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3G意味着更好的移动通信体验:随时随地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移动数据业务的高速下载、更好的通信质量、更丰富的智能终端选择等。手机应用商店正是体现3G独特优势的核心业务,而且随着草果的APP Store一夜成名,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厂商也纷纷开始在手机应用商店市场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日趋饱和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在技术驱动力和市场拉动力的双重作用下,移动互联网在全球获得了突破性发展,电信运营商、终端制造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都将移动互联网作为其业务发展重点予以积极推进,基于3G网络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将在全球全面崛起。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整个世界正在快速地向移动信息社会演变.在不远的将来,大部分个人通信都将进入无线时代.那么,移动互联的赢利模式是什么?推动移动互联产业发展的动力何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正在逐渐走向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形态,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并正在尝试在媒体传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广告服务、教育学习、生活娱乐等平台上实现新的突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加,移动互联网已成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必将继承部分原有互联网的优势并加以发展,传统互联网商业模式将被打破,新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正在形成。对于移动运营商、手机制造商、软件提供商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把握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并谋求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相似文献   

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在不同的条件下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快速移动环境传输速率最高达到114kb/s,步行环境传输速率最高达到384kb/s,室内环境传输速率最高达到2Mh/s。3G将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新系统,能够在移动环境下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在移动终端上提供视频电话、多媒体网页浏览等电信业务及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呈现加快发展态势。随着智能手机价格和通信成本的继续降低,3G应用的用户体验逐步提升,开启了更多用户的移动互联网生活,中国的移动数据业务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必将带来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资源紧张,无线利用率升高,从而造成网络质量劣化,用户感知降低,影响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品牌形象,因此需要研究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对网络质量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应对移动互联网的挑战。本文以中国移动某市公司为例,分析移动数据业务高速发展对网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信业》2006,(7):73-73
随着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传统话音业务市场正不断趋于饱和,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移动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内容提供商都在不断地寻找新业务作为新的市场增长点,移动视频业务无疑正成为新业务的重要突破口。在带宽得以保证的3G中.视频业务的应用正逐步流行起来。移动视频业务是通过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为移动用户传送视频内容的新型移动业务,为移动用户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情感、获得信息和娱乐以及与他人交流提供了新的通信方式和业务享受。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结构 在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移动运营商、终端制造商、互联网公司、软件生产商以及信息提供商都希望在产业链中寻求更多环节的话语权。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移动互联网价值链也在不断演变发展。2G时代,基于移动带宽的提高和终端功能的增强,移动增值业务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干辅 《当代通信》2005,(22):20-22
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是指利用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并利用无线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  相似文献   

10.
李鹤 《中国电信业》2009,(12):49-51
互联网向无线领域延伸,既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意味着一场更为深刻的革命即将来临。终端、用户体验和网络技术日益融合,体现出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未来互联网相互融合的必然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5.5%,我国网民数达到3.38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约占我国网民总数的一半(46%)。与此同时,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将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一些新的经济模式和增长点也将孕育而生,移动互联网更深层次的应用将在3G时代逐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信息传递业务及市场发展,是当前全球移动通信市场上最大的亮点,并且即将成为业界最关心的新的业务增长点。多媒体消息业务(MMS),是短消息业务(SMS)、图片信息(PictureMessage)和增强消息业务(EMS)的进一步发展,将是2.5G和未来3G的一种核心业务。多媒体消息业务不仅可以在移动环境下传递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在高速发展的IT领域中,有两支突飞猛进的支柱产业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业务,几乎最新的信息、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一切新技术,无不为这两大产业所吸收和采纳。移动IP是移动通信技术和IP网深层融合的结晶,是目前唯一可以在Internet上为移动计算机提供无缝漫游的协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4G这艘通信巨轮扬帆起航,中国开启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为此,上海移动制定了以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TD—LTE为引领,2G、3G、4G、WLAN“四网协同”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广大用户既可畅享3G“广”网络,又能尝鲜4G“快”生活,充分感受网络高速、通道智能、应用丰富的移动“智慧”生活。  相似文献   

14.
如果谈及时下最火热的两大领域,几乎所有人都会投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票。在不久前召开的由中国移动主办的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作为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产物的移动互联网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着实火了一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对其给出这样的评语:“移动互联网将下一代网络的两大重要发展趋势—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关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前景,一位业内人士更是将其与“核聚变”相比,“其带来的将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振荡整个产业的核聚变”。种种迹象都在透露着这样一个论断,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然而在感受这场“核聚变”之前,尚有几许疑云笼罩在移动互联网的头上,关于其发展方向、内涵外延等需要我们冷静地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和互联网用户的发展非常迅猛。如今,固定电话发展已趋于平缓,甚至下降,移动通信发展也不再如初期那般迅猛,唯有互联网发展仍然充满生机。互联网带来许多创新和业务,让电信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没有互联网就没有当前电信业的辉煌,就没有电信业的未来。移动通信在技术和业务的驱动下已经发展到了3G时代,随着移动通信的许多业务转到互联网上,带宽不足成了关键问题。据预测,未来10年移动数据业务量将每年翻一番,但频谱非常有限,目前总量仅550MHz,而且没有找到新的突破点。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人类信息技术发展已经由大型机时代、小型机时代、个人电脑时代、桌面互联网时代发展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移动通信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就主要靠精耕细作了。  相似文献   

16.
3G时代,短信业务依然保持增值业务收入的支柱地位 随着国内移动通信市场从2.5G向3G演进,网络和终端性能的升级为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移动增值业务步入多元化发展的3G时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移动未来需要的是互联网疯子。”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的这句话充分表明了中国移动对互联网的渴望。想想也是,iPhone、Android开放平台、APP Store、Kindle、Facebook……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信息通信领域最激动人心的创新大多与移动互联网有关。当马路上的老大妈都知道什么叫做互联网时,当3G时代以势如破竹的速度融人我们的生活时,当“物联网”概念风靡全球时,移动通信的互联网化进程已然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过梦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些距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不少运营商却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陈致 《中国电信业》2004,(10):40-43
目前3G的浪潮扑面而来,有关3G的各种技术研讨、设备展示、试验网测试等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中国政府颁发3G牌照的时间指日可待,3G牌照发放后,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只有两家竞争,属于双寡头垄断的市场。如果有新的运营商获得3G牌照,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尤其是面对拥有固网优势的新运营商,传统称动运营商带来市场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风险,如何才能在竞争中保持网络技术的先进行,并有效地规避技术风险,保护现有的投资,成为必须重视的课题,传统移动运营商必须做好一切战略准备,合理筹划,部署3G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从各种预付费业务到移动秘书、彩铃业务,从不到200字的短信业务到种类繁多的信息服务、位置服务、游戏服务、下载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这些新的移动智能业务和移动数据通信业务的发展虽然仅仅只经历了几年的时间.但是却已经在整个移动通信业务市场中举足重轻,成为未来业务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当第三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后面简称3G)到来的时候.设计们首先考虑到了这种业务发展的需要,在3G的承载能力,业务能力以及业务提供技术方面都作了良好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随着3G牌照的发放,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中国3G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目前3G在全球可谓已成普及之势,并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繁荣。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网络和用户平台,推动着移动网向宽带、开放和社会化应用的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网和互联网的不断融合下不断催生出新的业务和能力。LTE作为3G推进的方向也得到广泛认可,相关工作进展顺利。依托2G网络,积极发展3G网络,并重视网络向LTE的演进,积极推进LTE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是中国3G发展新格局的路线圈。这或许是业界高瞻远瞩部署3G网络应思索和考量的课题。因此,手握3G牌照的三大全业务运营商,需要根据各自集团内部的优势和匹配3G制式的优势紧跟核心网的演进,在增值业务和多媒体业务方面创新,促进全业务发展。新格局下三方力量的溥弈,会为中国3G带来全新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