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本优化——基于价值链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本过高是其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并购过程和环境因素影响角度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本由决策成本、交易成本、整合成本、机会成本和制度成本构成。基于价值链的视角,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本优化方法是重组跨国并购业务价值链和控制成本驱动因素;成本优化策略是以重组跨国并购业务价值链为主线,控制每个并购环节具体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作连连,引人注目。在TCL、联想集团并购后,涌现出系列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事件:海尔竞购美泰克、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功败垂成;阿里巴巴“吃掉”雅虎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并购案,南汽并购英国MG罗孚汽车扑朔迷离,中石油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等。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在其发布的一份名为《向世界舞台迈进:中国企业的对外并购》的报告说,中国目前处于对外并购的第四次热潮,今后几年对外并购将继续发展并日益活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刚完成的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FDI)方式中,跨国并购和股权置…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能力理论述评1.企业能力理论的经济背景和思想渊源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在世界范围掀起的第三次并购浪潮。这次并购浪潮的特征是:混和并购取代了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主流。据统计,1926年一1930年间(即第二次并购浪潮),横向并购占全部并购的67.6%,混合并购占27.6%;到了1966—1968年间,横向并购只占7.7%,而混合并购却达到81.6%。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造成企业能力的分散,无法达到多元化经营的预期效果(即分散经营风险,获得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相反却大大的损害了企业的竞争优势。随后许多企业纷纷回…  相似文献   

4.
邱顺顺 《企业导报》2012,(12):180-18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现状提出了人力资源整合的策略和方法。目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整合难度高,忽视文化整合的重要性,被并购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因此,企业必须在并购前组织调查小组,对被并购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解,包括被并购企业本国的法律法规和劳动雇佣制度,以及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当地工会的作用;在并购之后,应进行文化整合,形成新的文化,并及时和员工沟通,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建立激励制度,以消除员工的不安定因素,留住人才,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前,跨国公司对中国龙头企业并购已逐渐衍变为一种趋势,主因是跨国公司将通过并购完成其全球战略在中国的布局,一些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此类并购,堪称“斩首行动”。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并购与我国企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晨卉 《企业经济》2002,(2):23-23,128
一、跨国并购的现状概述 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共出现过五次大的企业并购浪潮.在1995年掀起的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中,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资料,1998年跨国直接投资总流量达到6440亿美元,其中跨国公司并购总额达411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的63.8%;1999年,全球企业并购成交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其中属跨国并购的占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近10年来,公司并购在我国从无到有,每年的数量越来越多。从1993年中国第一起并购到2003年,上市公司并购共发生了近800起,上市公司收购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最为重要的新生力量,成为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河北上市公司同全国形势一样,在31家上市公司中,2003年进行资产重组的就有13家,占河北上市公司总量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决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行动已经潜流暗涌,2003 年,并购风云引起滔天巨浪,并购涉及更深更广的领域,反映了国内企业在发展战略方面的新动向。追溯其发生的原因,分析其即将带来的变化,将使我们的企业战略日趋理性。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虽然屡受挫折,但海外并购的发展方向并不会因此而逆转。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以适时的方式回应企业所处的环境的变化,不仅仅是为了解开经营困局,也是采取行动获得突破式的发展以  相似文献   

10.
周力军 《经营者》2005,(8):103-104
<正>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趋势在2004年已初现端倪,如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中海油在海外并购油气资源等。2005年,中国企业到海外并购资产的趋势加剧:大的有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大宇,小的也有奇瑞在马来西亚、伊朗设厂生产。一向吸引外资的中国汽车行业突然大幅迈出海外并购的步伐,跻身到世界汽车的大潮之中。TCL先后收购施耐德、汤姆逊的彩电部门和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则是中国企业向世界级企业进军过程中通过跨国并购、迅速扩大规模的典范,开创了海外大规模并购的先河。海尔收购美国家电巨头模式美泰克更成为近期传媒关注的焦点。去年中国公司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330亿美元,中国将在今后四年成为全球第五大外国直接投资供应国。市场需求是中国公司全球并购行动的根本动因。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收购技术先进的欧美企业是迅速拉近中国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有效办法,快速做大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并购迅速扩大规模。海外并购,其战略意义显而易见, 被收购的跨国公司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广大的海外渠道和知名的品牌,这些都是中国企业所缺乏的,加上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国际竞争力似乎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案例方法,以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海外资源"走出去"并购赞比亚国家卢安夏(Luanshya)铜矿为研究对象,实证探讨了企业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影响,实现并购目标的互动影响过程。研究发现,复杂环境规制下中央企业跨国并购目标的实现,是并购方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应对环境影响力量的过程;价值、资源、文化等领域的并购后整合(PMI),是中央企业跨国并购后"中国式整合"模式的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2.
陈知 《中外企业家》2013,(35):272-273
自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风云涌动。但跨国并购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扩张方略,其财务风险方面国内的应用研究较于企业界热情地并购是有些滞后的。本文试图以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的理论研究为切入点,探讨相关的成果和局限性;总结中国企业近年跨国并购重大案例中各种财务风险构成以探讨分析我国企业一般适用的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成因,为我国跨国并购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简称,是一项复杂的企业活动。我国的公司并购起步较晚,自1993年发重叠控制权转移为目的的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到现在已经10年。这可说是中国的第一次并购浪潮,并购数量从1993年1例,发展到2003年的161例。并购正在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势在必行 据英国调查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11月16日,当年全球企业并购金额已高达33680亿美元,超过历史最高点2002年的33320亿美元。其中,跨国并购约占全球企业并购市场份额的70%左右,可见,跨国并购已成为全球企业并购及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15.
跨国并购已成为全球FDI的主流形式,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数量愈来愈多。文章分析全球跨国并购的新特征,并探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的中国并购活动非常活跃,甚至已经成为亚洲的第一大并购市场。其中家电业巨头的并购更是不容忽视。无论是成功了的TCL并购汤姆逊(Thomson)电视机生产,还是国内的海信集团收购科龙电器,都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家电业并购的风潮。  相似文献   

17.
黄瑞玲 《广西会计》2003,(11):13-15
企业并购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一家企业通过获取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 ,从而取得对该企业控制权的一种投资行为。企业作为独立经济主体 ,并购方和被并购方都受到利益动机驱使 ,并购是多种因素反复权衡和综合比较的市场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 ,企业并购逐渐形成了热潮 ,其气势、动作也越来越大。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风险 ,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是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本文拟对企业并购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粗略探讨防范和规避企业并购风险的对策。一、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企业并购的形式多…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跨国公司参与了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进入21世纪后,并购浪潮的趋势有增无减,从传统行业进一步扩展到科技和金融业.并且中国的企业也开始登上了跨国并购的舞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在回顾近年来的重大跨国并购事件的同时,分析了跨国并购的几个主要特点以及未来并购的趋势,尤其关注中国企业的几大跨国并购事件,以此为国内企业的跨国并购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2003年2月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TFT-LCD业务;2004年12月 8日联想宣布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2005年10月19日中油国际宣布以 41.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 (PK公司)等等。可见,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已初露端倪,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20.
戴璐 《英才》2005,(12):61-61
2005年发生在中国企业身上的并购,可谓眼花缭乱。既有阿里巴巴蛇吞象的世人惊叹,也有凯雷收购徐工机械的耳目一新;既有汽车业借并购实现合纵连横,也有零售业为了抢占市场地盘的内部厮杀,甚至为并购服务的审计业界也出现了一次德勤收购天健的地盘争夺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