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总体把握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与时俱进地解决“三农”问题,造福亿万农民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十一五”时期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的资源禀赋不一,基础条件不同,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治,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目标在于通过培育“新产业、新设施、新组织、新制度、新风貌、新农民”,使农民作为平等国民,分享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成果,实现城乡一体化。到底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20字方针”提出了指导性思路,其中必须强化产业支撑成为一项突出战略。因此,我们试图结合我国浙江义乌地区的成功经验,探索构建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为“十一五”期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河北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文明生态村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的建设“村民中心、服务村民”的新思路,成为建设新农村和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4.
孙耀武 《经济论坛》2006,(10):115-1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标志着“三农”问题的解决步入了新的阶段。从历史角度讲,新农村建设并非一个新口号,中央以前曾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但“建设新农村”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一、“建设新农村”内涵的历史演进过程作为一个名词,“新农村”一词在党的一大文献中就出现了。一大文件《广州共产党的报告》在论述对农民的宣传工作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小组组员褚诺晨同志,为了实现我们的共产主义思想,创办了《新农村》,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他取得威信和扩大宣传…  相似文献   

5.
十六届五中全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响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命题,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福建对新农村建设的的投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福建新农村建设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七大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对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普遍性的作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韩俊 《宏观经济研究》2006,(3):13-17,48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内,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一个核心的问题是“钱从哪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但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各地农村的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发展状况千差万别,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易使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弯路”、“走岔路”,有的甚至容易偏离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走错路”。对此,我认为,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初使阶段。正确处好以下五种关系,对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确实有着新的、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总目标、总要求。具体说来,包括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深化农村改革等有关内容。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物质前提。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在山区。建设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区比较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3.
送走的2005年,为实现“十五”计划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迎来的2006年,开始启动实施“十一五”规划。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是中央统领“三农”工作的总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从福建实际出发,就要加快建设新型发达的海西农业。海东是台湾,海西是福建。海西的经济总量只有海东的1/5,他们的农业也走在我们的前面。  相似文献   

14.
金增岳 《当代经济》2007,(4S):42-4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发展战略,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反哺”的重要举措,而新农村建设农民是其主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广大农民自身的创造性实践,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有效推进并长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所以,对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培育工作,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经济视角》2006,(5):44-45
“十一五”期间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始之年。对此,各部委都纷纷出台了各项政策,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农业部关键词:构建现代农业管理新体系农业部将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立足全局、立足市场、立足人本的基础上实践“转变、拓展、提升”的三大战略理念,构建新型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具体政策:启动实施“九大行动”:一、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二、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三、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四、实施农业科技提升行动;五、实施畜牧水…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从实践层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完善经济体制、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而有效的政策措施,是实实在在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认为要着力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连,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在大连,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三农”问题、人口结构问题、生存条件问题、公共服务问题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等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矛盾相对集中在北部县域,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统称为北三市)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刘卿斐 《城市建设》2010,(2):194-196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拟通过界定“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分析现阶段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新疆农村的实际情况,指出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这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