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奕  税常峰  张娜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25-127,176
针对新时期我国西部地区交通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文章分析了当前西部地区交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发展规模存在争议、建设资金筹集困难及发展目标日趋多元带来的挑战,提出了新时期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主要思路,结合国家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分析了交通建设的重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董芳 《辽宁经济》2005,(8):14-15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 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是在“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建国以来,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出于不同的战略需要,对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采取了不同的倾斜政策。对西部地区,先是侧重发展重工业和农业,后来又把其作为能源基地,而忽视了整体经济的发展,经过建国以来的多次战略调整,最终形成了今天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产业结构现状。  相似文献   

3.
论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硬环境已经将继续显著改善;与此同时,软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本文在分析软环境内涵和地位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当前完善西部软环境的四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周应萍 《特区经济》2006,(4):238-239
概述西部地区工业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性,分析了该地区工业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推进西部地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对于西部地区新农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安成谋  杨永春 《开发研究》1995,(4):61-62,F003
中国西部"双十字"交通运输网络格局的战略构想安成谋,杨永春一、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的现状分析建国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西部地区(本文中的中国西部地区系指西北5省区和西南4省区)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已逐步形成了与本区社会经济建设布...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的现状及建设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西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不能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反而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西部大开发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本提出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但基础设施建设要同经济发展相协调,同时指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理顺的关系以及加快西部地狱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厉恒 《中国西部》2012,(28):104-109
2012年9月初,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了最新的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在这份榜单中,东部地区有355家企业上榜,占71%,比上年减少了10家;中部地区有59家企业上榜,占11.8%,比上年增加了3家;西部地区有62家企业上榜,占12.4%,比上年增加了7家;东北地区有24家,占4.8%,比上年减少了5家。就东部和西部而言,东部地区依然高居榜首,其500强席位继续保持领先,占据了71%的比例;而像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其一个省的500强企业数量就相当于西部整个地区的80%以上,这组数据向我们表明了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环境依然堪陇,企业缺乏发展壮大的良性土壤,受历史条件、经济基础、政策法规、地域条件、技术传播等条件的限制,我国西部地区的企业转型面临诸多现实困难,毕竟西部地区的企业结构依然以粗放型为主要特征,农业、制造业等仍然是西部地区企业的主导形态,第一、二产业是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500强,西部离东部究竟有多远呢?  相似文献   

9.
人是生产力中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在世界经济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总体素质偏低,高素质人才短缺,人才外流严重,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西部小康社会建设应以其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西部地区的人口素质;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创新环境,以人为本,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中一个重点建设项目。西部民族地区既是我国生态平衡的重要地区,又是生态环境遭受严惩破坏的地区。从我国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党中央和国务院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这次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本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和现状,问题和原因,思路和对策等几个方面从较高层次上对西部民族地区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晓华 《特区经济》2007,225(10):204-20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和障碍是农村。本文主要从西部地区农村的基本现状出发,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城镇化的进程等西部地区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学好用活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任务的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从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在“十五”计划期间加大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从财税、金融、投资、产业扶持等多方面对我国西部实施政策倾斜和支持,以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西部建设,通过强大的政策效应,为西部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贾登勋  耿巧英 《发展》2007,(9):94-95
一、缺水与西部农村卫生 (一)西部缺水现状 我国缺水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西缘到云贵高原以西的地区。以内蒙古和甘肃省为例,内蒙古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超过2000毫米,全区260多万农牧民饮水困难,  相似文献   

14.
周彬  贺传阅 《乡镇经济》2007,(11):30-33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内需明显等特点,发展乡村旅游自然便成了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界定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在分析西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优势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初步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拓了空间。为了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出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在西部地区,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如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西部地区小康建设的相应对策是: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形成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完善和落实国家扶持西部地区的政策性措施,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调整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西部地区的小康建设紧密相关,也关系到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在西部地区,资源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中小企业占有相当比重,也有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西部各省、区目前都在大力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也大多是中小型企业。  相似文献   

17.
开发西部地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始终是国家谋划的大事。西部地区面积辽阔,资源禀赋,却因为多种因素导致绝大部分西部地区发展缓慢,经济滞后。人才策略是西部地区发展建设的前提,人才贡献率作为地区人才发展状况的核心指标,能反映出地方人才工作状况。基于C-D生产函数人力资本分类模型,对2010—2019年西部地区10个省市及自治区的人才贡献率进行测算,对各地区人才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近十年间,物质资本与其他要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其贡献率达到了83.01%,人才贡献率仅为13.77%,与全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35%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未来西部地区应进一步推进产才融合,提高基础劳动力素质,加大高等教育建设力度,打造人才宜居环境,以提高人才贡献率,为西部地区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东部地区已初步进入小康社会,而西部地区仍然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党的16大和10届人大把西部开发列为重要的议程,这是一项鼓舞人心的战略。西部的开发建设,也离不开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主要是由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组成的,其中民营企业有来  相似文献   

19.
张晨  彭伟 《乡镇经济》2008,24(7):69-71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脱节,不仅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导致了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动力的缺失。适时地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促使其在小城镇聚集,实现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互动式发展,是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综述信息化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给西部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西部地区信息化的现状,提出西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应注意的问题及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