的其他产业工人一样的待遇.本文就如何对农民工进行培训进行了探索,提出从六个方面建立农民工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7.
新望 《中国改革》2003,(12):1-1
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说,当前的中国社会业已出现“社会断裂”。什么意思呢?就是乡村与城市、农民与城市职工、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在这个断层之间,我们最为担心的就是那些被城市化浪潮所吸收但又被歧视和排斥的人们:他们是失地农民,是进城打工者。当一个人两边都够得着,但两边都不落实的时候,那,也是最“悬”的时候。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他们是一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甚至,他们已经不是小小的一群,他们的总数已超过城市正式职工。他们衣衫不整,蓬头垢面,他们苟且在城市屋檐下。他们随时会从我们身边走过,但我们很少注意…  相似文献   

8.
布衣 《中国改革》2004,(12):61-62
我住的城市有很多民工,他们绝大部分是从这座城市的边缘乡下来到都市的,为的是挣钱糊口养家。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他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人。长期以来,他们都受着大部分城里人的歧视,当然,也有人关心他们,但大都是出于形式或某种程度的需要。没有人真正关心过他们的公民权利,更没有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可能大家都忘记了,他们都是农民,是占这个国家80%人口的群体,是这个国家建国的基础,也是这个国家的柱石。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大概有200万民工,他们承担着这座城市90%以上的体力活。有一种在民工在本地称为…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生代正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的特殊部分,他们带着憧憬和梦想走进城市,在市民化进程中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城市市民的影响.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和特征,对于有针对性的提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和对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特殊群体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生活在城市社会。他们数量庞大,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进城创造了财富,但他们却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长期以来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大门之外,游离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他们就是农民工,在城镇从事非农职业,但户籍身份依然是农民劳动者,是城市中一群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1.
国有林场历来是林业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大批城市知识青年,林业大中专毕业生从四面八方来到林场.他们身居深山老林,一干就是几十年,用他们辛勤的汗水,使荒山变绿,河水变清,绘制出祖国秀美的山川,国有林场在林业建设中功不可没.但他们现在的处境又怎么样呢?一句话,国有林场陷入了资源、经济"两危"的困境,林场的经营是每况愈下,陷入惨淡经营之中.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受特定社会现状和环境影响,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他们绝大多数都涌到城市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而我们的城市目前还没有完全接纳他们的条件和能力,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和矛盾。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特征等方面,全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和摩擦,试图提出有效解决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土地流转问题,这不仅一个理论政策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问题.土地流转的动力就在于离开农村、离开土地的农民他们不需要耕种土地,他们要转向城市或者工业.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的数量决定了流转土地的数量.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着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收益权问题得不到保障,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非常普遍.本文从企业中农民工的工资比其付出的劳动价值低和农民工劳动后不能及时得到企业老板付出的工资回报两方面来分析农民工的收益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城镇化不能是农民从农村拔根到城市落地的单向过程,而应当允许进城失败的农民返乡。进城失败农民返乡的权利是他们的基本人权,是最后救济与保障。农民有退路,中国现代化才有出路。农民进城,"人努力、天帮忙",他们就在城市体面安居下来。但在当前中国发展阶段,相当部分甚至大部分进城农民无法在城市体面安居,就应当允许他们选择返乡,就要为他们留下返乡的退路。进城失败农民只要回到了农村,与土地结合起来,他们就可以具有力量。农民住自己的房子不花钱,  相似文献   

16.
我住的城市有很多民工,他们绝大部分是从这座城市的边缘乡下来到都市的,为的是挣钱糊口养家。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他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人。没有人真正关心过他们的公民权利,更没有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可能大家都忘记了,他们都是农民,是占这个国家80%人口的群体,是这个国家建国的基础,也是这个国家的柱石。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经济建设的特殊劳动群体,他们年轻易接受新鲜事物,追求时尚和多样化的生活,他们在城市务工,幢憬着城市的生活,但在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素养、社会歧视性政策等阻碍着市民化的步伐.从社会劳动力供需出发,健全职业素质培训机制,消除城乡二元体制,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覆盖面,拓展利益诉求渠道,将有效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提高失地进城农民的心理适应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被征而进入城镇生活的大量农民,由于其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城市接纳他们的准备不足,导致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遇到了许多挫折。为顺利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关心和帮助进城生活的失地农民,提高其素质,增强其竞争力,培养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政策运行向心力概念,阐释征地政策对失地农民的影响.征地政策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政策的中心利益现象和边缘性利益现象.征地政策自身运行的力量与政府和征地单位推动征地政策运行的力量共同组成征地政策运行的向心力.征地政策的向心力强使失地农民市民化,引起他们对市民化的反感,他们难以实现身份认同和角色转化;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基础较差,难以承受城市生活的经济压力,难以实观与城市市民社会生活的融合;就业安置和培训缺乏,失地农民城市就业能力较弱,难以进入城市正规就业体制之内,难以实现与城市主流社会的融合;社会保障不足,失地农民市民化缺少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难以解除后顾之忧,难以实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国家对农民的优惠政策运行的向心力使一些失地农民不愿意被市民化.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征地政策,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实际困难,加快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新望 《中国改革》2004,(12):8-9
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说,当前的中国社会业已出现“社会断裂”。什么意思呢?就是乡村与城市、农民与城市职工、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在这个断层之间,我们最为担心的就是那些被城市化浪潮所吸收但又被歧视的人们:他们是失地农民,是进城打工者。当一个人两边都够得着,但两边都不落实的时候,那,也是最“悬”的时候。在我们居住的城市,有一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甚至,他们已经不是小小的一群,他们的总数已超过城市正式职工。他们衣衫不整,蓬头垢面,他们苟且在城市屋檐下。他们随时会从我们身边走过,但我们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