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私合作制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同时交由一个公私合作制联合体负责.文章基于不完全合同框架分析了公私合作制更有利于激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增进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福利的创新的条件,并得出建设创新对于运营收益的外部性,创新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创新能力对比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文章还指出政府在建立公私合作制时必须考虑包括缔约成本及合同风险在内的其他权衡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以农户为主要生产单位的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制改革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它兼顾了效率与公平,而其存在的可能性在于它已经存在。不应该把合作制原则或合作金融特徵作为合作制农村信用社的衡量标准。互助融资是合作金融的基本目的,同时也应该是衡量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3.
合作制与股份制是在同一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本文将探讨合作制与股份制的联系与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与合作制存在的必然性以及供销合作社与股份制经济的关系。 一、合作制与股份制的共性与个性 合作制与股份制的共同点在于:第一,两者都采取了社会融资成立的方式,这使得两者都能迅速形成初始投入,变社会闲散资金为集体使用的资本。第二,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股东会(合作制企业设社员代表大会)、董事会(合作制企业设理事会)、经理、监督会,各自独立,责权明确,相互制约。第三,法人财产保全原则。这是公司和合作社正…  相似文献   

4.
股份合作制是合作制的亚种,具有合作制的基本特征,又包含了一些股份制的因素。它与股份制、集体经济制度有本质区别。目前我国现实的农村股份合作企业名不符实,很不规范,是多种企业法律制度的混合物,真正的股份合作企业很少。  相似文献   

5.
股份合作制企业制度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份合作制企业制度论析●李宝元股份合作制是股份制与合作制在特定历史背景和经济条件下相融合的产物。在我国,它是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变迁过程中由农民群众在特定的宏观制度框架约束下根据现实利益诱致所进行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微观制度安排。经过十余年的实...  相似文献   

6.
本期奉献     
《经济师》1996,(12)
本期奉献●有学者认为;股份合作制是中国结合股份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因素而进行的体制创新,是结合了股份制与合作制的因素或基本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企业制度或经济组织形式。并且认为股份合作制与西方的职工股份制这种企业制度形式有类似之处。研究西方职工股份制有助于...  相似文献   

7.
公私合作制是由政府、市场及社会构成的合作性的治理结构,主要包括政策动力、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三个构成要素。其中,政策动力是公私合作制的内在驱动因素,政策工具是公私合作制的外在运行机制,政策目标是公私合作制的远期目的要素。由于公私合作制有多样性的政策目标,其在运转过程中必须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让公私合作主体的目标相互兼容,才能发挥公私合作制的效应,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研究企业制度理论的独特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界有一种偏见,认为马克思没有企业制度理论,其实马克思不仅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制度理论,而且科学地阐述了企业制度的演进规律,马克思研究企业制度从本质出发,联系生产力变化对制度变化的影响,研究了独资企业,合作制企业和股份公司等形式,视角独特,论述深刻,马克思将合作制同股份公司作为并存的企业制度来研究,并且认为,合作制是对旧企业制度的“积极的扬弃”,而股份制是“消极的扬弃”,这是需要重新审视的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坚持合作制方向,健全民主管理,强化内部经营是农信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坚实基础1、恢复合作制原则。农村信用社成立以来,经历了四次大的波折,损失惨重。目前,农村信用社要走出误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就必须根据合作金融企业的特点,坚持合作制办社方向,把准市场定位,体现民主管理,集体决策,推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方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使信用社的管理体制达到进一步规范。2、优化负债结构。农村信用社其资金来源主要由资本与负债共同构成,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中所需资金的75%以上是通过吸收…  相似文献   

10.
从交易费用看农村信用社的制度选择--为合作制正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合作制对于降低农村信贷市场交易费用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适合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实际的金融产权制度.而我国农信社之所以问题严重,是在于目前的合作制是一种变异的合作制,以及建立在这种变异合作制之上的不合理的治理结构,导致了运行中较高的交易费用.文章提出,真正落实合作制才是农信社改革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户提供一个融资便利的机制,使农信社服务于"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与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相比,西方股金合作制企业的产权安排更为规范、稳定、可行,其弊端可以在保持劳动合作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加以校正。股份合作制“瞬时效应”明显,根源在于资本权利与劳动权利在企业内部的冲突以及产权安排的不确定性。这一制度缺陷难以在坚持劳动合作为核心的前提下进行校正。在我国发展股金合作制企业具有理论和现实依据,但必须结合实际对其制度缺陷进行校正。股金合作制独特的产权制度和经济社会功能,更适合作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典型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于2009年由温家宝总理提出,并将七种产业划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内。中国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以及产业环境与技术原因为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公私合作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在中国,公私合作制模式经历了三次改革。目前,公私合作制模式被运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在美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的发展中,公私合作制模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光伏产业中的公私合作制模式为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公私合作模式时,政府积极推出激励政策以及保持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合作有助于该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技治理是一个被学界和实践者广泛使用的术语,用以区别于传统科技管理模式。然而,受制于“治理”的观点分野,科技治理的内涵与外延较为模糊,各理论构件呈现冲突性、碎片化特点。通过对我国科技建制历史的回溯发现,科技治理发轫于后现代社会科技创新活动特征变化所衍生的治理需求,体现了科技创新从“建制”到“解构”的历史趋势。因此,在“解构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将前沿治理理论与科技创新实践有机结合,从多个维度对科技治理进行阐释,指出科技治理以行动者网络作为行动结构,以后现代话语作为对话形式,以合作制组织作为组织形式,以行动主义作为互动形式,以良性、可持续创新生态作为发展目标。研究勾勒出后现代社会科技治理的理论图谱,可为我国未来科技治理改革实践提供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颜江 《经济师》2006,(5):253-254
合作制金融在我国农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要将我国农信社改造为有效率的、真正的合作制金融机构的关键问题是要在坚持合作制与控制贷款风险之间实现稳定的平衡。实现这种平衡可以有两种类型的改革模式——自然演进主义的改革模式与改良的合作制改革模式。文章建议倾向于第二种类型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5.
管祥  龚泽宇 《经济师》1997,(10):58-58
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的几点思考●管祥龚泽宇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社员入股,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是今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为此,不少地区已...  相似文献   

16.
倪育新  李卫东 《经济师》1997,(12):83-83
股金占有比例是农村信用社实现真正意义合作制的重要标志●倪育新李卫东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点转向恢复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性质,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社员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  相似文献   

17.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推动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的时代产物,是对家庭经营的超越与扬弃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它作为因需要而产生的新生事物,作用是突出的,但不成熟也是明显的,需要全社会的呵护与支持。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文婷  谢宜球 《经济师》2003,(3):221-221
文章就实行县联社一级法人后如何理顺关系 ,按合作制的基本要求规范核算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方东 《新经济》2006,(3):34-37
国际资本已经在中国开始了新一轮淘金热,他们这一轮投资热潮的题材紧紧抓住了我国正开始倡导的“创新发展”。在国际投资者看来,中国创新发展的最终成败不要紧,要紧的是可以利用中国的创新发展为题材再次进行5年、10年、20年的套利。  相似文献   

20.
李卫东 《经济师》2001,(2):190-190
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农村信用社是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合作制的发展道路。这是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在坚持合作制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好社员入股的问题。因为入股是前提,是实现民主管理和为社员服务的基础,是信用社体现合作制的重要标志。如果入股问题解决得不好,那么坚持合作制原则就将成为空中楼阁。实际工作当中,农村信用社入股难的问题严重困扰着广大信合干部员工,因此非常有必要寻找方法,挖掘潜力,清除障碍,探究解决入股难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