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侦查讯问是侦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获取口供、查清犯罪的重要手段.在讯问中,侦查人员希望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而犯罪嫌疑人为了掩盖其犯罪事实,逃避法律责任,不可能轻易缴械投降.  相似文献   

2.
侦查讯问,是指国家法律授权的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事实情况,收集证据,依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一种侦查行为.其目的就是运用讯问这种方法进一步追查、 核实犯罪嫌疑人的嫌疑事实,查清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情况,从而达到查明案件全部事实真相.本文分析、 探讨—生理心理检测—这一新的侦查讯问技术在当前侦查讯问中的作用,现状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已受到各部门法的重视,因此在刑事诉讼法领域,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问题已成为重要课题。在侦查讯问阶段,犯罪嫌疑人与侦查机关的地位明显不平等。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已经规定了犯罪嫌疑人享有哪些权利,但其规定很不完善,侵犯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我国司法公正形象。本文通过对我国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完善措施进行构想来进一步介绍我国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4.
胡平 《活力》2005,(10):147-147
贿赂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智能经济犯罪,侦查取证难度较大,因此,审讯工作在对贿赂案件的侦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案件侦查的胜败。根据实践经验,犯罪嫌疑人在被讯问过程中,其心理活动往往经过防御、动摇、崩溃三个发展阶段,我们只要针对犯罪嫌疑人心理的上述特征,灵活地使用不同的审讯策略,及时排除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心理上障碍,就能够促使其坦白交代问题,认罪服法。  相似文献   

5.
王伟业  张伟光 《活力》2005,(9):118-118
攻守同盟是指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法律制裁,隐瞒犯罪事实真相,相互之间以及与有关证人、利害关系人暗中约定,提供假供、伪证的行为。在贪污贿赂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主要通过订立攻守同盟的方式,实施反侦查,既给查证工作既带来了困难,也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6.
刘忠权 《活力》2005,(10):148-148
检察预审,是指检察机关对直接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为揭露犯罪,证实犯罪,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以言词的方式,进行审查和讯问的一种专门侦查行为。现就如何做好检察预审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沉默权”制度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一项制度,它首先在英国得到确立,后在众多西方国家得到借鉴和引用,我国在侦查讯问活动中当前存在着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但是如果全盘袭用外国的方式和方法也会影响到我国侦讯工作的效率,因此,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寻求一条合理使用沉默权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从刑事诉讼的角度看,审讯是侦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的斗争从隐蔽转入公开。审讯人员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讯问,听取犯罪嫌疑人关于自己有罪的供述和无罪的辩解,为检验已取得的侦查成果及进一步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审讯过程又是审讯人员通过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地直接交往活动,对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9.
周松 《活力》2014,(22):77-78
从古至今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法律逐渐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对于社会中每个个体的人身权利逐渐加以重视。在现代社会,当某个公民被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时,他的人身权利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公权力的限制和伤害。刑事案件侦查阶段是进行刑事诉讼的基础环节,对于有效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公安机关进行案件侦查时,如果出现实体或程序错误,都会对公民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因此,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尤为重要,而其中最重要的权利就是其辩护权的使用,特别是对侦查阶段聘请律师进行相关法律帮助这一权利的保护。因此,在刑事诉讼中,保障犯罪嫌疑人等进行权利的行使,必然需要加强对律师侦查阶段诉讼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王志福 《活力》2010,(14):77-77
公诉过程中的退回补充侦查是指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或出庭公诉过程中,对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依法退回原侦查机关进一步查清事实.补充证据的诉讼活动。退回补充侦查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一项重要程序。对于弥补侦查和审查起诉中的缺陷和不足.确保公诉案件质量有着不可抹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明 《活力》2005,(9):96-96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活动,也是办理公诉案件的法定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司法实践中,常常遇到因案件讯问方法不当而引起犯罪嫌疑人在庭审中翻供、拒供,影响公诉效果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审查起诉中如何讯问犯罪嫌疑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检察机关技术装备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在侦查、起诉过程中改变了单一的纸张笔录口供的传统讯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视听技术为办案服务,努力提高基层办案质量,切实把先进的科技装备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是各级检察机关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赵航 《活力》2014,(2):43-43
通常认为技术侦查等同于秘密侦查,是指在案件侦查过程中侦查主体采取伪装或隐瞒身份、目的、手段的方法,运用一些科学技术手段,在侦查对象不察觉的情况下,为发现犯罪线索,收集犯罪证据,缉捕犯罪嫌疑人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侦查活动。由于秘密侦查往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科学技术手段,故又称为技术侦查。随着犯罪形式日益多样化、组织化、隐蔽化和智能化,技术侦查是作为破获大要案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并广泛的运用于通讯监控、网络技术侦查、追踪定位、电子监控、身份辨识、证据收集和固定等方面。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我国技术侦查一直处于“可做不可言说”的状态,极具神秘化。新刑诉法增加对技术侦查的规定,将技术侦查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技术侦查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从神秘走向法治。  相似文献   

14.
李长安 《活力》2006,(6):103-103
反贪侦查工作是人民检察院在处理经济违法犯罪问题的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性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措施。侦查有其特定的内容和方法,合理运用谋略是准确、及时处理案件的必要手段。目前,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的手段和方法较为隐蔽和狡猾;犯罪分子作案前考虑犯罪成本,立案前串供串证、订立攻守同盟,立案后拒供翻供、拒证翻证的现象增多;犯罪嫌疑人的意志力、对抗性和反侦查能力也有所增强。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侦查破案和固定证据的难度。因此,反贪侦查工作中的谋略运用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火灾刑事案件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危害后果却是十分严重的。文章从对火灾刑事案件的定性分析出发,联系侦查机关在办理火灾刑事案件时出现的各种不同僵局,分析了火灾刑事案件侦查讯问造成僵局的原因,以期对刑事侦查部门和公安消防机关的具体办案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陈明雷 《活力》2005,(9):99-99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并要求在侦查环节介入的越来越多。如何面对,已成为侦查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刑事诉讼法》第96条对律师在侦查环节的介入有明确的规定,但实践中,侦查人员、律师、犯罪嫌疑人就此问题的认识不一,看法不同,现就自己的认识提出浅见,同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职务犯罪案件中贿赂犯罪案件所占比例较高,由于贿赂犯罪案件呈"隐蔽化"特点和侦查手段匮乏等原因,侦查突破案件长期依靠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言词证据,难以收集物证、书证等其他证据。本文拟从审计方法入手,通过将审计运用于贿赂犯罪侦查,以期丰富侦查手段,完善案件证据体系,有效对抗被告人"翻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五种强制措施之一,是侦查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下依法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具有强制到案和一定期限的羁押功能,对侦查破案可以起到明显作用,但其适用会暂时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不受限制地重复适用则既会侵害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又会违背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19.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为了进一步限制审前逮捕羁押这一刑事强制措施的使用,强化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但目前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具体的操作程序并不完备,尤其是针对职务犯罪侦查自身特殊性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相关配套的程序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为确保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价值的实现,亟待从理论上对符合职务犯罪案件特点的捕后侦查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展开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孟昭华 《活力》2010,(14):215-215
职务犯罪侦查权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通过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依法打击贪污、贿赂以及渎职等职务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的逐渐改革.国家法制的逐渐健全,尤其是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的推广,标志着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对职务犯罪侦查权的配置探索出一种更为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