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济师》2022,(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新时代实现中华儿女大团结大联合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牢牢抓好爱国主义教育。高校青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文章探究如何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重点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阐释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哲学基础、鲜明主题、实践要求和当代本质,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理论自觉、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2.
成志雄 《经济师》2011,(12):93-94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培养爱国的港澳台侨学生,不断充实海外的爱国力量,对实现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黎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241-242
爱国主义是教育领域永恒的主题,大学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教育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为之努力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作为培养职业技能的场所,应该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本文试图从技校教育的角度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为例论述将“唱红歌”活动增加到课堂环节中以实现上述任务的创新形式,并设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各章节的活动主题、活动歌曲和活动形式,总结任课教师在实现活动效果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进程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应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全球化的实质,认识在全球化进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要系统化层次化地构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强化爱国主义理论建设,切实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7.
庞瑞翰 《江南论坛》2023,(11):44-48
宪法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宪法与爱国主义的内在亲缘性是宪法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依据。从一般性来看,公民与国家既是宪法所规范的主体也是爱国主义所调节的主体。从特殊性来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国家政策、国家象征和标志等根本要素,确认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彰显与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基于我国宪法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耦合点,公民权利与义务教育、国家制度体系教育、国家象征和标志教育是宪法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张朦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237-23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当前的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的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不贴合现实生活、缺乏时代感、形式主义泛滥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增加理性爱国的内容,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抒发进行正面引导,并且要与时事相结合,以大型事件为契机,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环境,还要开辟新途径,抢占网络阵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祖国的锦绣河山、祖国的英雄人物、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几个方面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张武丽  张坦 《生产率系统》1998,(4):109-110,86
医学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常抓不懈,其内容主要①从努力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入手,教育医学生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刻了解社会,并能自觉造强于人为在;②致力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十五大文献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③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最强力量。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关系到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关心他人、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的行为,严格控制在学生中出现不符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翟立  王革 《经济研究导刊》2011,(21):296-298
建设和谐校园最重要的落脚点就是学生,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最重要的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内容和功能,决定了其在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应该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素质教育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3.
当前 ,我国各类学校正在全面实施面向 2 1世纪的教学改革。这项改革的目的 ,是为了培养 2 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强、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创造力的人才 ,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归纳起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极富感召力的旗帜。因此 ,针对不同情况要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振奋民族士气 ,…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实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了解祖国灿烂文明和激发人们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青少年教育是社会教育的根本,作为社会教育的辅助场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担负着对青少年道德及传统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从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性、引导、教育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及多样式,以求更好地做好开展青少年教育的职能.  相似文献   

15.
闫萍莉 《经济师》2003,(7):112-112,11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也有长足发展 ,但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后 ,社会中的深层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 ,加之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化 ,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使许多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冲击。在进入新世纪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 ,及时了解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新动态、新变化 ,进行积极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陈文红 《时代经贸》2012,(12):48-49
建议把“爱国主义”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到高校德育教育中,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结合当代大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等特点,了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大学生在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的同时,明白树立“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必要性。如阿把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措施贯穿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中是本文的主题;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把“爱国主义”教育的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主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建议把“爱国主义”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到高校德育教育中,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结合当代大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等特点,了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大学生在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的同时,明白树立“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必要性.如何把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措施贯穿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中是本文的主题;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把“爱国主义”教育的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主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历久常新的课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和内容。但不论任何时代,民族文化教育始终是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民族文化教育在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地位取决于它在当代青少年爱国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7,(12)
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而人文通识课程则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为宗旨,具有生动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对国家"两个文明"的建设成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以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教训,提出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尝试对其进行解决,试图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提供新思路、新见解、新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